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我笑,便如春花吴俣阳 著她是滚滚红尘里一朵绽放绝美的花,她是撒哈拉沙漠里一粒亲吻蓝天的沙。三毛,她走过这世界的山山水水,用她的心,用她的眼,用她的笔,为我们书写下一段段人间至美的传奇。
《我笑,便如春花:三毛传》作者怀着对三毛深情的怀念,本着对三毛最本真的经历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全面地梳理了他的成长历程,用生动的文笔,客观再现了三毛那传奇般的人生背后的本真性情与内心世界。
全书将三毛的人生分为八个阶段:橘子时代、柠檬时代、苹果时代、荆棘时代、玫瑰时代、荼蘼时代、琉璃时代、飘萍时代,既展现了她各个时期人生成长和情感经历的鲜明特性,也挖掘出了三毛人生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同时全书对于三毛情感经历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做了全面的客观展现,如:朦胧师生恋主角顾福生,初恋舒凡,德国恋人约根,第一任丈夫邓国川等,让我们更真实地去了解三毛这位传奇女子的内心世界。 -
走近世界文豪袁子茵 著《走近世界文豪:雨果》介绍的是19世纪法国的伟大作家雨果以及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欧那尼》《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走近世界文豪:雨果》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置身在历史的画卷,看闪耀在历史长空的星辉,寻找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历程。
-
江苏明代作家文集述考刘廷乾 著江苏明代二百五十余位作家四百余种别集的系统述考,对每一位作家的存世别集,从版本刊存信息、文集内容纪要、文集价值评价,到对作家的综述综评、一生著述、生平资料等,都做了考证梳理。
-
巴金与日本作家陈喜儒 著《巴金研究丛书:巴金与日本作家》主要讲述了作者陪同巴金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团访问日本时的情形、与巴金先生的书信往来和访谈、交往的记录。尤其是详细记录了巴金先生与日本作家的互相探访和深厚友谊,向读者展现了一代伟大作家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作者的记述细致生动,感情丰沛,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文笔细腻,读来感人,使读者对巴金先生的写作和生活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
石评梅传徐忠权 著现如今说起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庐隐,曝光度最小的莫过于石评梅了。《石评梅传:只怕惜花人去后,便无冯雪也摧残》这本传记类的小说,说的就是石评梅。她是中国近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上天只给了她不到27年的时间,可她却如极光般绚烂,留下诸多传世佳作,更有一段被誉为现代版梁祝的凄凉绝美的爱情故事。徐忠权写《石评梅传:只怕惜花人去后,便无冯雪也摧残》,只想给这个拿金钱衡量爱情的今天,献上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只怕惜花人去后,便无风雪也摧残。依然相信爱。
-
吕碧城传叔炎 著大家都明白,民国是个充满战争,极度混乱的年代。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女权,妇女解放并没有随着国家动荡而荒废殆尽,相反还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大批女性得到解放。在这众多女性人物中间,有一个人物很是惹人羡慕。她虽为红粉,却有巾帼之誉。她痛恨黑暗、同情弱小,又倡导佛学,力主护生。她曾是袁世凯的总统秘书,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也是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她姿容优雅,身边一直不缺少优秀的追求者,可始终觉得无可称心之人,最终独身终老。
-
我这一生林语堂 著《我这一生》是林语堂唯一的一本自传,作者描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以及之后的求学经历和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我们看着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成为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他的一生,是一部成长的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才情与风骨。本书是林语堂的自传,也是那一代文人的成长史、思想史和精神史。
-
苏东坡传林语堂 著苏东坡是林语堂笔下堪称完美地理想人格。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
让·热内(英)斯蒂芬·巴伯,Stephen Barber著这本简洁的传记,浓缩了热内的传奇一生。斯蒂芬·巴伯强调了热内生命中那些鼓舞人心、至今对我们来说依然至关重要的元素。热内的小说、戏剧和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也是20世纪同性恋运动、易(性)装癖文化等的重要偶像。
-
她比夏花寂寞月小妆 著“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她的一生都向往着自由、温暖、爱和尊重,却英年早逝,只留下空灵的文字惊艳了文坛,多舛的爱情和命运打湿了后世人的眼光。她的一生,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一个弱女子拼尽全力的抗争,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怎会为自己寻得一丝光明和安稳?她的每次抉择,又充满奈和矛盾,因此一直饱受争议。她是女权主义者,却始终法摆脱对男性的附属和依赖;她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切的悲悯,却放弃了自己初生的孩子;她视爱情为生命的救赎,却终是没有嫁给此生最爱的人。好在,她是个作家啊,她是个文字的天才。命运薄待她的,爱情亏欠她的,她在文字里得到了慰藉和补偿。“民国文学洛神”的声名,她也许是不看重的,然而在颠沛的乱世里,人情的疏离间,这个内心敏感的才女,终于在写作中找到了她生命最重要的价值——“现在或者过去,作家的写作的出发点是向着人类的愚昧!”31岁,香消玉殒,任时光再温柔也法抚平世人的怜惜和遗憾。多年以后,谁还记得这个有着美丽灵魂的女子曾写给恋人的信笺:“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