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从异乡到异乡叶君 著《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的写作将主要以叙述萧红的故事为主,同时兼顾学理性,力图是书稿兼具趣味性、通俗性和书卷气,尽量以一种客观的观照态度来看待萧红和王恩甲、萧军以及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之间的婚变和恋情。以笔者所收集到的最新资料,对萧红一生中有些疑案,也有属于自己的解释。全书篇幅大约在35万字,同时配发有关萧红的一些图片资料,在哈尔滨收集萧红的遗迹图片十分方便。
-
真名士,自风流刘雅茹这是一段好看而精彩的历史。跟随一代风流名相谢安的人生之路,让我们在轻松中,清晰地看到东晋那个时代精彩的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真实内幕。您将从书中看到:★ 谢安、桓温,这些政治家高明的手段,以及那惊心动魄的斗争。★ 淝水之战内情的详尽剖析,谢安是用什么办法,赢得了这场8万对90万的战争,最终保卫了国家?★ 苻坚、慕容垂,这些英雄人物们,在那个精彩的时代,他们又怎样走向了各自的宿命?★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魏晋风度,东晋的风流名士,谢家的才子才女,他们都有过哪些富于个性的经典故事……
-
流氓的归来(罗)马内阿 著,邵文实,梁禾 译《流氓的归来》是诺曼·马内阿的一部获得批评界喝彩的传记作品——一位艺术家的肖像,时间从他在战前罗马尼亚的儿童时代早期,到1997年他重返罗马尼亚之时,跨度虽大,但转换自由。1941年10月,马内阿的家乡布克维纳的所有犹太人都被遣送至集中营。当时马内阿还是个孩子,他及家人在集中营生活了四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家乡。少年时代,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目睹了日益不公的专制以及对自己父亲的错误羁押,逐渐对齐奥塞斯库政权失去了幻想。虽然他越来越清楚,留在这样一个政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作为一位作家,纠结于他内心的恐惧是,假如他离开罗马尼亚,会失去自己的本土语言——他真正的家园。1988年,他终于决定定居美国,十年后,他重返罗马尼亚。《流氓的归来》在时间与空间、生活与文学、梦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间自由转换。这是一位对伦理与审美的兴趣甚于对政治的兴趣的作家的故事,是一位被孤独与团结的问题所吸引的文学家的故事。
-
阅世品人录陈存仁这是一本记人纪事的书。作者在业医之余,兴趣广泛,交游广泛,藏书多,见识多,文笔勤,往往能将自己的游历和见识水乳交融地融为一篇通俗而又耐读的文章。这本书就是讲他的交游的,主要涉及中国现代史上文化界、实业界的几个重要人物:章太炎、刘半农、胡适、杜月笙、秦瘦鸥、陈光甫、董浩云、张宗昌。或综述一个人的一生,或重点记述某人的一些大事,更为珍贵的是,其中收录了章太炎先生被困北京时期的84封家书。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纵横开合,妙趣横生,人情、世故、学问、文采兼备,读之如饮醇酒。
-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闵泽平《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挖掘唐宋以来历代史料,钩沉索隐,上下考索,去伪存真,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唐、宋两朝,才子林立,佳作如云。对那些经典名篇,你也许能闭目成诵,但对隐藏其后的才子们的真实生活又到底了解多少?你是否知道:王维在安禄山的刀剑之下出任过“伪官”;李白被笑称为当代的“古惑仔”,对打打杀杀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严肃的诗圣杜甫在十五岁前还是个精力充沛的顽皮小淘气;白居易成名之前也曾面对过今天高中生一样的巨大考试压力;绝代女才子李清照好酒、嗜赌、闹离婚;爱国词人辛弃疾有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嫌疑。
-
季羡林之谜蔡德贵《季羡林之谜》是季羡林先生畅谈写作及其写作经历的唯一著作。从季老毕生著作中搜取专门论述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作品,是季老一生宝贵写作经验的总结。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交流。即便他一言不发,默然相对,也会使你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对于喜欢写文章、做学问的人来说,《季羡林说写作》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季羡林之谜》收录季老毕生著作中所有有代表性的、专门论述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作品。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
儿子韩寒韩仁均《儿子韩寒》由韩寒的父亲所写,向读者介绍了韩寒的成长经历。《儿子韩寒》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有助于读者对“韩寒”这个特殊现象及韩寒这个人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韩寒"这个名字,曾经引起整个社会的争论不休,"韩寒现象"是人们经常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
鲁迅爱过的人(中国台湾)蔡登山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著名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著名演员濮存昕,联袂推荐!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台湾文史散文作家蔡登山,继《张爱玲的色戒》之后又推新作。他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于鲁迅温暖的笑意里,看苍山云海,世道人心;似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鲁迅爱过的人》作者从一个台湾学者的角度剖析文坛斗士——鲁迅内心柔弱的一面。作者通过对与鲁迅实际接触过的人的观察研究,鲜活、逼真地提供认识鲁迅的另一个视角。蔡登山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以平常心,“同情的理解”,讲述大师鲁迅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父子情、友情、人情……娓娓道来的是鲁迅和许寿裳、台静农、萧红、曹聚仁和内山完造的情谊,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
-
蔡澜谈倪匡蔡澜 著,陈子善 编《蔡澜谈倪匡》为“蔡澜小品新选”丛书之一,让你见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他的博学多才,那是众所周知的了,单是精通多国语言,就令人叹服,书法、绘画、篆刻、撰文、各种经营、一生活享受……无不达到一级水准。他豪爽任侠,热情诚恳,已达到了“相识满天下,知己遍世界”的地步。他潇洒出尘,从不自诩,而自然誉满天下,那种出自自然的神态作为,虽魏晋名士,犹有不及。他是熟悉的人之中,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在背后听到过有人说他坏话的人;这种最高境界,可定名为“蔡澜层次”。写他,不如读他的文章,这不是偷懒,是实情如此。
-
周氏三兄弟黄乔生一家兄弟见证历史风云。 这是国内第一部鲁迅三兄弟的合传。时间跨度从从鲁迅出生(1881年)到周建人去世(1984年),历时103年。百年之间,历经清朝的衰微,民国的动乱,日本的侵略,新中国的成立。这段历史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命运。东游日本,致力新学,他们的文化成就一时传为美谈。不料变故突生,先是周作人鲁迅因家事恩断,后周作人失足成为汉奸,周建人与之决裂,三兄弟两次失和,是中国文学界的损失,也是民族危机的反映。本书详述了他们的求知历程和文化贡献,对其恩怨变迁也有独到而谨慎的求证。在鲁迅和周作人生前,文坛就常常将他们并称。两兄弟失和后,比较也未减少,甚至更多。周作人的投敌叛国,使两兄弟的历史地位有了极大的差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使周作人丧失了同鲁迅相比的资格。便是有比较的文字,也多将周作人尽力贬低,以衬托鲁迅的高大和完美。实际上,也正因如此,两兄弟之间就更有可比性;学识修养相近,但结局迥异;一个被誉为完美的圣人,一个则成为被打入冷宫的民族败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周作人早期的杰出成就渐渐得到重视。研究鲁迅,绝对不能绕过周作人。周作人不但为鲁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且他本人的业绩和人生道路也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三北周建人,虽然文学上没有取得大哥和二哥那么高的成就,但要谈到鲁迅和周作人,依然无法将他绕开。三兄弟中,周建人扮演的角色并非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