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俞平伯,周颖南著本书收俞平伯周颖南两先生来往书信302封,其中俞先生为153封,周先生为149封,起自1978年,止于1989俞平伯(1900.1.8-1990.10.15),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曾使用苹初、古槐居士等笔名。浙江德清人。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现代作家、诗人。1900年生于苏州,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之孙。9岁入私塾,1911年到上海学习英语和算学,1915年入苏州平江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部,1918年加入新潮社,任干事部书记。1919年毕业,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上海大学等校任教。曾到英国短期留学并到美国考察教育。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人成立朴社。1924年到北平,先后任教于北平外国语专门学校、燕京大学,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范大学等校讲师。193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任教于私立中国学院,1943年起任该校文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该所后并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研究员。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俞平伯早年参加新潮社、文学研究会、朴社、语丝社等团体,在现代诗歌、散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具有孤寂闲愁情调,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锤炼,善于利用旧诗的情境表达新意,形式自由多样。散文受周作人影响,追求一种浑然之感,文笔含蓄委婉。1921年起开始关注和研究《红楼梦》,以科学考证取代主观臆测,探索《红楼梦》本身的固有内涵,在《红楼梦辨》中举出大量内证并结合外证,考定后四十回确非曹雪芹原作,从而构成信说,成为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此外还对从《诗经》、《楚辞》,到汉魏诗歌、唐宋诗词、元曲、直至清代、近代诗词都有所涉猎研究。主要著作:诗集:《冬夜》、《西还》、《忆》等;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燕郊集》、《俞平伯散文选集》、《俞平伯序跋集》等;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辨》、《红楼梦简论》(论文)、《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描写》等;诗词研究:《读诗札记》(论文)、《葺芷缭衡室札记》(论文)、《读词偶得》、《清真词释》、《论诗词曲杂著》、《唐宋词选释》等。
-
曹靖华书信集曹靖华著;张羽,铁凤编曹靖华(1897——1987)原名曹联亚,笔名亚丹,化名汝珍。河南卢氏人。著名的苏联文学研究和翻译家、散文家。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年底回国,在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参加北伐,任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伦的翻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再度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28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大学任教。1938年到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刊物《苏联抗战文艺译丛》主编。1948年到清华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主任,兼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及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鲁迅博物馆顾问,中苏友好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曹靖华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文学家,是鲁迅和瞿秋白的挚友,是五四以来我国翻译介绍苏联文学的前驱者,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翻译家、散文学、教育家之一,德高望重,为我国苏联文学翻译界的泰斗。并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俄语人才,还与苏联汉学家一起为创立苏联的新汉学派作出了贡献。译著有《铁流》、《三姐妹》、《保卫察里津》、《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等,著有《曹靖华散文集》、《花》、《春城飞花》等,还有《曹靖华译著文集》。本书收集了文化巨人曹靖华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的书信。
-
文学二十家传梁容若著本书评介了老子、杜甫、陆游、袁宏道、梁启超等20位著名文学家的生平、著述及他们的著作在国内的整理流行情况及海内外的研究现状等。
-
赫尔岑传(苏)弗·普罗科菲耶夫著;张根成,张瑞璇译赫尔岑作为站在贵族革命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这两代人“交界点”上的革命活动家,继承了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毕生献身于俄国的革命运动,被列宁誉为举起伟大斗争旗帜来反对沙皇的“第一人”。《世界名人传记丛书:赫尔岑传》围绕着他由空想社会主义走向俄国农民社会主义、由对沙皇制度抱有幻想到踏上反专制制度的道路、由悲观徘徊到确立坚定革命志向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他由自由主义向革命民主主义转变的思想发展过程,向读者展示了十九世纪俄国和西欧社会政治生活的广阔历史画面,介绍了俄国和西欧当时的各种思想流派及其斗争、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态度从而使读者对十九世纪俄国和欧洲历史留下深刻而生动的印象。
-
冰心卓如编暂缺简介...
-
茶花女与小仲马之谜(法)波罗·德尔贝什著;董纯,沈大力译名著《茶花女》和歌剧已尽人皆知。但当小仲马因茶花女之死而名噪文坛时,真实生活中的玛丽还活着,奄奄一息,倒卧病榻,身边绝无亚芒的忏悔。当代法兰西文学院院士波罗·德尔贝什以尊重史实的态度撰写此书,进行了历史的侦察,揭露了《茶花女》“文学神话”的底细,让今人看到小仲马活现在舞台上的玛格丽特与真人真事间有多么大的悬殊。这个风尘女凄绝的爱情故事,揭示了仲马父子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把“茶花女”摆上祭坛的虚伪。当我们的歌剧院上演《茶花女》,无数观众为茶花女的悲惨命运黯然神伤时;当我们面对书店里诸多世界名著中的《茶花女》而怦然心动的时候,“茶花女”的坟墓却静静地睡在巴黎蒙马特尔公墓。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巴黎大歌剧院女歌唱家克里斯蒂娜•伊萨泰尔在电视台主持了一系列节目,旨在破除欧洲流行的一些“神话”,首先致力于破《茶花女》这桩“文化案”。文学界随之悄然兴起了回归历史的文学创作热。法兰西文学院院士波罗•德尔贝什从遵守基本事实出发,重新写了“巴黎茶花女本事”。难能想像,巴黎第十八区的警察为了探秘,竟配合作者破这起“文化案”。“茶花女”的棺木被打开了,意外地发现了一本小仲马日记,其中记述了《茶花女》作者追逐玛丽的过程。1847年2月,当小仲马以“茶花女”之死结束了他的“杰作”时,玛丽还活着。她挣扎着去沃吉拉尔屠宰场接牛血喝,因为肺痨病已经使她的生命形同残烛。她不时凝眸远方,似乎看见了已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李斯特……当晚,玛丽奄奄一息,在医生肖麦尔赶到之前,吐了一口鲜血,溘然离开了人世。人们仿佛还听见她咽气前对马兰•普莱西说的话:“别对我谈那些资产者了!在情爱上,他们一怕多花钱,二怕招惹流言!屁股稳坐在黄金堆上,又要顾及体面!他们需要的是温顺的娼妇!一旦你肉体不那么艳丽了,他们就把你当垃圾扔掉。简直是一群公狗!”数年后,到《茶花女》剧本公演时,玛丽在舞台上变成了“玛格丽特”,而小仲马自己则更名“亚芒”。“亚芒,说声你爱我!”玛格丽特躺在软垫长椅上迷迷糊糊地说。“是的,我爱你,玛格丽特,我整个生命都归你掌握!”帷幕徐徐降下,场内响起海潮般的掌声。玛格丽特的父亲普莱西走近小仲马,拉住他的胳膊说:“玛丽死的时候,你不在场。她吐血不止,惨极了……”巴黎的蒙马特尔公墓树木郁郁葱葱,墓园肃穆整齐。一座很不起眼的坟墓,它是一个棺椁的造型。棺盖上一樽高脚杯,寓意着纸醉金迷的人生;棺墓的正面上方是一个绣花方枕,枕头上放着一束红玫瑰,喻义着玛丽沦落风尘的一生。经过这么多年雨蚀风化,墓碑多处出现剥落,而墓碑上面的法文依然清晰地写着:玛丽·迪普莱希。她,就是小说《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巴黎历史上真实的名妓茶花女。墓碑前散落着几支已干枯的花束,大概是前不久什么人来这儿凭吊时留下的。玛丽生性偏爱茶花,每逢外出,随身必带茶花,其颜色时红时白。传说这茶花的颜色,是她暗示客人的信号:红色表示这一天不能接待客人,白色则意味欢迎来访,或许这正是“茶花女”得名的由来。看来还真有人没有忘记这位因小说《茶花女》而扬名世界的青楼女子:一位珠光宝气的年轻艳妇,身着丝绒华服,手持望远镜,嘴含蜜饯,乘着四轮马车在香榭丽舍大街招摇而过;然尔,当她病入膏肓时,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神情忧郁,一边咯血,一边在给昔日的情人写绝笔信。真实与虚构把人们的思路搞得乱无头绪。一百多年过去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玛格丽特长久地流传下来了,而历史上茶花女——玛丽·迪普莱西的真实故事,随着历史的推移越来越模糊了。我社出版的“名家名著的故事”丛书中的《茶花女与小仲马之谜》,是波罗·德尔贝什先生《巴黎茶花女本事》的中文译本。我们这套丛书旨在把发生在名著创作中的背景和著名作家写作的真实生活故事公之于世,相信读完此书,看到那些稀有的珍贵历史照片,你会对名著的文学成功和社会意义有更深刻地认识。
-
古代文学家传记[李力]等编写本书文学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等10余人。
-
忏悔录(法)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黎星,范希衡译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卢梭这个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界的法国文学,使它::用当时很有权威的一位批评家的话来说::“获得最大的进步”、“自巴斯喀以来最大的革命”,这位批评家谦虚地承认:“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这次革命里出来的”……
-
沈从文别集沈从文著;刘一友等编选《从文自传》写的是二十岁以前的沈从文。 一个顽劣无比的小学生,一位真正的无名小卒,后来竟挤进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成为文学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这简直是个谜。细读这文采粲然的自传,可窥察到破译这谜底的一份信息。 至于沈二十岁以后的事,我们选了近四十年间仅见的他的三次讲演和其他几篇文字,供读者略见其一生的艰难轨迹。
-
托马斯.曼(德)克劳斯·施略特(Klaus Schroter)著;印芝虹,李文潮译本书记述了托马斯·曼的生平事迹及创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