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计算机网络(2版)
作者:冯博琴,陈文革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ISBN:9787040252392
定价:¥32.3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第一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了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2版)》内容涵盖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因特网及其应用、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局域网、广域网、常用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安全等内容。内容取材新颖,反映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各章均附有习题,可供读者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计算机网络(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管理等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希望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类人员作为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冯博琴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2年12月,江苏常州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同年留校至今。现任教育部2006—2010年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 冯博琴教授在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享有盛誉。他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精讲多练、教考分离、机试为主”的教学方法及亲自主持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主编出版7部国家级和部级规划教材。 他一直站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受到好评。先后获得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网络系统
1.1.2 分组交换网络
1.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1.1.4 局域网
1.1.5 因特网时代
1.1.6 “三网”融合
1.1.7 下一代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5.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
1.5.2 计算机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
1.6 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1.6.1 国际标准化组织
1.6.2 因特网标准化组织
1.6.3 电信标准化组织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系统
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2.1.2 数据通信过程
2.2 一些基本概念
2.2.1 数据与信号
2.2.2 信道
2.2.3 通信方式
2.2.4 传输方式
2.2.5 同步方式
2.3 传输介质
2.3.1 同轴电缆
2.3.2 双绞线
2.3.3 光纤
2.3.4 无线传输介质
2.4 数据编码
2.4.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4.2 数字数据的调制编码
2.4.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5 信道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复用
2.5.2 时分复用
2.5.3 统计时分复用
2.5.4 波分复用
2.5.5 码分复用
2.6 数据交换技术
2.6.1 电路交换
2.6.2 报文交换
2.6.3 分组交换
2.6.4 快速分组交换
2.7 差错控制
2.7.1 差错起因
2.7.2 差错控制方法
2.7.3 常见的检错码
2.8 数据通信性能指标
2.8.1 时延与时延带宽积
2.8.2 误码率与误比特率
2.8.3 信息传输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
2.8 4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
3.1.2 分层原理
3.1.3 基本概念
3.2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
3.2.2 TCP/IP参考模型
3.2.3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3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
3.3.1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3.3.2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因特网及其应用
4.1 域名服务
4.1.1 DNS基本工作原理
4.1.2 DNS服务器
4.2 远程登录
4.3 电子邮件系统
4.3.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4.3.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4.3.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
4.3.4 电子邮件读取协议
4.3.5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充
4.4 文件传输服务
4.4.1 丌P的工作原理
4.4.2 FTP命令和应答
4.4.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4.4.4 网络文件系统
4.5 万维网
4.5.1 超文本传送协议
4.5.2 HTTP报文格式
4.5.3 万维网的缓存机制
4.5.4 HTTP与SMTP的比较
4.5.5 超文本标记语言
4.5.6 浏览器的结构
4.5.7 万维网网站的软件架构
4.6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
4.6.1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分类
4.6.2 开发因特网多媒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4.6.3 音频和视频压缩
4.6.4 存储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
4.6.5 IP电话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
5.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5.2 因特网接入技术
5.2.1 住宅接入网络
5.2.2 机构接入网络
5.2.3 移动接入网络
5.3 因特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
5.3.1 点对点协议
5.3.2 因特网的网络层与IP协议
5.3.3 因特网的IP路由技术
5.3.4 IcMP协议
5.3.5 ARP协议和RARP协议
5.3.6 ARP与IP的交互
5.3.7 ARP与DNs的比较
5.3.8 IP地址的获取(DHcP)
5.3.9 IPv6
5.4 因特网传输层协认
5.4.1 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
5.4.2 无连接的传输:UDP协议
5.4.3 面向连接的传输:TCP协议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6章 局域网
6.1 局域网概述
6.1.1 局域网的特点和组成
6.1.2 局域网的技术特征
6.1.3 局域网体系结构
6.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2.1 CSMA/CD
6.2.2 令牌传递
6.3 传统以太网
6.3.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6.3.2 以太网的物理层选项
6.3.3 MAC帧格式
6.3.4 MAC地址
6.3.5 同轴电缆以太网(10BASE5/10BASE2)
6.3.6 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
6.3.7 光纤以太网
6.3.8 全双工以太网
6.4 局域网扩展
6.4.1 在物理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4.2 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4.3 在网络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5 高速局域网技术
6.5.1 100M1Dps快速以太网
6.5.2 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
6.5.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6.6 无线局域网
6.6.1 无线网络的应用
6.6.2 无线局域网标准
6.6.3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
6.6.4 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6.6.5 新兴的802.11n无线局域网
6.7 简单局域网的构建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7章 广域网
7.1 广域网概述
7.2 公共传输系统及其接入技术
7.2.1 电话系统
7.2.2 SONET/SDH光传输网络
7.2.3 xDS1
7.2.4 HFC(Cab1eMODEM)
7.2.5 其他宽带接入方法
7.3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7.4 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7.4.1 HD1C
7.4.2 PPP
7.5 综合业务数字网
7.5.1 IsDN的产生和发展
7.5.2 IsDN服务
7.5.3 ISDN协议
7.5.4 IsDN的接人
7.5.5 ISDN应用
7.6 数字数据网
7.6.1 DDN概述
7.6.2 DDN的特点
7.6.3 DDN提供的服务
7.6.4 DDN的接入
7.7 x.2 5分组交换网
7.7.1 x.2 5分组交换网概述
7.7.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7.7.3 x.2 5分组层
7.7.4 x.2 5网络的特点
7.7.5 x.2 5网络的接人
7.8 帧中继
7.8.1 帧中继协议
7.8.2 帧中继的操作
7.8.3 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
7.8.4 帧中继的实现
7.9 异步传输模式
7.9.1 ATM概述
7.9 2ATM的主要特性
7.9.3 ATM协议
7.9.4 局域网仿真
7.9.5 ATM的缺点
7.10 广域网、因特网和万维网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习题七 第8章 常用网络设备
8.1 调制解调器
8.1.1 调制解调器的基本技术与相关标准
8.1.2 差错控制协议
8.1.3 数据压缩协议
8.1.4 流量控制
8.1.5 高速调制解调器
8.2 网络接口与网络接口卡
8.2.1 网络接口的技术体系类型
8.2.2 网络接口卡的功能
8.2.3 以太网卡的结构
8.2.4 以太网卡的配置参数
8.2.5 提高网卡性能的技术
8.2.6 网络接口卡的选用
8.3 中继器和集线器
8.3.1 中继器
8.3.2 集线器
8.4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
8.4.1 传统以太网的问题
8.4.2 网桥
8.4.3 以太网交换技术和以太网交换机
B.4.4 虚拟局域网
8.5 无线接入点
8.5.1 概述
8.5.2 AP的硬件
8.5.3 AP的工作模式及应用
8.6 路由器
8.6.1 概述
8.6.2 路由器的结构
8.6.3 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过程
8.6.4 路由器与网桥的比较
8.6.5 无线路由器
8.7 第三层交换机
8.7.1 第三层交换的概念
8.7.2 第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
8.7.3 第三层交换的特点
8.7.4 第三层交换机的应用领域
8.8 网关
本章小结
习题八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
9.1 概述
9.1.1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
9.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
9.1.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
9.1.4 网络操作系统服务能力和性能的评估策略
9.2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9.2.1 UNIx和1inux
9.2.2 windowsNT网络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九 第10章 网络安全
10.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0.1.1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10.1.2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10.1 3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10.2 信息安全技术
10.2.1 数据加密
10.2.2 用户认证
10.2.3 数字签名
10.2.4 作业和交易的安全——加密技术应用案例
10.3 防火墙技术
10.3.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0.3.2 防火墙体系结构
10.3.3 防火墙的类型
10.3.4 防火墙的应用
10.4 网络病毒
10.4.1 计算机病毒简介
10.4.2 宏病毒及网络病毒
本章小结
习题十
参考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网络系统
1.1.2 分组交换网络
1.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1.1.4 局域网
1.1.5 因特网时代
1.1.6 “三网”融合
1.1.7 下一代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5.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
1.5.2 计算机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
1.6 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1.6.1 国际标准化组织
1.6.2 因特网标准化组织
1.6.3 电信标准化组织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系统
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2.1.2 数据通信过程
2.2 一些基本概念
2.2.1 数据与信号
2.2.2 信道
2.2.3 通信方式
2.2.4 传输方式
2.2.5 同步方式
2.3 传输介质
2.3.1 同轴电缆
2.3.2 双绞线
2.3.3 光纤
2.3.4 无线传输介质
2.4 数据编码
2.4.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4.2 数字数据的调制编码
2.4.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5 信道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复用
2.5.2 时分复用
2.5.3 统计时分复用
2.5.4 波分复用
2.5.5 码分复用
2.6 数据交换技术
2.6.1 电路交换
2.6.2 报文交换
2.6.3 分组交换
2.6.4 快速分组交换
2.7 差错控制
2.7.1 差错起因
2.7.2 差错控制方法
2.7.3 常见的检错码
2.8 数据通信性能指标
2.8.1 时延与时延带宽积
2.8.2 误码率与误比特率
2.8.3 信息传输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
2.8 4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
3.1.2 分层原理
3.1.3 基本概念
3.2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
3.2.2 TCP/IP参考模型
3.2.3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3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
3.3.1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3.3.2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因特网及其应用
4.1 域名服务
4.1.1 DNS基本工作原理
4.1.2 DNS服务器
4.2 远程登录
4.3 电子邮件系统
4.3.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4.3.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4.3.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
4.3.4 电子邮件读取协议
4.3.5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充
4.4 文件传输服务
4.4.1 丌P的工作原理
4.4.2 FTP命令和应答
4.4.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4.4.4 网络文件系统
4.5 万维网
4.5.1 超文本传送协议
4.5.2 HTTP报文格式
4.5.3 万维网的缓存机制
4.5.4 HTTP与SMTP的比较
4.5.5 超文本标记语言
4.5.6 浏览器的结构
4.5.7 万维网网站的软件架构
4.6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
4.6.1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分类
4.6.2 开发因特网多媒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4.6.3 音频和视频压缩
4.6.4 存储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
4.6.5 IP电话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
5.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5.2 因特网接入技术
5.2.1 住宅接入网络
5.2.2 机构接入网络
5.2.3 移动接入网络
5.3 因特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
5.3.1 点对点协议
5.3.2 因特网的网络层与IP协议
5.3.3 因特网的IP路由技术
5.3.4 IcMP协议
5.3.5 ARP协议和RARP协议
5.3.6 ARP与IP的交互
5.3.7 ARP与DNs的比较
5.3.8 IP地址的获取(DHcP)
5.3.9 IPv6
5.4 因特网传输层协认
5.4.1 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
5.4.2 无连接的传输:UDP协议
5.4.3 面向连接的传输:TCP协议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6章 局域网
6.1 局域网概述
6.1.1 局域网的特点和组成
6.1.2 局域网的技术特征
6.1.3 局域网体系结构
6.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2.1 CSMA/CD
6.2.2 令牌传递
6.3 传统以太网
6.3.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6.3.2 以太网的物理层选项
6.3.3 MAC帧格式
6.3.4 MAC地址
6.3.5 同轴电缆以太网(10BASE5/10BASE2)
6.3.6 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
6.3.7 光纤以太网
6.3.8 全双工以太网
6.4 局域网扩展
6.4.1 在物理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4.2 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4.3 在网络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
6.5 高速局域网技术
6.5.1 100M1Dps快速以太网
6.5.2 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
6.5.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6.6 无线局域网
6.6.1 无线网络的应用
6.6.2 无线局域网标准
6.6.3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
6.6.4 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6.6.5 新兴的802.11n无线局域网
6.7 简单局域网的构建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7章 广域网
7.1 广域网概述
7.2 公共传输系统及其接入技术
7.2.1 电话系统
7.2.2 SONET/SDH光传输网络
7.2.3 xDS1
7.2.4 HFC(Cab1eMODEM)
7.2.5 其他宽带接入方法
7.3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7.4 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7.4.1 HD1C
7.4.2 PPP
7.5 综合业务数字网
7.5.1 IsDN的产生和发展
7.5.2 IsDN服务
7.5.3 ISDN协议
7.5.4 IsDN的接人
7.5.5 ISDN应用
7.6 数字数据网
7.6.1 DDN概述
7.6.2 DDN的特点
7.6.3 DDN提供的服务
7.6.4 DDN的接入
7.7 x.2 5分组交换网
7.7.1 x.2 5分组交换网概述
7.7.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7.7.3 x.2 5分组层
7.7.4 x.2 5网络的特点
7.7.5 x.2 5网络的接人
7.8 帧中继
7.8.1 帧中继协议
7.8.2 帧中继的操作
7.8.3 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
7.8.4 帧中继的实现
7.9 异步传输模式
7.9.1 ATM概述
7.9 2ATM的主要特性
7.9.3 ATM协议
7.9.4 局域网仿真
7.9.5 ATM的缺点
7.10 广域网、因特网和万维网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习题七 第8章 常用网络设备
8.1 调制解调器
8.1.1 调制解调器的基本技术与相关标准
8.1.2 差错控制协议
8.1.3 数据压缩协议
8.1.4 流量控制
8.1.5 高速调制解调器
8.2 网络接口与网络接口卡
8.2.1 网络接口的技术体系类型
8.2.2 网络接口卡的功能
8.2.3 以太网卡的结构
8.2.4 以太网卡的配置参数
8.2.5 提高网卡性能的技术
8.2.6 网络接口卡的选用
8.3 中继器和集线器
8.3.1 中继器
8.3.2 集线器
8.4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
8.4.1 传统以太网的问题
8.4.2 网桥
8.4.3 以太网交换技术和以太网交换机
B.4.4 虚拟局域网
8.5 无线接入点
8.5.1 概述
8.5.2 AP的硬件
8.5.3 AP的工作模式及应用
8.6 路由器
8.6.1 概述
8.6.2 路由器的结构
8.6.3 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过程
8.6.4 路由器与网桥的比较
8.6.5 无线路由器
8.7 第三层交换机
8.7.1 第三层交换的概念
8.7.2 第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
8.7.3 第三层交换的特点
8.7.4 第三层交换机的应用领域
8.8 网关
本章小结
习题八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
9.1 概述
9.1.1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
9.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
9.1.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
9.1.4 网络操作系统服务能力和性能的评估策略
9.2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9.2.1 UNIx和1inux
9.2.2 windowsNT网络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九 第10章 网络安全
10.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0.1.1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10.1.2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10.1 3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10.2 信息安全技术
10.2.1 数据加密
10.2.2 用户认证
10.2.3 数字签名
10.2.4 作业和交易的安全——加密技术应用案例
10.3 防火墙技术
10.3.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0.3.2 防火墙体系结构
10.3.3 防火墙的类型
10.3.4 防火墙的应用
10.4 网络病毒
10.4.1 计算机病毒简介
10.4.2 宏病毒及网络病毒
本章小结
习题十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