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我们仨杨绛著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
冯亦代冯亦代著大家文丛。这套书以境界为标准囊括了老一代学人艺术家们的作品。有朱正、吴祖光、冯骥才、冯亦代、黄宗英、黄永厚……等等,老人的东西,学不来,但至少应该知道,有这样一批人,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热血和最有理想的一代人,也是最受磨难的一代。国家,艺术,在老人的心目中,像吃饭时拿在手上的一双筷子一样自然。那么,他们将告诉我们什么呢?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不就知道了。
-
山岩上的肖像赵振江,滕威编著巴勃罗·聂鲁达,一个复杂的人,一个才情卓越、少年成名、爱自然如同爱女人、美酒和佳肴、其情诗混合着深情和肉欲的智利伟大诗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位视社会正义和诗艺同等重要的直言不讳的政治家,一位驻外大使和总统候选人,1971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前却数度在自己的祖国智利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今年是诺贝尔获奖诗人聂鲁达诞辰百年,本书选编的目的就在于全面介绍聂鲁达(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艺术和生命历程,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这位在20世纪50-70年代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本书采取评传形式,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爱情与革命,另外有一部分结语。一共17万字。图文并茂,资料翔实,专业翻译,专业赏评,制作精美。爱情部分:介绍聂鲁达的情感经历,他的三任妻子的简介,配图片,及当事人或相关人的回忆……。介绍他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诗人的交往,趣闻轶事等等。诗选部分将选他此段时期的代表作,主要介绍聂鲁达早年彷徨苦闷,四处游历时写的大量朦胧晦涩、现代主义风格浓厚的纯诗。评析聂鲁达情诗创作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特色;每一首选诗后附背景资料,背景图片,简短的赏析文字。革命部分:结构同上。主要介绍聂鲁达左转,并加入智利共产党之后的革命经历,会包含他竞选总统,他和阿连德,格瓦拉,斯大林等人的交往,他的中国之行,包含他的流放经历以及死亡。诗选部分选择他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政治抒情诗。结语部分总结了他的经历和诗歌,介绍了他作为诗人获得的巨大声誉,比如诺贝尔奖的颁奖辞和答谢演讲等资料。对于今天的愤青来说,这本书可唤起对红色六十年代的向往;格瓦拉逝世时,身上带的是一本算术课本和两本聂鲁达的诗集。对于小资来说,他们会被聂鲁达充满激情的情诗打动;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他们会从此对聂鲁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往事回首录周而复著人的一生,不管在世时间长短,白发苍苍的老人固然有丰富的酸苦辣的遭遇,即使早丧,总多多少少有不同的经历。凡是已经发生事,回溯到过去若干年月,都是往事。托尔斯泰认为:“生活是真实的东西。人所体验到的一切留在他心中成为回忆。我们永远是以回忆为生的。”(高尔登维塞:《在托尔斯泰身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不是亡国之君李煌,当然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他的往事不堪回首。每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对往事有不同的看法。易安居士李清照:“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丈夫赵明诚外出时所感受的离愁别恨,她“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她感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高宗赵构用秦桧计,以十二道金牌召回抗金名将岳飞,岳飞叹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南宋屈辱求和,达成协议。他有志难伸,内心痛苦,表现了对投降派的极端不满,写《小重山》以示反对。他所处的地位,已没有表达心事的自由,只好不说,有谁听他的往事呢?史称欧阳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他因此屡遭贬滴。苏轼说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势,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在《诉衷情》这首词里,感叹:?八纪拢Я鞣迹壮缮恕D飧柘妊剩归疃先顺Α!彼淙恍吹氖歉枧诜饨ㄉ缁嶂幸欢亲有了嵊植坏貌磺课堆盏谋掖常遣皇且卜从沉肆痪邮磕谛纳畲Φ那殂海?唐婉那首《钗头凤》所表现的“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也是写受迫害的女子内心的痛苦,如泣如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在封建社会残酷的统治下,哪有表达心事想念往事的自由?即使表达了,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只好咽在肚里,瞒,瞒,瞒!有苦不能倾吐,那就更苦啦!人到老年,常常容易回想往事。但往事如烟。辛弃疾坚决抗金,和南宋统治集团中主张屈膝言和的人进行斗争,写了《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抗金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不被统治者采纳,不断受到排斥与打击。南归后的四十多年中,他先后被免官闲居二十多年。他追念少年时事,自谦“或作”《鸿鹄天》,回忆青年时代率领部队抗金,生擒叛将张安国,突围南归的轰轰烈烈的战斗历史,可是壮志未酬,人却衰老:“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髯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平戎策,指《美芹十论》与《九议》,在词中表现了无限的感慨和愤满。代抗金名将所提的条陈,晚年的结果却落得个向邻居去学习种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吴潜,积极抗敌,屡次罢相,虽到晚年,仍然希望有所作为:“年将七十,捐躯效命,所不敢辞……”可见抗敌的决心了,但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愁恨。有的人也想回忆如烟的往事,又觉得“追往事,去无迹。”(刘克花:《贺新郎》或者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问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这表示对往事的感叹。总之一句话,往事难于回忆。因此,不想回首当年,“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这位张先,徒然记得流逝的往事和后约,他感到空虚和迷惆。那我为什么要回首往事呢?十年浩劫当中,不断写了交代文字,在河南息县干校,还勒令我这个被称做“专政对象”的人写自传,越详细越好。我在私塾一直到青年会中学读书时,受了顾炎武《日知录》的影响,每天写日记,记下所见所闻与对事物的评议,也记读书心得一类的内容,便于看自己成长的足迹。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家人怕沾惹是非,付之一炬,了无痕迹,从此我就不写日记了。因为从上海到延安又到敌后晋察冀民主抗日根据地,“扫荡”频繁,经常在流动中战斗和生活,很少有空隙时间记日记了。从延安到重庆《新华日报》和《群众》编辑部工作,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里生活,纵然有时间,也不能记日记了,防备泄密。新中国成立以后,倒是可以记日记了.但是繁忙之极,有时要到夜晚十一二点才能躺到床上休息,疲劳不堪,哪里还有精力写日记呢?何况多年来养成早起的习惯,不管晚到什么时间休息,第二天清晨照例就醒了,开始创作,顾不上写日记了。清晨到上班以前,是我业余创作时间,雷打不动,只有出国访问例外。从1954年秋访问印度、缅甸开始,早起有时间便写日记,但也只记国外访问期间活动与所在国风光,很少写到自己。干校勒令我写自传,当时任务单纯,叫做“劳动改造”,时间比较富裕,这才有机会回首往事。像杜牧说的“事与孤鸿去”,或者像苏轼说的那样“事如春梦了无痕”。短暂回首,许多事情不容易记起,幸好自传偏于政治和思想方面,只须记其大要,无须详述,大约一万多字就把主要经历写出来了。党中央一举粉碎反革命“四人帮”,天空的乌云散去,迎来满天的朝霞,普照祖国山山水水,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窝,无不希望把浩劫十年所遭受的损失,用加倍努力把丧失的宝贵时间补偿回来。我也怀着这样的急迫心情从事创作和工作,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断忙于纷至沓来的一个接一个任务,已经回忆起的往事,渐渐淡忘了。大概是1979年吧,徐州师范学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来函约稿,按照编辑体例,凡健在作家,由本人撰写自传,推却不掉,又不能请编辑代笔,那就违背体例了,便匆匆写了《小传》应命,1980年3月13日写完寄去,编入《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于1981用年5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以为可以“过关”了。1987排年,又收到徐州师范学院编辑组来信,他们准备修改补充传略,体例规定,仍然请作家自己动手。这时,我正在写《长城万里图》长篇小说,如果中途被打断,往往要花许多时间准备,才能继续写下去。但自己已经写了《小传》,过了十年,需要修改补充,义不容辞,只好再次回首往事。1988年春天,在重庆曾家岩50号前面的广场上竖立周恩来同志的铜像,以纪念他在国民党地区领导艰难复杂斗争的丰功伟绩,同时还举行《新华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应邀前往庆祝铜像揭幕和报馆的节日。事后,由重庆乘船下三峡去武汉,在船上比较空闲,便回首往事,修改补充《小传》,寄给徐州师范学院。《新文学史料》编辑曾约我写自传或回忆录连载,迟迟未能应命,因?饕ㄔ谧葱∷捣矫嫒チ耍皇背椴怀鼋隙嗟氖奔浠厥淄拢谑墙薷牟钩涞摹缎〈诽饷都蚵缘幕毓恕芳母嗾撸?1990年第一期发表了。在这以前,《报告文学》月刊副主编傅溪鹏同志约我写回忆录,恳切希望支持,盛情难却,于是写了《重庆的岁月》与《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在该刊连载《报告文学》出到1989年第12期,寿终正寝。傅溪鹏没有像过去那样笑嘻嘻登门约写回忆录,我松了一口气,可以继续专心致志写小说了。但《新文学史料》编辑热忱约稿,常萦脑际,那篇《简略的回顾》过于“简略”了,算不上回忆录,我应该遵命抽出时间写回忆录,以报厚望;另一方面,我觉得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埋进了历史的坟墓里,不值得重提,何必掘墓暴尸呢?而且,人到暮年,记忆力衰退与日俱增,纵然回首,也不一定完全确切,“去无迹”、“了无痕”的往事怎么下笔呢?“多少事,欲说还休。”真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不写也罢。可是编辑恳切请我写”回忆录,怎好再次婉拒呢?这时,我想起司马迁说过:“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自序》我绝不是和司马迁相提并论,个人的往事,没有什么值得回首的,顶多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大海不拒细流,回顾过去是为了未来,鉴往知来也。我这个人“命途’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的道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些经验教训对后来者不是一点也没有参考意义,于是回首往事,执笔写来,或略或详,因人因事而异,不限于个人往事,更非纯粹自传,故称《往事回首录》。
-
无可大师姚尚友著本书主要描写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桐城文派先驱者、复社首领之一方以智{密之}由风流文士、思想家、科学家,最后成为一代高僧的人生历程与命运轨迹。全书共18章、近五十万字。 17世纪前后的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桐城文子方以智与方氏家族集团在其家乡白鹿山庄虽偏安一隅,但心忧天下,于是演绎了一部令人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历史与故事。首先是文学家的方以智,风流无比。他才气横溢,与侯方域、冒襄、陈贞慧并称“金陵四公子”,与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等在秦淮河畔演绎了动人的才子佳人的佳话。主要作笔在方氏本人和柳如是、钱谦益的关系;与卞玉京的私情;为董小宛作媒,与冒襄的友情,以及媚香楼上演的恩怨故事;其次是科学家的方以智,他首倡西学东渐,在 “中国老了,要向西方讨经”的思想指导下,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物理学著作《物理小识》,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再次是哲学家的方以智,他倡导“三教合一”,即将儒、道、释融为一体,是十七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集大成的人物;第四是佛界高僧的方以智,他亦庄亦谐,主张僧俗合流。第五是政治家的方以智,他长袖善舞,以东林后嗣、复社著名首领的身分,在政坛上为拯救大明江山曾经不遗余力,在崇祯帝、弘光帝、永历帝时期,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亲身目睹了大明江山覆灭的悲情经历。 本书结构宏大,故事流畅;文笔优美,词语洗练;既具文化品位、又有美学意味。是一部比较优雅的新历史小说。
-
林徽因画传龙婧著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20世纪30年代初,林薇因与丈夫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她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状志未酬,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本书在诸多采访及史料的基础上,更以大量的图片,真实的再现了林一生的风采。目录留得前身后名风华能绝代一生诗意千寻瀑惟有源头活水来偶尔相遇的两片云再别康桥齐德拉公主命中注定的交错此情可待成追忆“梁上君子”和“林间美人”无物似情浓有缘人终成眷属亦有风雨亦有晴与建筑的不解之缘高山流水叹知音那一段硝烟四起的日子春蚕到死丝方尽人生的最后舞台
-
琼瑶与平鑫涛的坎坷之恋窦应泰著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小说在中国大陆已经家喻户晓,拥有相当数量的青年读者。可是,读者们并不了解这位感情丰富女作家的爱情生活是如何坎坷。特别是她在多年写作、生活困难之际幸遇台北青年出版家平鑫涛,并在他支持下一举成名的故事,将构成这部长篇纪实文学的主线。幸遇恩人平鑫涛促成了琼瑶事业的腾飞,但她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读者读罢此书,便可窥见这对台湾成功人士的内心世界。<
-
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著周妆昌先生这本自传的大旨,可用“梦里乾坤”四字总括。梦里乾坤,一语双关:它既可指先生穷尽心血研治的《红楼梦》及其包蕴的阐发不尽的魅力,也可指人生波谲云诡、苦辣酸甜诸般备具的状味。周先生以红学名家,但他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与造诣却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范围。先生的一生堪称与中国文字与文化的美感共生共荣的一生。其情之“无限”,即精神之永不示倦也。他的自传记录了一位本色单纯的学者的成长史,不需说这里包含了现代学术史尤其是红学史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关系重大,值得珍视。至于先生记叙平生师友的文字,反映了他不忘所自、知所感戴的情怀,是全书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部分。<
-
血色闻一多谢泳著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这是三个国人早就熟悉的名字。郭沫若的“才”、闻一多的“悲”、徐志摩的“情”,都是文学爱好者熟知的。但是比较起来会更有意义,“文坛三剑客”丛书,就是在比较和分析之间为三位剑客再次作传。在这本书里,谢泳试图通过“考察”20世纪前50年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考察”当时的环境因素对于个人的作用、影响等,来给当下的“开放”、“发展”,提供某些带有普遍性意义、价值的启示或参照标本。《血色闻一多》,对著名诗人闻一多之死作出了新的考证。“闻一多暗杀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46年7月15日下午,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的闻一多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惨遭多人狙击身亡,死时47岁,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这起暗杀事件通常被认为是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所为。在《血色闻一多》中,谢泳对暗杀事件作了独到的考证,书中称此事是时任云南警备总司令的霍揆彰借刀杀人,为了打击云南的地方势力而想出这个一石二鸟之计。事后,蒋介石将霍撤职。《血色闻一多》是同心出版社出版的“重说文坛三剑客”系列中的一本,该书以闻一多思想脉络的形成和变化为线索,展示了他从一个诗人、一个知识分子到介入政治的变化过程。
-
三毛私家相册师永刚[等]编著;肖全图片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字里行间的爱心,以及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给热爱她的人们留下一个谜。2005年是三毛告别红尘十五周年。陈家首度开口披露三毛生前身后事,包括她自杀的真正原因、生前与王洛宾恋情事件的真相、三毛与荷西分手后曾有的短暂婚史,以及首次公开其数百幅珍藏图片。三毛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个波西米亚女人。她以流浪的方式名世,又以决绝的姿态告别红尘。她寻找的世界正在成为一代青年人的标本。她是我们的青春导师。从甚嚣尘上的徒步旅行热到各种希奇古怪的波西米亚生活模式。碱毛塑造了一个年代的中国青年。而后来者仍然在用一切方式模仿她。但她的灵魂却永远无法模仿。当三毛自杀,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是否随她而逝?本书是三毛自杀后包括其自杀之谜、与王洛宾相恋传闻、与荷西的旧事、三毛的数次恋情等十多件红尘往事的重新解读。数百幅首次公开的图片均由家人与著名摄影师提供。三毛生前数位亲朋口述,北京、香港、台北三地同步发行。为华语地区最权威三毛传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