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王步高年谱徐复兴 著王步高(1946年-2017年),江苏扬中人。196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中国有名古典诗词研究学者、江苏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师从唐圭璋教授。著有《梅溪词校注》《司空图评传》等学术著作及高校教材四十多种。其主持的“唐宋诗词鉴赏”和“大学语文”课程是重量精品课程。本书详考手资料,按时间顺序,完整记述了王步高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
徐志摩陈忠如果岁月能够倒转,济南人想重新遇到那个心怀星辉的人,他们可以一起去看河畔的金柳,吟唱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也可以一起仰望群山的苍老,追寻那夹着朱砂梅清香的雪花;然后再一起挥挥衣袖,轻轻地不带走天边的一片云彩……没错,那个人就是将诗魂永远留在了济南的徐志摩,而济南这座千年诗城也为他延续着永不落幕的纪念
-
先生归来陆元峰 编西泠印社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很多社员都是近代艺术领域的旗帜性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西泠印社集团以“先生归来”为主题,通过整理和挖掘印社先贤的文献资料,以展览、出版、讲座等形式先后举办了“吴昌硕和他的时代”“王福庵和他的时代”系列活动。2020年是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先生逝世55周年,为纪念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西泠印社传灯续焰的再生之功,特策划举办“先生归来——张宗祥和他的时代”系列活动。为使得此次“先生归来·张宗祥和他的时代”活动具学术性并留下文献,特出版本书。本书具体收录了《竹林品茗》《生鲜图》等作品。
-
马叙伦与民国教育界林辉锋 著本书以马叙伦在教育界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史料的爬疏,对马叙伦教育活动与贡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913到1936年,是马叙伦在中国*高学府与*高教育行政机构立担当要角的时期,民国教育界的结构性状况为马叙伦提供了活动空间,而马叙伦本人特殊阅历所形成的各种政治与学术资源,又成为他登台演出的重要砝码,因此,本书通过考察二者的相互联系以求深化对彼此的认识。此外,本书在重建马叙伦活动史实的基础上,力图进一步展现民国教育界派系争斗的成因、演变及影响,其中凸显的一条主线是:从“五四”前后的新旧之争,逐渐过渡到30年代的左右之争。马叙伦形象的转变折射出这一重大转向。
-
文化名人与北京陈溥,陈晴 著北京是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各种思潮在这里汇聚,许多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先驱们,不仅在北京探讨先进思想,而且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活动,深深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文化名人与北京》作者亲自探访北京名人故居,查阅了大量的古今书籍,选取了20几位近现代在文化界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如齐白石、鲁迅、马寅初、胡适、梅兰芳、郁达夫、徐志摩,等等,描述了他们在北京活动的足迹和重要活动以及他们在北京生活、学习、工作、交友等方面留下的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描述的不是他们的完整传记,而是他们在北京的重要活动。《文化名人与北京》也不仅是写名人故居,而是比故居更广泛,写他们在北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友等方方面面留下的印记,使读者对他们在北京的形象更加完整,使他们在地理概念上与北京的关系也更加鲜活。
-
一个失败的儒者马建华 著《一个失败的儒者:余家菊的思想历程》一书全面介绍了近代中国知名思想家、教育家余家菊的思想发展历程。余家菊一生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宣传,同时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在文化上属于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在政治上服膺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文化与政治是余家菊一生思想历程中的两大主要关怀,他在文化上昌明儒学的努力,与政治追求上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愿望,归根结底是要建立一个现代中国。《一个失败的儒者:余家菊的思想历程》的出版对于丰富人们对近代知名学者余家菊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
屏庐铅椠胡艳杰 著,王振良 编这是一部研究藏书家刻书家金钺的著作。《屏庐铅椠:藏书家刻书家金钺研究/问津文库》主要从金钺与友朋往来信札、金钺著述、金钺刻书与藏书、金钺社会文化活动四个方面,以函札、手稿、档案等一手资料为切入点,对其著书、刻书、藏书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并论述其价值与意义。同时,对其社会文化活动进行考察,较为生动、完整地展现了金钺作为天津近代文化名流的生活风貌。
-
苏东坡传刘小川 著《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部让读者了解苏轼、研究苏轼、赏析苏轼的文学作品,用大量史料和文学性的语言,细致描摹勾勒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生。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波折。苏轼通达时入居中枢,为帝王师,为文坛;落魄则屡遭迁贬,以致万里投荒,潦倒无依。这本传记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结合对宋代历史文化的分析,忠实而生动地叙写苏轼的人生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
编辑部的故事[日] 唐泽平吉 著《生活手帖》是日本著名的生活杂志,畅销日本70余年。本书作者曾在生活手帖社跟随花森安治工作六年,他从一个职场新人的角度,记录了自己眼中的生活手帖社和主编花森安治。 花森安治个性格鲜明,既被人称为“天才媒体人”,也有“银座哥斯拉”“奇男子”的绰号——语言犀利,冷酷无情,独断专行,似乎都能在他身上应验。但是对出版人的使命,对杂志、书籍,对日常生活,都有独到的见解。作为杂志主编,他以一丝不苟的匠人之心,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杂志的出版中,包括选人用人、商品测评、选题策划,乃至修改文字、绘制插画、书籍装帧、监督下印,甚至还有杂志社的一日三餐,等等。在他的推动下,《生活手帖》销量一度突破100万册,他因此被称为“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 本书作者唐泽平吉,大学毕业后突破重重考验,进入生活手帖社工作,成为花森安治的部下。“主编花森先生是个怪人,可以说是天才的特质吧。总之无法用常识理解的事情不少,你最好有思想准备,毕竟有新人撑不过三天就辞职了。”新人入职,没有办公桌,没有迎新会,时常怼人,接连泼冷水——没错,这很“花森”!还原花森安治的工作姿态,再现经典画面,书写另类“编辑部的故事”。
-
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日] 津野海太郎 著《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是日本著名媒体人花森安治的个人传记。花森安治是个传说式人物——堂堂男子,长相粗犷,却烫着娃娃头;行事独特,爱穿奇装异服,甚至有穿女装的传闻;性情严厉却内心细腻,对待社会问题口诛笔伐、不留情面,却画得一手温馨暖人的插画,文笔触及人心;创办杂志《生活手帖》,坚决不刊登广告,完全靠内容支撑,发行量一度突破100万;将改变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作为毕生的事业,奠定现代日式生活美学精神基调;开创“商品测评”的先河,以近乎疯狂的操作测试商品,不为读者推荐好物,亦不谄媚商家,只为监督商家提高质量,逼迫“日本制造”走向世界一流…… 本书作者津野海太郎年轻时曾与花森安治有一面之缘——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花森安治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翻开现代日本出版史,这样的杂志主编,在花森安治之前不曾出现过,现在也没有,恐怕今后也不会再出现了”。而那一瞬的记忆,让他意识到,花森其实“是和我呼吸着同一个时代空气的、活生生的人”。一次偶然的相遇,埋下了为花森安治作传的伏笔。津野海太郎亲访花森安治女儿、生活手帖社员工和花森安治生前友人,参考大量文献,勾勒出花森安治完整的人生轨迹,尽可能还原花森安治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际遇,揭示一介编辑如何以一本杂志改变日本人战后日常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