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圆满主义者魏丽明,等泰戈尔是世界历史上一课璀璨的文化巨星,也是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一位大文豪。他的作品富含真善美的表达和对人类作为整体的呼吁。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本书聚焦于泰戈尔的生平及他的精湛作品,选取他的十部代表作,从孟加拉文原作的角度,比英文版本对照分析,介绍其作品依托的历史文化背景,试图从全新的、专业的角度来向读者介绍这位伟大的圣哲,让读者了解他知行合一的一生,走进他浩瀚深邃的精神世界。本书还节选了部分经典的孟加拉文原文,以飨读者。
-
人类群星闪耀时[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茨威格目睹一战后德国社会、经济积重难返,道德、秩序支离破碎后酝酿而作的,以期唤醒人们的良知。作者以其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聚焦于历史的瞬间。一个被遗忘的小门,毁了一座帝国文明;一秒钟的犹豫,葬送了拿破仑的伟大事业;一次执着的尝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一辆封闭的列车,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茨威格凭借深厚纯熟的笔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文主义的精神共和国,谱写了一曲对人类英雄精神的礼赞。十四个扭转乾坤的关键时刻,十四篇生死攸关、超越时空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
歌德印象爱克曼本书包含了歌德的同时代人对与歌德交往的回忆,及歌德与同时代学者的谈话。凡330条,而涉猎极广,举凡历史、文学、德国文化、时事、德国的命运,无不纳入歌德及其同代人的视野。艾克曼、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卢登、施莱格尔、荷尔德林、席勒、赫尔德、卡莱尔、康德等人与歌德的交往无不包含在书中。内容极丰富,既可窥见歌德对诸领域的看法,又可一瞥歌德的生平,极有价值。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凸显了生活中的歌德及他对自己作品和其他事务的态度,展现了他整体的文学艺术观。收录以19世纪德国诗人、散文家艾克曼为主,从海因里希·卢登、施莱格尔、里默尔、荷尔德林到穆勒、赫尔德、席勒和叔本华等人与歌德的交往与谈话,是一本广泛收集歌德“谈话与交往”的经典之作。本书贯穿歌德从儿时直至去世长达八十余年的生命脉络,突破艾克曼一人的观察视角,呈现了生活中更真实、更立体的歌德。
-
与魔搏斗的人[奥]斯蒂芬·茨威格《与魔搏斗的人》是著名作家茨威格为诗人荷尔德林、作家克莱斯特和哲学家尼采所作的传记,讲述了这三位有精神病倾向的大师的生命历程。这三个英雄式的人物,被命运的神秘和创作的魔力抓住,在焦虑、紧张的挣扎与矛盾中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终因可怕的精神障碍、致命的知觉迷乱,或疯狂或自杀。茨威格由此描述了人性与魔性的伟大斗争,展现了神圣的迷狂与毁灭。茨威格紧密结合他们的创作生涯,深入他们的作品,探索大师复杂的心灵与超越常人的精神容量,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人生形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心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究竟是青春姜异新《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呈现了鲁迅在奔赴东洋、修习日语、绍介科学、弃医从文、编辑书刊、从事翻译等各学习阶段或历经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生动形象。本书从文学传记、学术论文、策展笔记三个不同的文体来考量鲁迅的留日七年,分别注重文学性、学术性、视觉性。不同文体共同编织历史的好处是可以互鉴,避开写作规则的局限,状写一次生命经验,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呈现一种视觉效果,多维表达或可使作为留日生的鲁迅形象有浮雕的立体效果。
-
时光不老,长河未完朱云乔内容介绍: 一个自大山深处走出来、仅有小学学历的顽童是如何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豪?又为何留给世人以温文尔雅、赤诚善良的永恒印象?透过沈从文悲悯的眼,探寻他独一无二的文学世界。沈从文一生坎坷,经历丰富,从偏处一隅的边城走向了世界,见惯了世事沉浮、花开花落,但从未失去对美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的热情。越是了解他的伟大,越为他一生的寂寞伤心。
-
文妖与先知 张竞生传张培忠本书以大量史料为支撑,以历史的眼光、学术的理性和文学的情感,书写张竞生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文学画廊里,张竞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这一个”。在学术领域,张竞生是富于想象、敢于创新创造的“先行者”。在社会变革中,张竞生是独立潮头、躬身服务大众的“实践家”。张竞生是饮食革命的先觉者,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竞生还是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者。
-
爆破边界马塞尔·杜尚马塞尔·杜尚谈论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他度过的时间。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现成品”(ready-made),而他度过的时间被称为他**的作品。冷静的反讽,抛弃美学、趣味及纯粹的视觉愉悦,无所事事的正当性,热衷于偶然性与文字游戏,热衷于“词语的诗意”……不断逃脱杜尚的杜尚,智性的杜尚,自我矛盾,“不情愿把任何定义作为终点”。对杜尚而言,美学是荒唐的,反美学也是荒唐的。
-
不屈的历险安德烈·布勒东安德烈· 布勒东,法国诗人、作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引领强调梦境、潜意识和原始冲动的艺术创作思潮,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直面“人类精神的迷乱”,对后世的文学及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本书是国内出版的shou部布勒东访谈录,收录布勒东1952年应记者之邀,为法国广播电台录制的十六期访谈文稿。在其中,布勒东漫谈个人过往与经历,回溯言与词的游戏、解放无意识的运动、破碎语句拼贴的梦境,谈及对先锋派诗人及艺术家的看法,讲述流动成一场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历险。献出“一份证词,用以重温超现实主义的燃烧岁月”。
-
闲谈亨利·马蒂斯沉睡的访谈,被封存于盖蒂研究所档案室内,一份长篇对话的手稿,对话发生于1941年的里昂与尼斯,发生在艺术评论家皮埃尔·库尔蒂翁与亨利·马蒂斯之间。关于人,关于地点:早年在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突破学院派传统的尝试、与艺术商及收藏家的交往、对技艺的思索、寻求光与色的旅行……在马蒂斯的叙述中一一浮现,鲜活犹如他绘画中的色彩。闲谈中的马蒂斯随性、真诚。未经雕琢,毫不迂回。访谈回顾了这位野兽派艺术大师的创作生涯,而马蒂斯做出了将永远埋葬的决定,因为他意识到“造型是无法被描述的。我们无法用词语来创造一种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