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物
-
创业者之路冯士能暂缺简介...
-
风光无限郑继文改革开放以来,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中。浙江大地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能人。他们充分领会中央政策精神。以苦干和实干的精神。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翻越千山万水,吃得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演绎着这个伟大时代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
-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许文广、吴晓娟本书内容包括:马云 缔造电子商务王国的梦想、杨元庆 周联想和行动辅就国际化道路、麦伯良 将中国制造成功驶向世界等。
-
福特(美)迈克尔·波根他是戴尔·拿破仑·希尔最推崇的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他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交通,更给世界人留下了光辉人性的不朽传奇!亨利·福特世界著名的“汽车大王”。他创建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该公司推出的T型车和第一条流水线带来了世界汽车工业的革命,而且T型车1500万辆的产量至今仍然是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福特了因此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他的成就非凡,他的一生更为传奇,本书用生动的文字和珍贵的图片为你道出了一个真实而又丰富的汽车大王。
-
金色豪门富强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最煊赫的家族,关于财富与地位的传奇。他们中有对20世纪的中国有最大影响力的家族——宋氏家族,在民国时期有着惊人理财能力的、富可敌国的孔氏家族,有叙写百年传奇、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唯一——荣氏家族,还有在全球排名第22位,华人首富的李嘉诚,热心文教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称得上“电影皇帝”的亿万富翁邵逸夫……
-
温州富姐阿袁通过对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浙江温州5位年轻美丽富有的女企业家奋斗经历和生活状态的深入采访,采用自述的形式,深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成功女性的风采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她们来自不同行业,均是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毅力打造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亮丽天空。她们都是自尊自立自强,刚柔相济,情趣盎然,风情万种的真女人。全书张扬着一种积极乐观、自强不息、快乐生存的人生态度。
-
凯恩斯传(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同中国或者亚洲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他对印度的情况比较了解,因为这曾是大英帝国的版图,而且他在印度事务部做过短期的文官。他的第一本书是关于印度的金融问题,尽管他从未想过到印度去访问是写作这本书的必要条件。但是,他对中国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他对中国金融的了解来源于他的朋友——汇丰洋行的董事查尔斯·艾迪斯爵士,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了解则通过另一个朋友,曾在中国服务过的英国领事官员阿吉·罗斯。1912年,他在《经济学杂志》上撰文评一位中国学者的著作,这就是陈焕章撰写的《孔门理财学》(陈焕章是康有为的弟子,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泽注)。凯恩斯在这篇书评中指出中国学者很早就懂得“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法则——译注)和“货币数量说”。他引用了明初叶子奇在1378年就提出的“价格下降,应当发行纸币;价格上升,应把纸币收回”。他对中国的人口数字大惑不解。他说,中国众多的人口显然是在近代产生的。中国人口从18世纪初的1亿上升到1842年的4.13亿。他发现在中国并没有发生西方世界的那种经济或自然条件的巨大变化。因此,中国人口的迅速发展令人无法解释。他担心“中国的黄金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因为享受这个条件的人口太多”。凯恩斯是作为一个货币经济学家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因而只有涉及中国的货币问题才让他感兴趣。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货币改革家。他设计的第一个货币计划是1910年的中国“金汇兑本位”计划。他不赞成在中国发行纸币,因为中国人的历史经验表明,纸币“将无可避免地带来经济不稳与最终的灾难。而且它将阻挠农村地区从实物贸易到货币贸易的过渡”。他建议“ 一种以白银为流通的货币,但以黄金为本位货币”。他认为中国不应当积累黄金,而应当在伦敦保留生息存款,在对外支付时可把这些存款转换为黄金。他举日本为例,说它把大多数的储备都转换成英国的国债券。凯恩斯的这个计划一直被锁在一个抽屉里,直到他去世后才被人们发现。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看,凯恩斯对W.S.杰文斯笔下的亚洲十分着迷。杰文斯把亚洲称为“贵金属的巨大储藏地和市场”,他还认为“东方产品的低廉价格引起了贵金属向东方的不断流动”,“从我们手上拿走了成百上千万的金砖。而这些金砖在西方放在那里毫无用处”。这种强烈的形象化描述在凯恩斯的脑子里触发了一个经济史的“货币”理论,把长时段的经济兴衰同黄金和白银的升降联系在一起。尽管西方的贵金属不断向亚洲流失,但由于亚洲人偏爱囤积贵金属而不使用之,所以他们仍然很贫穷。西欧则在16世纪充分利用从南美洲流入的金银,和在18世纪攫取的印度黄金财富开始了商业和工业革命。凯恩斯关于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也许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产生的。1918年,中国又一次进入凯恩斯的视野。他反对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援引强加于中国的“庚子赔款”为先例。1937年,他敦促英国和美国在日本不愿放弃对中国的侵略时,中断与之的全部贸易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与了对中国发放贷款的讨论。总体而言,他确实是中国的一个朋友,不过他对中国知之甚少。尽管凯恩斯的《和平的经济后果》已被译成中文,我并不知道他的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如何。凯恩斯本人留下来的凯恩斯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短期的就业理论。他把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设为“已知条件”,仅仅寻求保证对该社会的工业产品的足够的有效需求。因此,凯恩斯主义似乎同经济发展所涉及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经济发展要求对传统经济结构做大规模的改造。凯恩斯的弟子琼·罗宾逊和罗伊·哈罗德在凯恩斯经济学的结构里加上了长时段的发展视角:我不知道他们的理论对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思想有何影响。凯恩斯理论也许对今日的中国没有多大用处,中国面临的是转型问题— —即摒弃低效率的国有经济,推进同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融合。然而, 假定政府是称职和诚实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凯恩斯政策能够通过为基础建设项目提供临时工作来帮助经济结构的转型——这就是人们过去所说的“公共工程”。在20年代的英国,老的出口工业被新型的消费品出口工业所取代,产生了大量的失业。凯恩斯认为,政府额外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能够加快新型工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能够吸收老的出口工业所丢弃的劳动力。英国一直没有采纳这个政策,但对一个总需求由于传统工业领域( 或社会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的工业领域)的失败而长期受压抑的经济来说,这个政策仍然有用。90年代初,“华盛顿共识”似乎已经把凯恩斯主义彻底埋葬。但从那以后发生的大量事件某种程度上驳斥了90年代初的那种简单的思路。我在这里只需要指出日本和德国经济的长期停滞,1997—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崩溃以及2001年的华尔街股市的崩盘。这些事件尚不足以表明“资本主义已进入全面的危机”,但它们也显示出在很多领域里,经济潜力得不到发挥,经济状态十分不稳。凯恩斯如果还活着,对此一定有话要说。凯恩斯的三个信条同今天特别有关系。第一,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自由贸易鼓吹者。他认为,由于没有保障充分就业的国内政策,很多国家不得不过分依赖出口推动的发展方式,最终引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应。他写道,在推动一个国家同国际经济的融合过程中, “强有力的自我节制”是必要的。在中国快步奔向全球化的时刻,凯恩斯的这个警告是适宜的。第二,他相信工商业活动受到无法降低的不确定性的制约。生意上的决定取决于长远预期,而对长远预期“不可能找到科学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可预测的概率”。这就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是一种特有的流行病。最后,在汇率问题上经济学界至今似无定论。凯恩斯本人信任用国际协定来调节的固定汇率制。他经历了20年代和130年代的货币战,亲眼目睹了国家操纵汇率以达到贸易上的竞争优势的手段。他把英国在1921年的经济衰退归罪于东亚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因此,他必定会反对一个国家利用汇率偏低的货币来不断积累外汇储备以达到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的目的。他不厌其烦地指出,外汇储备不是为了囤积而是为了使用。因此我认为他一定会敦促中国多花少省。正如我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中所说的,“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然而,一本凯恩斯的传记不可能只描述他的经济思想。正如他的夫人莉迪娅·卢波科娃用她那种带俄国腔的英语所说的,他“不仅仅是个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哲学。他在这些领域里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这些领域也对他思考经济学和经济问题的方法产生了影响。尽管经济学家都致力于“做至善的事情”,很少有人把伦理学当成一回事。经济学家们以为,只要能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就是对他们有好处。然而凯恩斯坚持认为,经济发展只有在当它能够使人们在道德上得到改善时,才算是正当的事业。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学和伦理学应当携手并进。但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超出一定的标准时,经济学和伦理学就开始分道扬镳。今日的西方出现了失控的消费主义浪潮,文化和精神价值成了“酷爱金钱”的牺牲品。凯恩斯对此一定非常不快。在哲学方面,凯恩斯是一位直觉主义者,相信人们对善与恶、真理与谬误、对与错的行为有直接的、先验的认知。这种直觉是在一个人的经验之外就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更加信奉的是康德主义而不是功利主义。他对艾萨克·牛顿的评价是: “他的直觉肌肉最强壮,最有韧性。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受到上天如此的厚爱。”这段话对凯恩斯也适用。他的朋友奥斯瓦尔德·福尔克怀疑他的脑子“是否真是典型的西方式的,抑或只是徒有虚表”。凯恩斯认为对任何问题的分析只是他的“思想结构的外表,而不是实 质”。这更像艺术家的头脑,而不是科学家的头脑。从个性上看,凯恩斯具有审美家和管理人才的双重性格。他的情趣和爱好是唯美的:他的经济学佳作都有一种诗意。但这些艺术火花是为保卫受到威胁的社会秩序这个任务服务的。他常常愿意牺牲他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以换取他认为可以得到的东西。他在这方面的直觉十分敏锐。他意识到:“文明是少数几个人的个性和意志建立起来的一种单薄、脆弱的外壳。人们只能通过巧妙地制定和不择手段地维护规则和习俗来维持文明。”他之所以能够继续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他正是属于那“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将自己的一生和思想贡献给了捍卫“单薄、脆弱的”文明外壳的事业。
-
阅读英才邵彬《阅读英才》为纪念西部大开发五周年而作,所辑入的文章均为作者发表于《中华英才》上的人物访谈,计40余篇,采访人物多为宁夏、山东及深圳市的省部、厅局级干部及企业老总。作者描写了40余位所处区域不同、职位各异,但人生方向一致的中华英才的感人事迹。人物多为宁夏、山东及深圳市的省部、厅局级干部及企业老总。
-
共同致富带头人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农业部办公厅、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本书主要介绍了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20多年来以共产党人的忘我精神和钢铁意思,发明推广了冬暖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深冬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带动当地和省内外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的先进事迹。
-
荣毅仁计泓赓出生在荣家发迹之时荣毅仁出生的1916年,正是荣氏企业兴旺发达的年月。1916年前后,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大展宏图,办起了一个又一个面粉厂、纺织厂,荣氏企业大大发迹了。人说荣毅仁生逢其时。荣毅仁的生曰是5月1日,即农历丙辰三月廿九。“我出生在无锡荣巷老家,是‘乡下人’。”1987年12月12日荣毅仁在他北京的寓所对来访者谈起他的身世时,不无幽默地这样说。荣巷,在无锡西乡,惠山山麓,五里湖畔,北靠龙山,南临太湖,河网密布,土地肥沃。荣巷分上荣巷、中荣巷、下荣巷。荣毅仁祖居在下荣巷。这里是典型的江南小镇。环视周边:青山碧水景色美,吴侬软语处处闻,充满着浓郁的江南情调。说起荣毅仁的祖籍,他父亲荣德生在《乐农纪事续编》①写过一段话:“吾族自始迁祖水濂公明初至锡,累徵不仕,务农守分,至庭芳公业商致富。至余兄弟,实由商转入实业,而逐渐扩充,事业几满天下。然宗未尝忘农,故取别字日‘乐农’,不敢忘祖业也。”至于明初以前从什么地方搬至无锡,《乐农纪事续编》没有细说。无锡市图书馆收藏的荣氏宗谱,是荣福龄和荣德生等续修的。宗谱详细记载了荣氏宗族在历代朝廷中所任官职和重要经历,并配有各种画像、服饰和插图等。宗谱表明,荣氏祖籍是山东历城而不是无锡。据说当时共印了200套,每套30本。水濂公名荣清,字逸泉,号水濂。是荣氏近祖第14世。荣清“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廉洁,喜游览,每独行清旷闲雅之区。”①他秉性不愿做官,明正统初年,他外出旅游,从湖北沿江东游,经金陵(南京)来到无锡,看到这里如诗如画的风光,感叹道:“余生平所慕,不图于此得之。”遂选择在惠山南麓长清里梁溪河一带定居,这就是梁溪荣氏的发轫。水濂公的居室叫“水濂庵”,当时还有以水濂命名的“水濂街”“水濂桥”。荣清有3个儿子:继先、承先、念先,居住地依次称为“上荣”“中荣”“下荣”,这就是“荣巷”的由来。现今在荣巷西浜,仍竖有一块1米多高、30多厘米宽的石碑,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但如顺着石刻笔迹,用粉笔描之,就能复现“天降山海”四个大字,这是水濂公荣清的手笔。据说当时荣清立的石碑共有20多块。立在西浜的这块,现在有的居民还能告诉你这样的传说:当年西浜一带时常失火,水濂公就书刻“天降山海”石碑用来镇火,所以石碑又叫“镇火石”。水濂公迷恋无锡是很自然的。无锡这颗太湖明珠,风光旖旎,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早在公元前1044年西周初期,周太王长子泰伯,为把王位禅让给小弟季历及其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来到无锡梅里(今无锡东梅村)隐居,创立了句吴国。如今在东梅村鸿山还有泰伯墓等遗迹。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在太湖一带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消灭了吴国。越灭吴后,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居民间,泛舟于无锡五里湖上,故后来五里湖又名蠡湖。从秦汉到两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在无锡都留有许多古迹和珍贵文物。历史上无锡曾有“布码头”之说。无锡又是我国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无锡还有一段流传已久的趣闻。在秦始皇时代,惠山东峰盛产铅锡,因而得名“锡山”。到汉高祖在锡山设县治时,因锡山不再产锡,就改名为“无锡县”。公元9—23年,王莽执政期间,锡山再次出锡,县名又改为“有锡县”。相传在这个时候有个打柴人在山上挖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铭文:“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靖。”意为无锡产锡,天下将乱;锡山锡尽,天下安宁。到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锡山矿源再次枯竭,地名又由“有锡县”改为“无锡县”。到解放以后,有一阵子又传出无锡有锡之说。人们戏谑地说:“为了讨个天下安宁,宁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地名就不必再改来改去了。”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