文学届
-
旷代才女顾太清张菊玲著“满洲词人中,男有成容若(纳兰性德),女有太清春而已。”这是对词人顾太清的高度评价。“太平湖畔太平街,南谷春深葬夜来。人是倾城姓倾国,丁香花发低徊。”一首风神绰约的小诗演义出顾太清与龚自珍之间一段莫须有的暖昧情事。才丰貌美而身世可疑,这似乎是后人对顾太清这位清代杰出的满族女作家的主要印象。本书是第一部详尽地介绍顾太清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生活与创作的学术专著。它描作者亲阅日本珍藏太清诗词全抄本《天游阁集》,解开了太清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澄清了种种不实之词。全书在重点研究太清词艺术成就的同时,描述了太清、奕绘的伉俪深情及他们倡予和汝的风雅情趣,介绍了太清在京师与满汉才女结集的秋红吟社——她们的创作活动构成了中国女性写作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作者还进一步论证了太清为《红楼梦》续书之一《红楼梦影》的作者,由此确证她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小说家。本书的出版,对于丰富满族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将会具有重要价值。
-
劳森周小进著本书介绍和阐述了20世纪的文学泰斗——劳森的生涯与命运、文学创作历程与成就。
-
纳兰一派徐晋如主编长期以来,我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状况有一个偏见。经受了那么多年先锋的、前卫的文艺的影响,我以为现代人已经丧失了对于古典精神的审美感受,只能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寻找一星半点浅薄的幸福。这种观念当然不免偏颇,但我总也没有找到例证来反驳它,直到知道京城有群纳兰迷,直到重新阅读纳兰容若,这个被称为清初第一词家的相国公子。我想不到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会有那么多的青年人在守望着纯净的人生,在坚持着一种似乎不合时宜的精神。对于他们来说,纳兰客若已经不是词论家眼中的“以自然之眼观物”的满族词人,不是那个淄尘京国的贵公子,而是心底的一种理想,是他们对于生命最本真情怀的深切关怀。由于受中国诗学主流传统的影响,缺乏历史感的作品总让我觉得落入下乘,所以我开始时并不十分欣赏纳兰。但是,在经历了一场铺天盖地而来的痛苦之后,我忽然发现,纳兰的确代表了一种幸福。
-
不可言说陈染著《不可言说》是陈染的一部谈话录,这部思想密集又丰富多彩的谈话录是与《声声断断》同时出版的姊妹篇。《声声断断》是她深挚的内心独白,《不可言说》是她与国内外友人的充满智性的交流。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丰富全面的陈染。全书涉及面很广,日常生活、读书写作、爱情友谊、男人女人无所不有,资料十分翔实。陈染应该说是一个不善调侃、比较内敛又极其认真的作家类型,但她曾经的四年多大学教师的经历,练就了她思维敏捷、智慧率真的语言表述力量,她的坦诚、深挚、幽默甚至偏执,使她的言语充满诱人的魁力,令人惊叹。本书以“不可言说”为题,旨在谈话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有些是不能像黑与白那样泾渭分明、简单划一、非此即彼的;陈染凭藉自己的睿智与幽默迂回缠绕,但绝对是肺腑之言。
-
又见梅娘陈晓帆 编《又见梅娘》在中国,女性自觉投身文学创作并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社会文化流通一部分的历史是短暂的。在“五四”这场被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中,繁星璀璨般地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梅娘就是其中一位。这本关于梅娘的回忆录中所收诸篇提供的都是回忆者们的亲历、亲闻、亲见,这就增添了《又见梅娘》的史料价值。
-
小说的立场张钧著片断:少年的成长与感伤——丁天访谈录1998年5月17日下午。北京。圆山大酒店。张钧你是我这次走访的作家中年龄比较小的一位,作品的数量也比较少,但是质量却很高,或者说很有特点。我记得你在1997年10月号的《南方文坛》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三部小说,流水十年》的创作谈,看标题,你写小说至今至少有10年时间了,请谈谈这10年来写作的一些情况。丁天我写作时间不是很长,大概有六七年了吧。我是高中没有读完就退学了,原因一是不喜欢上课,二是喜欢看课外书,也就是小说吧,同时也喜欢写作,但是主要是混。后来我们家觉得这样也不行,就给我弄到南京的一所英语专科学校去上学,本来应该上两年,但我只上了一年。在那一年时间里,我整天上图书馆读小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套台湾版的诺贝尔文学奖丛书,很多外国作家就是那个时候接触的。一年以后就回来了,在北京的华艺出版社上班,上到1994年。1994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发表小说,发在《北京文学》上,同时也给了《收获》一个中篇。于是就决定辞职。我的第一篇小说写的是十几岁小孩的故事。张钧到现在为止,你写了大概有多少万字的东西?丁天发表了有40万字,还有一个长篇没发出来。张钧你在《三部小说,流水十年》那篇文章里,说你迄今为止所写的小说尽管它们在文本上没什么大联系,但它们都应该算做成长小说,它们都和青春、友谊和爱情有关,同时又都很情绪化。这一点我在读了你的一部分作品后比较同意你对自己的看法。比如《饲养在城市的我们》这个中篇,就是一部成长小说,就和青春、友谊和爱情有关,就很情绪化。整篇小说叙述得漫不经心,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更像散文。但正是这种漫不经心的散文式叙述,将成长中的茫然无措和伤感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这里,青春就像一场梦,一场漫无边际无所适从的梦,既美妙又无聊。小说中叙述人“我”与林雪的那场爱情游戏,让人感到心里空空荡荡的。能不能把这个中篇看成是作者的精神自传或者情感自传?小说中曾进行的那次“不成功的写作”是否与你的小说写作有某种关系?丁天可以这么说吧。这篇小说取材于我自己的生活,一些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也写了进去。我的第一篇小说还是比较像小说的小说,有开始,有故事的发展,有高潮。而这篇小说再这样写就比较困难,因为我想再这样写过程就会比较乱,那时我的生活很难整理出一个明晰的故事,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想用一个比较明确的故事表现出来比较难,所以就用了这种散文化的写法,我觉得这种方法好一点。张钧你在写作的时候,是否常有一种像《饲养在城市的我们》的主人公们的那种伤心感怀和失落无着的感觉?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体验到这种茫然和失落?丁天对,我在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这种东西。张钧《饲养在城市的我们》中的黄力为了证明与“我”的友谊,前后搞了两次令人恶心又让人悲痛的恶作剧。但他希望青年时代的朋友永远不散的愿望还是令人感动的。生活在摧残着青春拆散着友谊,快使纯朴的情感变得穷凶极恶了,所以内心深处仅存的一点纯真的东西就变得弥为珍贵。这篇小说是一种对于纯真的呼唤还是一曲青春的挽歌?丁天我想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吧。张钧读《饲养在城市的我们》时,我想到了何顿的长篇《我们像葵花》。这也是一部成长小说,何顿在这部长篇里写了一代人——50年代末出生的那代人的悲欢离合。他们在读中学的时候正赶上十年动乱,整天唱着“我们像葵花”之类的革命歌曲,荒草一样盲目地生长。后来,十年动乱结束了,有的人有幸搭上了末班车考上了大学,而更多的人则成了无用的废物,在茫然、无措中游荡。于是,种种悲剧发生了。我记得,在小说的主人公冯建军第二次入狱后,叙述人“我”在一种悲怆的情绪中想起了“我们”儿时游戏中所唱的一支顺口溜:董存瑞,十八岁,参加了革命的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一代人就这样完了,令人悲痛欲绝。你的这篇小说与何顿的不太一样,但也有一样的地方,就是写了另一代人,这代人出生在70年代初,他们的青春也是同样的茫然无措。请问,这里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丁天我想这种茫然感跟时代没有太大的关系,哪个时代都有让人茫然失落的东西。但是想一想呢,跟时代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每一个时代还是有它的特定内涵。只是对这个问题我没有深究过,因为我是比较情绪化比较感情化的人。首先是有的事情发生了,觉得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然后就把它写下来。张钧也就是说,你的写作往往是一种感觉化的写作,或者说情绪化的写作?丁天可以这样说吧,我觉得这种感觉和情绪也是很有意义的东西。张钧我理解,曾获1996年度《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的《数学课》写的是一种生命在成长中惨遭摧残的悲剧,这虽然是发生在你们这一代的悲剧,但是我想也是一种普遍的悲剧,因为这种少年成长的悲剧在任何时代都是可能出现的,而现世人生的残酷和冷漠,正是通过这个悲剧得以揭露。小说叙述平静,但刻骨铭心。我在这里的问题是,你写这个东西有没有生活的原型?或者纯粹就是想像的结果?丁天有生活原型。其实,写《数学课》时刚开始写东西,对我来讲是写作练习。在这个小说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叙述一个事件,把我所听到看到的全部写下来。写完之后我自己感觉不错,但没想到《人民文学》能接收,并且反响还可以。张钧这个小说确实不错。丁天我早期的写作是从中学开始的,当时觉得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些成问题,另一个就是觉得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有一种对抗关系,这种对抗关系在不同的时代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它根本性的东西我想还是一样的。张钧对,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比如你这篇小说里的李圆,她是一个文静、不苟言笑并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只因某一天她因故没做作业,就在数学老师冰冷的威严的压力下,跳楼自杀——当然她并没有死,而是失去了双腿。这比死还惨。从此以后,她就不能再上学了,只能坐在轮椅里了此一生。这个成长中的悲剧本来应该是惊心动魄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世人的冷漠和残酷,使得这个悲剧悄悄地被消解掉了。偶尔被人想起,不是作为反面教材就是作为闲聊时的谈资,带有幸灾乐祸的色彩(李圆的邻居、同学傅玉玲眉飞色舞地向别人讲述李圆不光彩的家庭私事;班主任老胡太太把李圆作为反面教材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丁天在这里我所表现的是这样一种关系:控制与被控制。控制者当然就是成年人,而少年不管怎么样你都是被控制者,这样,闹不好就必然要产生某种悲剧。张钧你似乎很喜欢平静地不动声色地叙述一些本来应该惊心动魄的事件,比如《数学课》、《反光》、《张立国和刘英》等。这种叙述表面上看没多大波澜,有时还让人感到有点琐碎,但一旦读到最后,却能够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能够谈谈你这种叙述方式吗?丁天我的这种叙述方式可能跟我的阅读有关系,比如跟卡夫卡、博尔赫斯、索尔·贝娄有关。1993年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办了一个油印刊物叫做《放弃》,当时可能是印了500本,可是办了两年就办不下去了。原因是一个朋友出国了,另一个朋友结婚了。我们办刊物这几个朋友生活经历比较相似,写作风格也差不多,总在一起聊,就办了那本杂志。我的这种叙述方式的形成我想跟那本油印刊物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几个朋友互相影响吧。张钧这让我想起了你的一篇叫做《说说写写》创作谈。在那篇创作谈里,你说写小说和闲暇时与朋友在酒馆里聊天一直是你生活中的两大乐趣,并且聊天的主要内容也与文学有关。可见,你的写作与你的聊天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在巴黎时的情景,他那时也是一边写作一边到咖啡馆去聊天,这似乎是一种标准的自由作家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请你就这个话题再谈谈。丁天实际上我们聊天的内容跟后来写成就小说的内容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说我的写作跟聊天有很大的关系。……
-
三苏传洪柏昭著本书系统描述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氏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的曲折坎坷的人生历程,全面评介三苏的思想、政治业绩和文艺创作成就,揭示其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
林语堂传林太乙著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林语堂)一身,我们只要稍微诵读他的著述,就会觉得如在一位讲求情理的才智之士之前接受教益。他有自信、有礼、能容忍、宽大、友善、热情而又明慧。他的笔调和风格像古时的人文主义者,描述人生的每一方面都深刻机敏,优美雍容,而且由于顾到大体,所以在估评局部事物时能恰如其分。最足以描绘他的形容词是:有教养。他是最令人赞佩,最罕见的人——一位有教养的人的典型。
-
J.K.罗琳传(英)西恩·史密斯(Sean Smith)著;宋润娟[等]译在2002年的排行榜中,J·K·罗琳因为《哈利·波特》的巨大成功,以难以想象的净值2.26亿英镑的财富已与英国女王相差无几,而成为全英影视与文学界最富有的人。那么,她的人生在2001年2002年已发生了什么样戏剧性的变化呢?目录:序言J·K·罗琳是全英国酬金最高的女作家,仅去年一年的所得就超过二千万英镑(约等于三千万美元)。然而就在六年前,她还是一位刚刚离婚的年轻妈妈,生活没有着落,不得依靠政府救济生活。关于罗琳,她的生活经历更像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年轻的女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终于在逆境中获得了最后的成功。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追寻着J·K·罗琳的足迹并希望能够发现,她塑造的哈里·波特、赫敏、罗恩、海格、斯内普等等这些角色是受了怎样的启发。哈里·波特的原形是谁?第一章:打开密室J·K·罗琳不止一次说过她在契平索德伯雷长大,这里是她那些希奇古怪的名字的灵感源泉。第一次接触图书是她父亲为她读《杨柳风》。书里的老鼠、鼹鼠、蟾蜍、獾深深地吸引住了琼安。第一本书总会在孩子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听琼安讲故事的人是妹妹戴安娜。三十年过去了,戴一直都支持着琼安。母亲更爱听女儿的故事,所以琼安在《哈里·波特》第一本书的献辞中,感谢妹妹和妈妈。最让琼安不能忍受的是蜘蛛。第二章:爱读书的孩子他们在家里吃的日常饭菜也在罗琳的书里反映了出来。哈里·波特是个戴眼镜的孩子,其原型较模糊,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一些传媒则简单地认为,伊恩·波特就是哈里·波特。哈里·波特的原型也许更像这里的一位著名的作家丹妮斯·波特。她写了第一个故事《兔子》后,古奇的书在对《哈里·波特》的影响中,没有别的什么地方比对食物的描写影响更大了。第三章:叛逆女孩就像许多聪明但害羞的女孩一样,琼安属于前卫的年轻人,所以她喜欢冲突乐队组合。受他们的影响,琼安的打扮经常很前卫。在这之后十年,琼安喜欢涂上重重的眼睑膏,这是冲突乐队粗犷外表的标志。琼安继续阅读着大量的书籍。第四章:告别迪恩森林琼安·罗琳的第一个签名是在1976年6月21日,那时她十岁。她的名工整,清晰,跟她成年后的签名很相似,在名字后她还认真的写着……牛津大学错过了J·K·罗琳,这可能倒是一件好事。就像约翰·内特尔希帕说的那样,“如果她去牛津大学,未必就能写出这些宝贵的书。”有着巨大魔力的迪恩森林。它是琼安最喜欢的地方。有关于它的神话、传说还有它壮观的景色点燃了琼安的想象力。迪恩森林可称得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作家J·K·罗琳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迪恩森林对她的影响是绝对不容低估的。正如琼安所说的那样:那个霍格沃茨猎场看守海格,就是一个西部乡村口音的巨人。第五章:自由女人琼安离开温迪恩中学后,就直接进入了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这是她始料不及的。琼安入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在大学里,大家管她叫“睿智的观察家”,雷·戴维森教授说:“她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性格内向,不太关心外部世界。”1984年,琼安发现了史密斯乐队。这个乐队成了她的最爱。琼安最常去的酒吧是市中心的黑马酒吧。琼安·罗琳说:“《小白马》这本书对我创作的《哈里·波特》影响最大。母亲的死对琼安影响很大,直到现在她还念念不忘。它不仅改变了琼安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哈里·波特》的发展方向。安妮的葬礼完毕不久,她在大学中开始的爱情也走到了尽头,然而时间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运行。第六章:葡萄牙之恋……第七章:陷入贫困……第八章:出版前后……第九章:柳暗花明……第十章:搬家……第十一章:大众焦点……第十二章:好莱坞……第十三章:名誉博士……第十四章:甜蜜爱心……第十五章:胜者是…………第十六章:诺克斯堡……第十七章:新的故事……后记
-
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曹革成著荣华——张乃莹——悄吟——萧红,这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所使用过的名字。每一个名字,代表她一段独特的人生历程,这部传记,就从每一个名字涵盖的历史时期,展现萧红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