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陶渊明传论李长之 著《陶渊明传论》以陶渊明的两个著名先辈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佐之以陶渊明的诗歌、书信等作品,通过对相关史料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及发展变化,解读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人生追求,完整展现了陶渊明从传统文人向隐逸诗人转变的思想脉络和陶渊明创造的理想生活。作者从人性和人心角度出发,将把他视为精神知己,又视作孤独的隐者。本书是著名文史学家李长之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介绍陶渊明生平的经典通俗读物。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深刻,观点鲜明,多有新见,是一部价值很高、不可多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
李白李长之 著本书是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关于诗人李白的传记作品。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李白》,下篇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上篇主讲李白的生平事迹,以时间为序,讲述其一生的漫游生活;下篇讲述李白在求道与入仕之间的矛盾一生,着重分析李白独特的精神世界。全书以李白生平为内容,以李白思想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精神世界。李长之先生以其求实的严谨和丰沛的感情,深入浅出,带领读者走进历史长河中那个独一无二的李白的内心。
-
司马迁李长之 著李长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优美而富于情感的笔调,从司马迁的人格和风格出发,全面细致地审视、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作品,将司马迁称为“抒情诗人”,强调了情感才是作品的本质、生命和灵魂,详细地分析了司马迁所处的伟大时代,追溯了他的思想渊源和家学传统,讨论了他和先辈先贤如孔子等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和共鸣及距离。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精神动力、文化背景美学风格予以独特的剖析,并完整地勾勒了司马迁一生的行迹。
-
诗蜀许永强 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但凡有所成就的诗人都有入蜀的经历,有“自古诗人例入蜀”一说。本书作者通过搜集与阅读大量的史料、文献资料,经过数年的创作,选取从唐朝到清朝的共29位有成就的诗人,对他们在蜀地的行迹和在蜀中创作的诗歌进行分析,从而解读他们在蜀地的心灵和精神密码。
-
小仲马传玛丽亚娜·肖普,克洛德·肖普 著,张文英 译法语??DIPE的意思是“俄狄浦斯”,而小仲马一生却表现为“反俄狄浦斯者”,与父亲紧密相伴。书中披露大量私人信件,揭开小仲马与乔治·桑、雨果、龚古尔、大仲马,甚至拿破仑等人的交往细节,为我们抽丝剥茧,完整呈现小仲马从一名饱受冷眼的私生子到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先驱的成长历程,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极高的文学才情,以及坚定的精神追求,力图为小仲马被长期低估的文学成就辩护。我们会发现一个复杂的作家形象,他既为失足的女性辩护,又抨击败坏的风俗;他是一位热情和善的朋友,叛逆又孝顺的儿子,更是一位孤独且灿烂的天才。他与书刊机关、剧院经理以及好友之间的通信也充分反映出19世纪文坛风貌。本书还附有插图,呈现书中重要人物和场景。
-
杨绛传罗银胜 著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钱锺书夫人。她是我国知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著作等身,成就卓著。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杨绛是丈夫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尽管自己有着巨大的才情,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灶下婢 ”。她为人处世平和、善良、低调,做学问勤奋不懈,终生淡泊名利。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影响所及包括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她面对战火、疾病、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正能量;她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着平静、淡然、知足,成为无数人的精神楷模。 作者罗银胜阅览了杨绛先生口述的大量一手资料,四易其稿,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她的百年人生,主要包括她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显其博学、睿智、宽容、坚强的才女贤妻风范。 杨绛先生身上的坚韧和智慧,透过文字的叙写,给后来者前行的指引和力量。
-
文学纪念碑 卡夫卡传[德] 莱纳·施塔赫 著,任卫东 译卡夫卡如何变成卡夫卡?施塔赫在这套传记三部曲的最后一卷详细描述了卡夫卡成长的私人的、政治及文化的复杂背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塑造了年轻的弗朗茨·卡夫卡。本书讲述了从卡夫卡出生到一九一〇年职业和文学开端的故事,带领读者了解在卡夫卡成名作《变形记》诞生之前的突破性进展。施塔赫的叙述生动形象,关注细节,为我们丰富呈现了德意志犹太商人家庭形象和他的教育、心理发展历程,引述了包括与家人的通信,校友的回忆和卡夫卡密友布罗德笔记日记等大量一手资料。
-
兀立荒原的树史鹏钊 著本书包括红柯小传和红柯年谱,并附有红柯作品出版年表、红柯作品获奖年表、红柯研究目录和红柯《生命树》创作手记、作家迁徙记,供研究红柯的读者参考。
-
活着为了讲述[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李静 译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下个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我刚从法律系辍学,时间净用在读书和背诗上,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撰写每日专栏赚取聊胜于无的稿酬,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贫穷、迷茫、缺乏勇气,像每一个在梦想的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的年轻人。 面对生活抛给他的难题,他的回答是:生活。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幽默感。四十岁写就《百年孤独》。五十五岁获诺贝尔文学奖。
-
向前走了,就不回头沈从文 著《从文自传》是沈从文在30岁时写下的回忆性散文体自传,讲述了他1902—1922年在湘西老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书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 本书除《从文自传》外,另收录《从现实学习》《一点回忆一点感想》《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等文章,均属于生平的自叙。这些文章同样展示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及不同现实处境中对自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