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四十年间雷加 著《四十年间——雷加回忆录》是作家雷加创作的自传体回忆录,收入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四十年间——雷加回忆录》共分为十五章,包括《童年》《一支抗战的歌》《宛平》《夏令营》《渤海湾之夜》《流亡二题》等。这部回忆录记录了雷加的个人经历以及与舒群、罗烽、白朗、马加等友人交往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这一代人与抗战史有关。我们这一代人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幸运的一生”,作者在书写个人生命历程的同时也常常穿插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记录下一些珍贵的历史生活片段,这对研究雷加乃至东北流亡文学的人生历程、社会环境及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
我这个人塞克 著《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是作家塞克的一部回忆录,收入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共分为十章,包括《我这个人》《忆南国社的几次演出》《我和冼星海》《哈尔滨忆旧》《我是没有离开过艺术的人》等内容。除作者自己所写的回忆性文章外,书中还收录了周而复、晏甬、戴碧湘三人怀念塞克的文章,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塞克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
-
陆贽评传王素 著陆贽是唐代的著名政治家、政论家、民本主义思想家。他一生的黄金时期,正与愚而自用、忌刻寡恩的德宗皇帝相始终,经历了建中动乱、贞元苟安等政治、社会极为阴暗的时代。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写了大量的政论(包括制诰、奏草、中书奏议),为止乱息兵呼吁,为恤百姓呐喊,曾经起到“救时”的作用。但他本人,却非常不幸,被贬谪十年,直至于死,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略”,根据大量文献材料,对陆贽的籍贯、家世、亲党、初仕、历宦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史评、遗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纠正了前人的失误,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下编为“政论”,从陆贽仅存的著作《翰苑集》一百四十一篇文章中,选取六十七篇,进行分期、解题、摘要(或全文)、简评(或考评),不仅能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德宗时代与陆贽有关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陆贽不结党、不营私、忧国忧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还能让读者欣赏并解读陆贽的政论风格,及其鲜明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内容充实,体例新颖,议论深入浅出,文字典雅流畅,在评传中独具特色。
-
追望大道陈光磊,陈振新 著陈望道先生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他一生追求民主、科学、进步。他对现代中国的社会革命、新文化运动、学术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本《画传》对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事迹作了概略的叙述,并以较多的照片图像加以形象地展示。先生的坚定信仰、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所铸就的光辉典型,将会永远教育和鼓舞着后来者勇于奋进。
-
汪曾祺回忆录汪曾祺 著本书是——汪曾祺一生回忆文章的总结集。分7个主题:自报家门、昆明忆旧、后半生、文坛 梨园、人寰、旅食集、创作记历。 每一篇都是倾情回忆,每一篇都是锦绣文章。 编选思路:1,选汪先生生前回忆文章;2,从散文卷、谈艺卷选取回忆性质的文章;3,注重细节——作家的敏感、飘忽记忆与观察,体现作家特有的回忆录气质;4,内容重复的,选最好的;5,文坛 梨园,选名家,以写人为主,见性情;6,创作记历,是其文学生涯的漫忆与回顾。 他是—— 汪氏家族上下宠爱却记不得生母面容的"惯宝宝" 上学路上东瞧瞧西望望、后来在文章里活现了旧日高邮市井民俗风情的"李小龙" 泡茶馆、跑警报、旷课却深得闻一多等西南联大一众名J师赏识,尤其是沈从文的"高足" 劳动改造下放张家口、编剧"样板戏"登上天安门,他"随遇而安" 写妙文、画花鸟、会做饭,时时"人间送小温"兼爱草木鸟兽虫鱼 生前是文坛非主流小众作家,而今万千"汪迷"沉醉于他的文章蕴藉、词采风流 他是——中国作家——汪曾祺
-
我去往别处[法] 让-吕克·科阿塔朗 著,翟月 译维克多·谢阁兰,20世纪初首批来华的法国作家之一,通晓汉语的“法国的中国诗人”。全书以第一第二人称交错的叙事形式,细腻而温婉地勾勒了中国文化的痴迷者谢阁兰纵浪大化的一生。他从布列塔尼出发,行经中国,行经他者,最终回归自我。作者说:“维克多,我去演绎你,并不是去研究你,不是去写一部有时间、有地点的传记,而是要透过时间传递出对你的印象。”他做到了,以一种唯美的方式。他的书写既简略又绵长。每一个主题的反复都像是峰回路转,人物形象在迂回的文风和让人一读倾心的笔触中凸显、丰满。
-
酱豆贾平凹 著《酱豆》是贾平凹2020年全新长篇小说,也是贾平凹的生命之书。这是一部贾平凹写给自己的小说,是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时代的致敬。作者在题记里写:“写我的小说。我越是真实,小说越是虚构。”故事以《废都》的修订再版为开端,回顾了自己创作《废都》前后的心路历程及出版后的境遇。小说虚实结合,“贾平凹”作为小说人物出现,重塑了《废都》创作的时代背景,抛出了自己对时代的探究、对人性的拷问,十分发人深思。
-
黄景仁黄景仁,黄颖怡,王丹阳 著,慎海雄 编《黄景仁/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是大型丛书《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之一种。是较全面反映首届“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之一黄景仁先生的综合性人物论集。《黄景仁/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分为三部分:“名家传略”简要讲述黄景仁先生的生平事功;“众说名家”通过名人名家对黄景仁先生的评述,展现先生从事报业及绘画创作的诸多成就;“名家作品”则直观地展现黄景仁先生的办报理论文章与墨竹书画作品等各类作品。
-
经历诗歌的人[法] 安德烈·维尔泰 著,[法] 埃内斯特·皮尼翁-埃内斯特 绘当诗歌拒绝成为点缀,或浮于表面的矫饰,留存下来的便是真实的经历与冒险的印迹。诗歌诉说着现实,却比现实更辽阔。它集合了有形与无形、隐秘的爆发与共同的梦想。诗歌是那些活着的人内心的赞歌:他们即使陷入枷锁、深渊和战斗也绝不妥协。 从兰波、魏尔伦、聂鲁达,到波德莱尔、夏尔、阿波利奈尔……作者勾勒出数十位现当代著名诗人的群像。全书有大量描绘诗人的街头画像、速写肖像,附以简短有力的小传,提示读者,诗人是这个世界“前进”“暂驻”“反思”的象征,诗歌已然成为矗立于这个世界街头醒目的呐喊,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甚至投入的“社会事实”。
-
仁心健在北岳文艺出版社 编张仁健,江苏南通人。1938年1月生于如东县掘港镇。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山西省文化局戏研室、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曾任研究员、编辑室副主任、副总编辑。1981年创办《名作欣赏》杂志,后任该刊主编二十余年。 此书为为纪念张仁健先生而编辑的纪念文集:其内容此分影集、自述、纪念文字及附录。 影集选取仁健先生本人相片以及与家人、同学、同事、朋友的合影,合计五十二幅。 篇首《张仁健自述》辑自《此世今生未名情》一书,“舞文话疚咎”“不惑创名刊”“濡沫忆故交”“迟暮招诗魂”是仁健先生四个重要时期的驻首回望,缀影连篇,即是其一生之写照。 纪念文字集同学、同事、亲朋之感念,并收录挽联、挽诗、悼文及墓志铭。 附录部分,辑录仁健先生自作十二生肖礼赞、楹联,以及其致长女海燕的一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