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我居于无限可能多米尼克·福尔蒂艾米莉·狄金森——19世纪天才诗人,比肩惠特曼、对美国文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博尔赫斯“私心敬重”的女作家。这是一场如散文诗般的记述,比“传记”更具精魂。艾米莉·狄金森将脑中的浩瀚宇宙和体内的熊熊烈火包裹在冰封外表之下,忠诚于阅读和写作,对自然万物怀抱深爱。她半生闭门不出,只将孤独写成诗,然后带着近1800首诗长眠。追溯狄金森一生的同时,作者也对自我进行了追溯。她与狄金森仿佛是隔世的相知,跨越时空抵达理解的彼岸:一个天才的灵魂努力隐藏自己,而另一支天才的笔将她勾画出来。中文版特邀狄金森研究者、翻译家王柏华随文选译41首狄金森诗歌,更完满地展现狄金森的诗歌热情与传奇人生。
-
上海鲁迅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本书主要包括“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作品研究”“鲁迅生平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辩证”“读书杂谈”“纪念”“鲁海漫谈”“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下,计有近30篇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内外**最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
-
陈澧评传李绪柏陈澧( 1810—1882),是清代久负盛名、影响的广东学者,后人将他与明代广东大儒陈白沙并称为“岭学二陈”。他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和骄傲,是名副其实的大宗儒师,受到学界的普遍尊崇和敬仰。本书依据翔实的一手资料,叙述了陈澧-生的主要经历和交友之谊,对他在诗词、古文、书法、篆刻方面的独到造诣也有所简介。但陈澧首先是位学者,在经学、小学、音韵、地理、乐律等领域造诣精深,本书对他在以上诸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做了重点分析、梳理,以凸显他卓越的学术成就。此外,陈澧还长期担任学海堂学长和菊坡精舍山长,培养了大批学生,创立了闻名遐迩的东塾学派,是著名教育家。曾主持广东书局和学海堂刻书,校勘书籍达万卷之多,是清代著名校勘家。更重要的是,在“汉宋调和”方面,陈澧有其独特的贡献,在晚清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所倡导的“新学风”,- 直到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文学纪念碑 陀思妥耶夫斯基[美] 约瑟夫·弗兰克 著,戴大洪 译本书是约瑟夫·弗兰克享有盛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文化传记的第五卷和最后一卷,弗兰克会从社会-文化史以及文学史角度,以不同寻常的才思和优雅描写了作家人生后期的十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十年间写作了《少年》《作家日记》及其登峰造极的杰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作品在本卷中得到了逐章解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年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渴望的普遍认可。在讲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统治集团的特殊关系的同时,弗兰克还详细描写了他与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持续进行的竞争。在去世之前不到一年的一八八○年六月,现身普希金纪念活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生涯——及其作为俄罗斯精神的代言人的一生——达到了顶点。他在这次活动中发表的关于普希金的演说使听众群情振奋,热血沸腾:“我们不是依靠刀兵具有了普世性,而是依靠博爱的力量,依靠我们为人类重新统一成一个大家庭的齐心协力。”这就是成为世界文学遗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他仍不能做到每时每刻都在体现如此崇高的理想。 一八八一年一月作家逝世于圣彼得堡为这部非同寻常的文学传记画上了句号。这是一部真正无愧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作品,而且无愧于他经历的那个非凡的时代和他居住的那片博大的土地。
-
孙犁年谱段华 著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独特风格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早年以清新、诗意、婉丽著称,晚年以大味、沉郁、深刻见长。他创作的散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以及“文革”结束后陆续推出的《晚华集》到《曲终集》等十余本散文、小说、读书记等作品合集,在读者中一直享有盛誉(其中尤以《乡里旧闻》《芸斋小说》《耕堂读书记》等系列作品获得读者好评),是我国多彩文学画廊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在时代变迁的大格局里,以孙犁创作生涯编年为经,以其作品先后发表为纬,既体现了其创作历程,又提炼了其各个时期创作风格、文学观点,且涉及孙犁交往的远千里、梁斌、王林、丁玲、吕正操、程子华、何其芳、刘绍棠、从维熙、铁凝、蒋子龙、冯骥才、郭小川、田间、康濯、莫言、萧也牧、韩映山、方纪、柳溪、魏巍、沙可夫等一大批作家、学者。作者在年谱中有意加入一些故事性强的历史资料,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便于引起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为文舒畅、雅致,作为一本客观、严肃的学术著作,既有翔实的史料,又有严密的考证,还有轻松活泼的文笔,特别适合广大研究者、孙犁作品爱好者收藏、阅读、研究。
-
日记中的博尔赫斯[阿根廷]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 著,丹尼尔·马蒂诺 编,郑菁菁,陆恺甜,徐泉 译1931年,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与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1914—1999)建立了充满文学色彩的深厚友谊,这段莫逆之交对于西班牙语文学来说亦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47年起,比奥伊开始细致入微地记录二人之间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仿佛永无休止又激情碰撞的对话”,笔耕不辍地坚持了四十载,而这样的热忱成就了这部名作《日记中的博尔赫斯:1931—1989》。本书保留了博尔赫斯高谈阔论的精华部分,同时包含了其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评论和作家作品的评鉴,主题涉猎甚广,不仅限于文学领域。正如作家马蒂诺所言:“通过比奥伊的文字功力,带领读者走进文学世界,走进这位以复杂深沉甚至难以捉摸著称的作家的思想世界。”
-
但丁传马可·桑塔伽塔 著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被称为“中世纪的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以代表作《神曲》闻名后世。马可·桑塔伽塔以但丁的多重身份——作家、哲学家、廷臣、政治家和父亲——为视角描绘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桑塔伽塔整合了大量意大利中世纪研究的学术成果,厘清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和政治关系的网络,深度剖析了《神曲》为何是一部深受地方和区域政治影响的作品。对于喜爱但丁的人士而言——无论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广义上的文学读者——这部丰富、严谨、扎实的全新传记都堪称不容错过的佳作。
-
苏东坡在黄州饶学刚 著本书系饶学刚先生多年来苏东坡研究成果之汇总,全书内容包括:苏东坡黄州生活功业、文艺创作系年,鄂东行踪考、赤壁游踪考,名胜足迹考、交朋结友考;东坡黄州的廉政、人权、生态、养生的研究;佚文佚诗真伪考辨;东坡在黄州学术研究争鸣;等等。本书在其20年前的初版基础上,篇目数量大有增加、研究深度有很大突破、研究观点有诸多翻新、东坡生平事迹更有据可依、书目搜集更接近完备、正名正误更加客观真实,其改造近乎脱胎换骨。
-
朱自清的朋友圈夏明亮 著本书以具有时代色彩的“朋友圈”一词为核心,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与身边四类人,即亲人、师长、友人、学生交往的故事。其中既有他的父亲、妻子、儿子也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如鲁迅、胡适、叶圣陶、丰子恺、闻一多、梁思成等人。真实再现了一代国学大师成长的社会背景、凸显了他的人格风范。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他的亲人、师长、友人、学生的群体肖像,进而折射出他所在时代的精神风貌。
-
彼得·汉德克[奥] 法布延·哈夫 著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评传,从语言、文化、历史等角度解析彼得·汉德克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