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作者:郑师渠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01
ISBN:9787303097456
定价:¥6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追求的价值取內、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德性与特质的集中反映。民族精神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个性与特质,它便成为了本民族赖以凝聚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作者简介
暂缺《中华民族精神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先秦华夏族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
一、华夏族的形成与兼容并包精神的构建
二、华夏诸国对于诸少数族的政策
三、民族精神的奠基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宗教、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一、民族冲突与融合
二、宗教信仰的实用选择与自我调适
三、思想的交融与诗化人生模式的确立
第三章 隋唐“盛唐气象”——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提升和拓展
一、开放恢弘——“四海一家”的时代
二、兼容并蓄——和合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三、创新竞争——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四、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延伸与传播
第四章 宋元忠孝节义——宋人的理念与作为
一、宋人国家观念的变化及其爱国之特征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三、孝道与纲常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明清民族精神的变迁
一、生与死之间的抉择
二、海瑞精神
三、“大丈夫”人格
结束语
中篇
第六章 近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一、民族与民族认同
二、西方近代民族理论的引入与中国民族西来说
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演变
四、两种不同的民族认同意识及其论争
五、中华民国的建立、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
六、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第七章 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重铸
一、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重铸
二、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性升华
第八章 近代中国的民族自省
一、国民性、民族精神与民族反省
二、旁观、自省、比较——三重视野之下的中国国民性
三、近代民族反省的发展历程
四、针砭国民性弱点与体认优秀民族精神
第九章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一、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历程
二、近代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三、近代文化自觉的理论高度
第十章 近代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追索科学的探求历程
二、科学光芒照耀下民族精神的升华
三、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第十一章 民主的追求
一、民主意识的孕育
二、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追求
三、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
一、自信心——中华民族终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自强不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的继承与发展
三、“度尽劫波兄弟在”——以民族大业为重,共同御侮
四、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自力更生与融人世界的结合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民族精神新境界
二、民族精神的升华和培育
下篇
第十四章 “和合”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和合”——自然主义的文化原则
二、儒学社会文化观念体系中的“和合”意识
三、不同文化流派的“和合”宣传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和合”意向
四、道家与佛家的“和合”学说
五、“和合”精神与中国国民性
第十五章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夏商周大一统思想的萌芽
二、春秋战国大一统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三、秦汉大一统政治的实现与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四、魏晋南北朝大一统思想的凝聚作用
五、隋唐宋辽金多民族格局下的大一统思想
六、元明清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整体观念的升华
第十六章 史学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史学——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三、修史传统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提升
四、从史学的演进看民族的创造力
五、史家旨趣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六、近代爱国主义史学与探索民族救亡之路
第十七章 义利观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义利观的崇高境界——民族大义的价值取向
二、义利观的基本精神——民本思想的确立
三、义利关系的变动——历史盛衰的思考
四、义与利关系的调整——历代社会变革的焦点
五、和谐社会的追求与义利关系的处理
上篇
第一章 先秦华夏族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
一、华夏族的形成与兼容并包精神的构建
二、华夏诸国对于诸少数族的政策
三、民族精神的奠基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宗教、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一、民族冲突与融合
二、宗教信仰的实用选择与自我调适
三、思想的交融与诗化人生模式的确立
第三章 隋唐“盛唐气象”——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提升和拓展
一、开放恢弘——“四海一家”的时代
二、兼容并蓄——和合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三、创新竞争——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四、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延伸与传播
第四章 宋元忠孝节义——宋人的理念与作为
一、宋人国家观念的变化及其爱国之特征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三、孝道与纲常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明清民族精神的变迁
一、生与死之间的抉择
二、海瑞精神
三、“大丈夫”人格
结束语
中篇
第六章 近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一、民族与民族认同
二、西方近代民族理论的引入与中国民族西来说
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演变
四、两种不同的民族认同意识及其论争
五、中华民国的建立、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
六、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第七章 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重铸
一、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重铸
二、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性升华
第八章 近代中国的民族自省
一、国民性、民族精神与民族反省
二、旁观、自省、比较——三重视野之下的中国国民性
三、近代民族反省的发展历程
四、针砭国民性弱点与体认优秀民族精神
第九章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一、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历程
二、近代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三、近代文化自觉的理论高度
第十章 近代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追索科学的探求历程
二、科学光芒照耀下民族精神的升华
三、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第十一章 民主的追求
一、民主意识的孕育
二、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追求
三、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
一、自信心——中华民族终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自强不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的继承与发展
三、“度尽劫波兄弟在”——以民族大业为重,共同御侮
四、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自力更生与融人世界的结合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民族精神新境界
二、民族精神的升华和培育
下篇
第十四章 “和合”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和合”——自然主义的文化原则
二、儒学社会文化观念体系中的“和合”意识
三、不同文化流派的“和合”宣传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和合”意向
四、道家与佛家的“和合”学说
五、“和合”精神与中国国民性
第十五章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夏商周大一统思想的萌芽
二、春秋战国大一统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三、秦汉大一统政治的实现与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四、魏晋南北朝大一统思想的凝聚作用
五、隋唐宋辽金多民族格局下的大一统思想
六、元明清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整体观念的升华
第十六章 史学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史学——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三、修史传统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提升
四、从史学的演进看民族的创造力
五、史家旨趣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六、近代爱国主义史学与探索民族救亡之路
第十七章 义利观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义利观的崇高境界——民族大义的价值取向
二、义利观的基本精神——民本思想的确立
三、义利关系的变动——历史盛衰的思考
四、义与利关系的调整——历代社会变革的焦点
五、和谐社会的追求与义利关系的处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