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孤独与团结阿尔贝·加缪阿尔贝·加缪,20世纪伟大的作家,与记者、与自己谈论文学创作和戏剧改编,谈论存在主义和他与萨特之间的“传说”,谈论人的良知和人类未来的绝望与希望,还有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接受的采访。 这些访谈几乎跨越加缪的整个创作生涯,全面、直接地呈现出加缪对文学和他所关心的问题的思考,以及思想的演化。也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这个真诚的、深刻的加缪。
-
吕思勉传张耕华 著本书为近代著名历史学学者吕思勉的传记。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同被列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他的治学以范围广博见长,方法上又注重排比分类,融会贯通。其著述涉及史学、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规模恢宏,素为学界所推重,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本书以时间为脉络,通过翔实的资料,清晰地讲述了吕思勉先生的生平经历、治学道路、学术成就、思想见解,以及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对人生的种种领悟,呈现出朴厚勤奋、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独立思考,对推动社会进步始终充满热情的一代学人风貌。在本书中,读者还能看到埋首书斋的历史学家生活中的另一面,比如为亲友讨公道、喜好下棋、迷恋养猫、记录物价等等,由此更加深入了解吕思勉先生及其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
-
别样的鲁迅姜异新 著他是医学肄业生他是金石学家、博物学家他是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他是到坟地摆拍的大学教授他是恋爱中的“小白象”……他是别样的“人间鲁迅”一本书,读懂永远的大先生的“不要颠,要睡觉”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姜异新鲁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向我们描绘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外的私人阅读语境中的别样的鲁迅形象,既有经典作品解读,也有关于鲁迅一生的别开生面的透视,更有对鲁迅身边人和后来人的全景描绘,构成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鲁迅”风景线。
-
寻找天才女友埃莱娜(意)安娜玛丽亚·瓜达尼 著埃莱娜·费兰特不仅仅是一个笔名、艺名或幌子,她是故事中的故事,是融合了真实和奇妙的细节后,被再次创作出的故事,是从书页中走出来,进入现实的人物。本书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不勒斯火车站之后那片神秘城区域的追寻,勾勒出一幅意大利城市别样的风情画。正如书中所写,那个世界的回音就像贝壳里收集到的海浪声,瓜达尼追随着那些回音,重新探寻了那些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出现过的地方、声音和生活:她穿越大片的居民房屋、通往大海的可怕隧道、被毁坏的工业仓库,她描绘了许多杰出的女性,她们不断写作、工作、战斗,才成就了二十世纪的意大利。由此展开的探寻之旅,用一种全新、令人震撼的光芒把幻想照亮成现实,并能够“从编织的谎言中,传递出真实”。但本书也是一部“幻想”的传记,是对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故事的探索。“天才女友”的人物形象究竟代表了怎样的女性文化?斯塔尔诺内、马切拉·马尔默教授、艾尔莎·莫兰黛……本书对埃莱娜的身份进行了多种解读。埃莱娜·费兰特究竟是谁?本书将带读者一探究竟。
-
一生荷梦寄清风孙晓玲 著《我的父亲孙犁》是孙犁的女儿孙晓玲对父亲及家庭往事的回忆性随笔集。作者是孙犁先生 小的孩子。在成家之前,孙晓玲经历和感受到了家中的一切,看到了父亲的喜怒哀乐,对于父亲的生活和工作十分了解;退休后,她又侍奉在父亲身边,目睹了父亲的创作经历与交往经历,体会到了父亲的情感和思想。本书写出了孙犁对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以及儿女的真情,饱含丰富而动人的细节,是一册让热爱孙犁的读者以及中学师生了解孙犁、研究孙犁的不可多得的图书。
-
医史与文史札记选傅维康《医史与文史札记选》普及了中外医学史与同 医学家、医学成就相关的史实轶事,介绍了多种有益健康之食材的特性与利用方法,兼顾古代中国文献中趣味横生的文史知识,是适合广大读者群阅读的文化类书籍。收入本书的160余篇文史札记小品,短小精悍,多曾刊登于《健康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或收录于《医药文化随笔》《杏林叙珍》(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书籍中。
-
巴金传陈思和《巴金传》主要是突出传主的人格发展轨迹。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读心得和在生活实践中的思考与体验,深刻地理解到中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中国社会所走的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人格发展史的角度,重新塑造巴金的形象,显示了一个人性大循环的历程。
-
先师孔子高专诚本书以孔子自述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结构框架和主题,这也是有关孔子生平和思想发展的 可靠的依据,其结构之新颖在有关孔子研究之书中是独树一帜的。不仅讲述孔子的一生, 把讲述孔子弟子的生平事迹作为全书的重点之一,为孔子的一生增加了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配以大量插图,可以让读者在辛苦读书之余有片刻的休息,并且在每幅图之下都有文字说明,对图片有所说明,对正文有所加深。
-
域外古文作家创作研究谭家健域外作家的古文创作成就,是中国与周边各国长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既属于各该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书分别介绍朝鲜、日本、琉球、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六国古文作家二十余人。全书所论及作品均为古文,其中多数人学唐宋古文,少数类似近代报刊体文言文。通过具体分析这些古文作家创作,考察中国文化特别是古文对周边 的深远影响,同时看到各国作家在接受古文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色彩的文章,显示出古文在不同时空中的魅力与活力。
-
中期鲁迅研究邱焕星既往的鲁迅研究坚持前期思想启蒙、后期共产革命的两阶段论,遮蔽了中间的“国民革命时期的鲁迅” 活动。 实际上,鲁迅在 1922—1928年先是通过重启思想革命,后是通过参与国民革命,走出了新文化运动因为“不谈政治” 以致知识阶级和民众、文学和政治隔绝的困境,最终在反思国民革命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学政治”的新模式和“革命同路人”的新形象。 因而有必要提出“中期鲁迅”的命题,构建独立的“鲁迅革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