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物
-
李嘉图黄进目录1.时代的呼唤:李嘉图生长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观1.1李嘉图生长的时代背景1.2李嘉图的社会观2.传奇的一生:金融实业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2.1成长的故事2.2 800英镑起家的金融实业家2.3自学成才的经济学家2.4成功的政治活动家2.5深厚的友情3.经典之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1艰难的写作3.2独特的结构3.3“把人变为帽子”的方法4.李嘉图学说的出发点:价值理论4.1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4.2什么劳动决定商品价值5.李嘉图学说的核心:分配理论5. 确立分配法则是经济学的主要问题5.2不断下降的实际工资5.3不断降低的利润5.4不断增长的地租6.李嘉图学说的奇葩:国际贸易理论6.1增进世界文明的国际贸易6.2“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 6.3双方都能使用的精锐武器7.李嘉图学说的落脚点:经济发展理论7.1原始社会的木棒也是资本7.2如何积累资本7.3有没有经济危机7.4机器驱逐工人8.李嘉图学说的致用性:财税金融理论8.1任何赋税都是流弊与流弊之间的选择8.2流通中的货币数量8.3控制银行滥发货币的权力9.历史评说:李嘉图学说的是与非9.1“回到李嘉图去” 9.2“从别的行星掉下来的人” 9.3两个致命的矛盾附录 李嘉图大事年表后 记书摘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生活在1772年至1823年的英国,正处于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英国已完全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这离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所生活的时代不到半个世纪,却发生了英国产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等反法联盟与法国的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李嘉图所处时代最重要的事件是,在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实现了从工厂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手工劳动是资本主义在工厂手工业时代的技术基础,这种技术基础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产业革命的逐步推进,生产的技术基础由手工劳动发展成为机器生产,从而使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英国先后建立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运输等工业部门。机器大工业生产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每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20倍左右。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英国从“世界工场”变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对外侵略和殖民主义掠夺也大大加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革。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农业、工业中完全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家完全控制了机器设备、原材料、厂房及能源等一切生产资料,机器生产使劳动者完全脱离了手工劳动和小生产,成为了真正的无产者。因此,产业革命既创造了资产阶级,也创造了无产阶级,整个社会由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由于当时无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够突出,把握国家政权的地主阶级与具有经济优势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属于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两个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斗争十分激烈。英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斗争集中表现在议会改革问题上。早在18世纪初,资产阶级对贵族地主阶级长期把持议会就十分不满,希望通过议会改革控制国家政权,从而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扫除障碍。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更加迫切地要求改革议会,要求“权力应跟随财产”。即议会代表权应根据财产而公平分配,充分反映了经济上占据相当优势的资产阶级要求重新分配政治权力的主张。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斗争因英国对法国的战争而变得更加激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793年,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结成反法联盟,出兵干涉。1799年11月,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在法国执政后,不断对外扩张,拿破仑的战车不停地在欧洲大陆驰骋,英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工厂”的霸主地位,被迫又与其他国家结成反法联盟,于1801年向拿破仑开战。1815年6月,反法联盟在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才结束。在英国对法国24年的战争中,英国因维持巨额的战争费用,国家财政收支失去平衡,国库空虚。政府不仅发行大量国债,还利用英格兰银行发行大量纸币(包括银行券)以弥补亏空,由于黄金对内准备不足,黄金价格上涨,终于在1797年2月发生了对英格兰银行的挤兑。为防止银行系统陷入危机,英国政府在5月实行银行限制法,英格兰银行停止了用黄金赎回它所发行纸币的义务,该法案一直到1821年才终止。在这期间,英格兰银行获得了大量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权力,流通中的纸币大大超过了实际的货币需要量,造成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的贬值引起了物价高涨,货币发行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问题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并爆发了“金价论战”。P3-5
-
熊彼特徐则荣 著经济思想家丛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把这些名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面对面地领略他们的精神风貌,倾听他们睿智的话语。《经济思想家丛书:熊彼特》介绍匈牙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相信广大读者,无论是在学习中的青年,还是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本书是一部关于匈牙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生平和思想的传记性著作。具体内容涉及其立志、学习、奋斗、成功的人生经历及其经济思想理论概貌。全书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形象,内涵睿智,是广大读者励志成材的“营养库”。
-
企业领袖王世安本书作者用人物肖像照片这一摄影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刻画大连企业领袖百名人物特点,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全面深刻地展示“企业领袖”特有的大将风采。
-
布坎南魏琳经济思想家丛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把这些名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面对面地领略他们的精神风貌,倾听他们睿智的话语。本书介绍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相信广大读者,无论是在学习中的青年,还是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生平和思想的传记性著作。具体内容涉及其立志、学习、奋斗、成功的人生经历及其经济思想理论概貌。全书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形象,内涵睿智,是广大读者励志成材的“营养库”。
-
弗里德曼张桂珍、李宏米尔顿·弗里德曼(Mihon Friedman,1912~),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虽然他的身材矮小,身高只有5英尺2英寸,但却被看做是经济学界的巨人,即使1977年从芝加哥大学退休,他仍被经济学界尊为泰斗。弗里德曼是20世纪少数几位知名度极高的经济学家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在20世纪的经济学家中,只有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 1946)的影响力能与他相比。他的同事、合作者和朋友曾说:“不管他像拿破仑一世还是像任何一种类型的人,他都是一个具有巨大的才智、掌握了自由的个子矮小的入。作为一个学者和科学家,他对经济学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硕果累累。弗里德曼获得诺贝尔奖时,尼尔斯·泰格森写的传记文章《米尔顿的科学文献》,列出了他的245种文献,包括26本书。弗里德曼也是当代西方世界非常活跃的经济学家,他到过世界许多国家,在整个北美洲,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讲过学。他曾多次访问过中国。在诺贝尔委员会承认他的成果和贡献的同时,他也为经济学专业以外的人们所承认,这主要是由于他广泛地接触媒体,通过图书、讲学、辩论,在通俗刊物上发表文章,以广播和电视为媒介的广播电视演讲,他把自己的思想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把它们有效地奉献给公众。他的货币主义,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认为“钱”在经济中“至关重要”,要通过控制“钱”来控制整个经济运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加强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他的思想、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思想家丛书:弗里德曼》除了对这位学者型的思想家的贡献做重点介绍外,还对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他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做了比较翔实的叙述,融思想、生平、历史、贡献于一体。
-
凯恩斯潘丽娟目录1.流金岁月 1.1良好家庭 幸福童年1.2阳光学生时代1.3光彩的职业生涯1.4最后的日子2.别样的性情2.1数学及经济学天赋2.2开阔的视野2.3朋广谈健2.4务实处世3.资本主义政治家3.1入主财政部3.2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3.3巴黎和会与《和平的经济后果》 3.4为英国而战3.5布雷顿森林会议3.6到美国筹贷款4.卓越的经济学家4.1巨星初升 4.2一回剑桥4.3走向成熟再回剑桥4.4经济思想的转变4.5凯恩斯的政策主张5.推陈出新货币理论5.1货币理论的产生 5.2《货币改革论》 5.3《货币论》 6.辉煌的理论成就——《通论》 6.1《通论》产生的背景6.2《通论》的主要内容6.3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之作6.4凯恩斯主义的辉煌6.5凯恩斯主义的衰落附录 凯恩斯大事年表后记书摘1883年6月5日,在英国伦敦剑桥城哈维路6号一幢宁静宽敞的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坚固房子里,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生命在亲人的期盼和祝福声中呱呱坠地。他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这个小生命从他诞生之日开始就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快乐成长,受着自己慈爱父母的悉心抚育和熏陶。凯恩斯的家世可以说是高尚正统、源远流长。凯恩斯本人,由于见到很多出身望族的同学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也对自己的家世非常感兴趣。经过一番考究,还在少年时代的他就画过一张家系图,冠名为“凯恩斯家之威廉(1066)”。原来,其家族姓氏的正确拼法在1066年是Cahagnes,到了约翰王统治时转变为Kaynes。人们见到的Keynes是现代拼法,最早出现于1300年。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家族是诺曼人的后裔。它的发展历程,如同许多别的英国家族一样,也经历过多次的兴衰。然而,凯恩斯家族是一个睿智的家族,几经波折后,终于摆脱了困顿,重新兴旺起来。到他祖父的时候,就已经跻身于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那时,凯恩斯的祖父住在萨里斯伯里,一开始做工厂主,后来做了花圃工。他经营花圃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经培育并展出过许多新品种的花卉。除了经营花卉生意外,他还积极参与管理萨里斯伯里这古老教区城市的地方事务,后来还升任该市市长。他为人厚道,慷慨大方,很受大家喜爱和尊敬。他娶的续弦妻子是埃塞克斯家族的安娜·内维尔(Anna Neville)。1853年,这对夫妇生了他们的独生子,并根据母亲的名字取名为约翰·内维尔·凯恩斯(John Neville Keynes,1852—1949),他就是凯恩斯的父亲。凯恩斯母亲的家世——布朗家族和他父亲家世一样,都是典型的英国式的。布朗家族的原籍可以向前追溯到苏格兰,甚至追溯到一位叫艾格尼斯·布朗所住过的村庄。这个艾格尼斯·布朗曾养育过一个奇才儿子——罗比·伯恩斯(Robbie Burns)。凯恩斯的外祖父约翰·布朗(John Brown)是位神学博士,在贝德福地方的布尼安小教堂作过30年的牧师。他生前是位著名的传教士兼历史学家,曾写过几本关于清教徒运动和关于在1620年到美洲移民的清教徒的书,还做过公理教会联合会的主席。他有三个子女,凯恩斯的母亲佛罗伦丝(florence,1862~1958)是他的长女,他的儿子沃尔特·兰登·布朗(Walte]·Langdon Brown)是剑桥大学极负盛名的医学教授。正是这两个显赫家族的结合孕育出了充满智慧的凯恩斯。凯恩斯本人也很为自己的家世自豪,因而从小他就有了一份流淌在血液之中的天然自信。他后来的成就与这份自信是分不开的。P3-4
-
马歇尔吕静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 纪初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的创始 人和主要代表,在西方经济学界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并推动了西方经济学 的发展。从1842年7月26日出生到1924年7月13日逝世,马歇尔81年的人生历 程及其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1.1接受上帝的福音 马歇尔1842年7月26日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的克拉彭。他的曾祖父约翰 ·马歇尔是位牧师,虔诚地信仰宗教;曾祖母玛丽·霍特里是牧师的女儿。 他的父亲威廉·马歇尔是英格兰银行的出纳员,是一个虔诚的福音派信徒; 母亲叫丽贝卡·奥利弗。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度过的。 对马歇尔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威廉·马歇尔。威廉·马歇尔有很 强的个性,作风古板,意志坚定,性格专横,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大男子主义 倾向。“直到年事已高时,他还撰写了一篇短论,名叫‘男性的权利与女性 的义务’。”①他对儿子极为严厉,希望儿子长大以后做一名传教士,终身 侍奉上帝,过上富裕的生活。在马歇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圣经》 的故事,再大一点,便经常带他参加教会举办的各种活动。马歇尔是在福音 声中长大的,少年时代开始信奉宗教,立志当个传教士,传播上帝的福音。 宗教对马歇尔的一生,尤其是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48岁时他 仍在强调宗教是构成世界历史的两大力量之一,“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 济的力量所形成的”,①人们的宗教动机比经济动机更为强烈。 马歇尔9岁的时候,父亲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天赋,在一位银行董事的帮 助下,马歇尔就学于莫肯泰勒学院。父亲对儿子既慈爱又严厉,他常常陪儿 子做功课,学习希伯来语,直至深夜。马歇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 渐地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1861年中学毕业后,他获得了牛津大学奖学金 ,但他放弃了这笔奖学金和将来到教会就职的机会,违背了父亲希望他将来 当牧师的愿望。同年,他得到了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奖学金,那年他19岁。
-
马尔萨斯付利 著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出身于英国萨立州诺克里山庄的一个土地贵族家庭。据说,马尔萨斯(Malthus)的姓氏在英格兰是非常罕见的。在英文的原意里,这个姓氏来源于Malt—house(麦芽作坊),随着语音和拼写的历史演变,Malt—house就演化为Malthus,发音就变化为马尔萨斯。这个姓氏的繁衍和生息,在18世纪孕育了一位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而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创作,则不但为自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奠定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将马尔萨斯这个英格兰罕见的姓氏一同牢牢地锻铸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在全球的视野内,对于绝大多数懂得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来说,马尔萨斯这个姓氏(或不准确地称为名字)恐怕都不会陌生。据英国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考证,我们的主人公托马斯的曾曾祖父名叫罗伯特·马尔萨斯,他是克伦威尔时期北奥尔特教区的牧师。据称,罗伯特·马尔萨斯是一个颇有古风的神职人员,他思维严密,富于雄辩和激情,但是在发音上有一些缺陷。而且,由于他在收取苛刻的什一税时总是十分严格,所以教区内的人员总是认为他“是个无用的神职人员”,甚至还撰写请愿书,攻击他曾“对在苏格兰的军事行动口出不恭之辞”,要求将他调离。罗伯特·马尔萨斯的儿子是丹尼尔·马尔萨斯,他是我们的主人公的曾祖父。在著名的塞德汉姆医生的帮助下,丹尼尔成为国王威廉的药剂师,其后又为女王安妮服务。因而,马尔萨斯家族在丹尼尔这一代人开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拥有了马车和马匹。丹尼尔的儿子塞德汉姆·马尔萨斯,这是我们的主人公的祖父。他是英国财政部的职员,南海公司的董事,他的努力使马尔萨斯家族更加富足。传记作者称塞德汉姆很有钱,他在伦敦附近各郡以及剑桥郡拥有多处地产,在女儿出嫁时,他竟然能够为其备下一份价值5000镑的嫁妆。可以断定,在塞德汉姆这一代人,马尔萨斯家已经跻身于地产贵族阶层。塞德汉姆的儿子丹尼尔·马尔萨斯,他是我们的主人公的父亲。丹尼尔在牛津的女王学院接受教育,但没有取得学位,他性格温和,脾气柔顺,为人仁慈,思想进步。丹尼尔具有相当渊博的学识,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存在热烈的崇拜。他生性喜欢游历,“在欧洲广泛旅行,更是遍游本岛”,同时热心结交知识界的名流。他的为人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在有关记载中,人们称“他所居住的地方的穷人们都因此蒙惠”。在丹尼尔死后,英国的一家刊物《绅士杂志》称他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奇人”,人们称他是一个拥有相当资产的知名乡村绅士。凯恩斯介绍的有关丹尼尔的趣闻很多,而这些趣闻恰恰又是与我们的主人公紧密相关的。……
-
穆勒李志平1.1不平凡的家庭 穆勒于1806年5月20日出生于伦敦郊区,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父亲詹姆 斯·穆勒(JamesMill,1773~1836)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史上 占据显著地位,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通常称其父为“老穆勒”, 其子为“小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苏格兰人(当时苏格兰人地位微贱),在童年就因聪敏好 学得到苏格兰财务署理事官约翰·斯图尔特爵士的器重,随后被送入爱丁堡 大学读书,费用由约翰·斯图尔特的夫人简和另外几位夫人创办的为苏格兰 教会培养青年的基金会供给。他念完大学普通课程,得到传教士证书,但是 从未担任过教会职务,并以能不信这个教会或别的任何教会的教义而自慰。 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在苏格兰当过几个家庭的私人教师。不久,他终止执教 生活,迁居伦敦,以写稿度日,除稿费外没有别的收入,直到1819年在东印 度公司得到一个职位。穆勒在《自传》中说他父亲在这段时期里有两件令人 吃惊的事情:一件是除了在杂志上写些文章有些不稳定的稿酬外,别无其他 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结了婚,还养了一大家人;另一件是在如此沉重的负担 下,他还是计划、准备和完成了《英属印度史》(HistoryofBritish India)的写作,这项工作本来预计在3年内完成,但实际上花了11年的时间 。他在整个写作时期,几乎每天要抽出相当时间来教育他的孩子,对其长子 小穆勒所花的劳力、心力和耐心之多尤甚,更为其他教育儿女者所罕有,这 是一段艰苦的岁月。 詹姆斯·穆勒对印度史的研究,对小穆勒的童年和以后的生涯产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在穆勒11岁时,他帮助父亲校读了《英属印度史》。在该书出 版后不久的1818年,凭着所具有的专业学识,詹姆斯·穆勒被任命为东印度 公司的助理检查官,这项任命使他的家庭经济状况获得了根本的改善。他在 乡下买了一座住宅可以在这里从容地研究那些令他感兴趣的哲学和政治问题 ,也可以为他的长子选定一份自由的职业。他一度考虑让约翰·穆勒从事法 律工作,但在1823年,由于公司有另外一个助理检查官的空缺,詹姆斯·穆 勒便为自己的儿子谋得了这个职位。这样,直到约翰·穆勒在1858年辞职之 前,他一直在为英属印度政府工作。小穆勒在少年时期的后几年中,参与了 他父亲的全部写作活动。当小穆勒在1823年获得东印度公司的职位时,人们 把他看成是詹姆斯·穆勒的一个复制品。
-
一个女人的神话于艾香这是一个富有灵气、质感、活生生的人间神话故事。看这样的故事,是一种精神享受、人生启悟。故事的是最大亮点是,主人公臧健和女士做总决策、总导演和主角,小水饺当“演员”,广大顾客是群众,在东方明珠之称的香港和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令人称奇叫绝的大戏。《一个女人的神话》一书, 是一本讴歌人性关怀的力作。读这本书,就是在读主人公臧健和女士的心,就是在洗涤自己,就是在挖宝淘金。从作者真实、生动、重彩、形象地叙述描写的,臧健和女士那双美丽灵动的眼睛,那种富有个性靓丽的身影,那颗饱含情爱的热心,就像过电影般历历眼前、活灵活现。这不由勾起我浓厚的港胞侨胞情结。作者曾做过侨务工作,在同他们交往中感到,这些境外、国外乡亲,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是拼搏奋进的勇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