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寻找时间的人[英] 亚当·瓦特(Adam Watt) 著,辛苒 译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法国现代作家,至今仍然牢牢吸引着全世界批评家和读者的关注。他的生活、品位、疾病,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者亚当·瓦特不仅揭示了普鲁斯特的早年生活对其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还全方位地描绘了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马拉松式创作与出版,以及与之相伴的普鲁斯特与多种疾病的不息搏斗。
-
世界名人名传[英] 理查德·奥尔丁顿 著,毕冰宾,何东辉 译本书系“世界名人名传”系列丛书的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了“我们时代富创造力的天才,是英语文学中伟大的作家之一” 的著名作家劳伦斯的人生故事。他性格软弱、温情脉脉、个性鲜明、思维超群,他踏遍西西里、南太平洋和南美等地,苦苦寻觅、沉思冥想,进行他那独特的哲学思考,留下了诗一般的文章。
-
世界名人名传[法] 安德烈·莫洛亚 著,艾珉,俞芷蒨 译本书系“世界名人名传”系列丛书的一本。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其作品《人间喜剧》呈现了两千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本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安德烈·莫洛亚写的一部巴尔扎克全传,全书共分四大部分,讲述了巴尔扎克传奇的一生,记录了这位现代普罗米修斯的荣耀与辉煌,也记录了他不为时人所理解的痛苦与悲伤。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成就这位法国文学家的种种史实,也可以深刻理解其作品的思想来源和社会背景。
-
冯内古特[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著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他能够在二战中打仗,从恶名昭著的德累斯顿轰炸中幸存,失去朋友、妻子和无数所爱之人,在经历美国历史*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仍然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伤害’,并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或许还伴随着大笑。上帝保佑您,冯内古特先生,无论您身在何处,谢谢您所做的一切。” 冯内古特 x 《巴黎评论》 身为二战老兵,冯内古特希望他死的时候能有军礼厚葬,号手奏乐,国旗盖棺,鸣响礼炮。这是他一直都向往的东西,然而,除非他战死沙场才能得到。 冯内古特 x 《国家》 德累斯顿的轰炸让我了解了一种现象,就是我的失忆和那些经历过雪崩、洪水和大火的人们一样,人的大脑里有某种装置,在灾难超过一定水平后,会关掉我们的记忆。 冯内古特 x 约瑟夫?海勒 我认为男性一直怀疑女性比他们更强大、更优秀,这是从他们母亲身上感受到的。 冯内古特 x 《别笑》 库尔特?冯内古特成长于大萧条时代,他的家庭并不鼓励艺术追求。冯内古特的父亲推动孩子们朝理性主义前进,他坚信科学是一切的答案,而非艺术。 冯内古特 x 《美国航空杂志》 冯内古特总是让我们尽全力去成为*好的自己,并不懈地敲打我们的笑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事情。
-
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他或许是史上*受欢迎的小说家,哪怕在他*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仍是如此。 除了首次译介的马尔克斯的*后一次访谈之外,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本书另附两篇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记者斯特赖特费尔德的访谈,他也为这本访谈录撰写了富有洞见的导言。对马尔克斯的终生粉丝,以及那些首次接触作家作品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广泛而深刻的必备书。 马尔克斯 x 《哥伦比亚人报文学版》 《枯枝败叶》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那些从未读过小说、只看报纸的人也熟悉马尔克斯的名字。小说的历史从此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枯枝败叶》之前,和之后。它**了前人的一切成就。 马尔克斯 x 《危机》 每位作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族长的秋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比《百年孤独》更难写,因为我觉得每一本书都会比上一本来得更具挑战;文学就是一次比一次复杂的过程。 马尔克斯 x 大卫?斯特赖特费尔德 《百年孤独》的出版改变了我的生活。名气对我的个人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周围众多的人群来感知自身的孤独一样。围绕你的人越多,那种渺小感就愈发强烈。 马尔克斯 x 《先锋报》 马尔克斯*新的想法是一部短篇小说,《苦妓回忆录》。“我曾想象过写出一系列关于妓女的故事。但当我写了四个或五个故事时,我真正想要写的就是那最后一则故事。于是我决定放弃之前所写的那些,单独发表*后一篇。”
-
博尔赫斯[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本书收录了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任职期间与理查德?伯金所作的著名访谈,他曾说,“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访谈中,他给出了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学作品的真知灼见,并谈到了现在常常为人忽略的诸多政治主张。而辞世前几日,博尔赫斯和好友莱库比曾进行过一次私密的访谈,涉及他的生活、爱以及对自己作品和国家的种种思考,也是真正意义上“*后的访谈”。这几次贯穿博尔赫斯写作生涯的访谈,为读者了解这位20世纪*著名的文化巨擘打开窗口。 博尔赫斯 x 理查德?伯金 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时,我与理查德?伯金有过很多次愉快的交谈。事实上是自我坦白,坦白的程度更甚于那些我在孤独中怀着过度的忧虑和戒备写下的文字。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连我自己对我真正的生活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博尔赫斯 x 《巧妙的回避》 与博尔赫斯面对面交谈,就是要沿着一座由他过往经历和情感体验构成的迷宫去追踪他。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绘着千奇百怪图案的围墙,它们可能是线索,也可能只是迷惑人的岔路。我们不能指望每次找到的都是同一个博尔赫斯。那里不仅仅只有一个博尔赫斯,而是许多个。 博尔赫斯 x 格洛丽亚?洛佩斯?莱库韦 失明之前,博尔赫斯*后能看到的颜色是黄色,而他生来**眼看见的颜色就是虎皮的金黄。他曾说失明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却又坦白:如果还能看见,他不会离开屋子半步,他会待在屋里读手边满满的书。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著本书收录的六篇访谈,包括他自杀前所做的*后一次对谈,私密而内涵丰富。他谈到了当代美国的状况,娱乐、自律、成年人的生活、文学,以及他自己无法模仿的写作风格。 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他与戴夫?艾格斯、与母校的学生杂志所作的披露性问答,以及他在《无尽的玩笑》出版前,与著名的劳拉?米勒所进行的访谈。 这些对话展现了华莱士多年来受人喜爱的诸多特质:他无以伦比的谦逊、庞大的博学,他的智慧、敏感以及人文关怀。他生动描述了他的创作过程和动力,在访谈推进中展现他的好奇,并*终反转占据主动。他带来了在文学、政治以及当代美国现状等方面的热烈思考,观点深刻而独特,展现了这一优异大脑的全景图。 华莱士 x 劳拉?米勒 华莱士的第二部小说《无尽的玩笑》厚达1079页,堪称鸿篇巨制。对于一个旨在捕捉时代精神的当代作家而言,小说中时而闪现的某种智慧令人振奋。 华莱士 x 《波士顿凤凰报》 对于我们这代人,或者比我再年轻几岁的人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没有代言人。我们这代人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华莱士 x 《艾姆赫斯特》 我是一个习惯写“五稿”的人——一份初稿、两份修订稿、两份打印稿。我总是能写出五份手稿。我写的次数越多,文字就会越简洁。 华莱士 x 《信徒》 华莱士已经证明,他有能力处理他选择的任何主题或题材。他的多才多艺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使他成为美国过去二十年中*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华莱士 x “尽我们所知” 办公室职员的生活,我们往往认为它非常枯燥和乏味。但也许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充满了可怕的厌倦与绝望,几乎没有什么成就能够对其他人诉说。 华莱士 x 《华尔街日报》 在华莱士看来,布什政府执政的这七年零四个月完全是一场充斥着贪婪、傲慢、无能、虚伪、腐败、玩世不恭和蔑视选民的恐怖表演。
-
海明威[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记录,收集了海明威与《巴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所做四篇访谈。访谈中的许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挚,一如受访者本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并改写了美国文学的面貌。 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海明威,采访者多年坚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宝贵的访谈资料。海明威在生命的*后几年处于怎样的生命状态?他对小说写作有什么见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他对于作品的全身心投入中,可以瞥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明威。 海明威 x 《巴黎评论》 海明威自写作伊始,就一直保持站立写作的习惯。他在一张大表上记录每天的进度,每天产词量不等,450,575,462,1250,然后又回落到512。《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重写了三十九遍才满意。 海明威 x 《大西洋月刊》 哈瓦那的后港,停泊着一条顽固的废船“比拉号”,海明威经常驶着它出海钓鱼。而十英里开外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坐落着海明威长期居住的家外之家。他热爱大海,但书里写得很清楚了,大海就是个巨型的娼妇。 海明威 x 《多伦多星报》 海明威近五年来几乎可算是完全无法接近了。他的宅邸,门口的大标识写着,除非预约,闲人免进。“我对生活仅有的要求只是写作、打猎、钓鱼,以及隐姓埋名。名望让我郁闷难受。问题让我饱受折磨。” 海明威 x 《时尚先生》 我打包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访谈影像,带了一瓶***的波尔多红酒,登上去古巴的飞机,敲开海明威的大门。一天结束后,海明威高兴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幽默地说:“你知道用一瓶酒是买不来人生原则的吗?”
-
加莱亚诺传[阿根廷] 法维安·科瓦西克 著爱德华多?加莱亚诺(1940—2015)是乌拉圭著名作家、新闻媒体人,著有《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火的记忆》《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等。他被巴拉圭总统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也被称为“又一个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清澈良心” ,其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本书是关于加莱亚诺的第一本传记,作者法维安?科瓦西克是阿根廷人,和加莱亚诺一样是媒体人出身,并与其意识形态相近。法维安将加莱亚诺的生命历程与乌拉圭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进程相结合,评述了他在父母身边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著名的《前进》周刊叱咤风云的记者生涯、乌拉圭政变后流亡阿根廷并创建《危机》月刊的岁月、70年代独裁军人暴政下流亡西班牙的日子等。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加莱亚诺这个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的文化英雄,还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看拉丁美洲的社会政治运动,了解古巴革命点燃了整个拉美的革命热情后,拉普拉塔河沿岸的拉美知识分子共同体直面苦难与暴力的斗争场面。
-
波拉尼奥[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1998年,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发表,记者玛丽斯坦发现了这位“可以和自己的读者做朋友”的作家。几封书信往来之后,两人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就“真理”与“结果”进行了一场长久的讨论,也成为波拉尼奥生前的*后一次访谈。这次访谈首次译成中文,和另外几篇同时收录,其中包括波拉尼奥与南美的几位记者所做的访谈,为读者理解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提供了丰厚的图景。围绕波拉尼奥的创作、奇书《2666》的诞生、作家与同时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这些轻松而精彩的对话,都在他的巨著《2666》的写作期间完成,它们展现了作家的处世态度,对爱的追求,以及对致命疾病的现实*为深邃的个人忧虑。 波拉尼奥 x 《首都》 我反对一切事物。我觉得自己像个幸存者,就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我没死掉。我有很多朋友都死掉了,因为革命的武装冲突,吸毒过量,或者艾滋。活下来的一些人,现在都是杰出的西班牙语文学名流。 波拉尼奥 x 《炸弹》 每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传性的。《伊利亚特》中,我们端详两个同盟、一座城市、两支军队的命运,但我们也关注阿喀琉斯和普利亚姆和赫克托的命运,而所有这些角色,这些独立的声音,都反映了创作者的声音和孤寂。 波拉尼奥 x 《图里亚》 如果由我来决定,我愿意活到一百岁,这样就能永远保护我的孩子。我认为理性和亲子关系没有任何关系。也许从孩子的角度,理性确实会强加于自我,但从父母的角度,很难将理性强加于人。 波拉尼奥 x 《花花公子》 我为那些阅读科塔萨尔和帕拉的钢铁般的年轻人所感动,就像我阅读它们并打算继续阅读一样。我为那些头下夹着一本书睡觉的年轻人所感动。书是世上*好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