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技术人修炼之道黄哲铿暂缺简介...
-
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陈来,丁四新 著本书选取了“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的20余篇论文,论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纪念张岱年、研究张岱年的学术论文,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张岱年先生的学术特点,作者大多为长期研究张岱年先生的学者,不少是张先生的亲炙弟子;另一部分则为中国哲学研究专文,作者均为中国哲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文章反映了中国哲学z新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情况。本书适合想要了解张岱年先生思想的读者,以及借此了解中国哲学z新发展的一般读者。
-
这就是培根(英)基蒂·豪泽,李思璟 译暂缺简介...
-
闪光的灵魂刘未鸣,段敏 编《纵横》杂志是全国第1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为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本套“纵横精华”系列丛书,是按主题将历年《纵横》杂志刊发的读者反响较好的文章结集。自2018年开始,已陆续出版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情感、人文等二十余种主题图书。所收文章个别文字有所修订,其他均保持原貌。
-
文苑逸闻刘未鸣,段敏 编《纵横》杂志是全国第一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为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本套“纵横精华”系列丛书,是按主题将历年《纵横》杂志刊发的读者反响较好的文章结集。自2018年开始,已陆续出版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情感、人文等二十余种主题图书。所收文章个别文字有所修订,其他均保持原貌。
-
无悔年华王浒,史宗恺 编《无悔年华(110校庆 套装上下卷)》为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出版物,与清华百年校庆时出版的《峥嵘岁月》是姊妹篇。《无悔年华(110校庆 套装上下卷)》中记载了解放战争时期在清华园学习的近170位老学长的奋斗足迹。其中有老学长亲撰的回忆录,也有他们的亲友撰写的纪念文章,还有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这些老学长是共和国的创业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用毕生的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复兴伟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无悔年华(110校庆 套装上下卷)》分十个章节,展示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各个时期的突出贡献和不凡经历,内容翔实,情感真挚,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生教育读本。
-
晚晴集张慕葏 著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慕萍同志的《晚晴集——张慕葏教育文集》顺利编辑出版。这本260多页的文集,既是张慕葏同志理论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经验的集中分享,也是献礼清华建校110周年的真挚祝福。细细翻看文集,有张慕葏同志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重要文件时所产生的深刻思考,有对数十年工作经验的梳理总结和对蒋南翔教育思想的灵活运用,也有对恩师们言传身教的点滴回忆。通过阅读文集中29篇文章,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一位清华人毕生的热爱与坚守、不懈的奋斗与创造,也为饮水思源的师生情谊而备受感动。张慕薄同志是蒋南翔教育思想培养出来的清华人,是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典型代表。1950年,张慕葏同志进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主席。1955年留校工作后,他长期从事学校党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正是对母校炽热的爱,使他把整个青春都贡献给了清华的教育事业。他是清华第一批“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曾担任校团委书记、自动化系党委书记、核能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富有开创精神,积极勤奋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和青年党团干部。1984年起,张慕葏同志担任副校长,兼任社会科学系主任、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他大力推动学校基础建设、财务管理和后勤队伍建设,并为学校恢复文科、创办社会科学系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良好的师生基础,特别注意维护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传承弘扬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这本珍贵的文集,也是从不同角度对清华办学历史经验的有益补充和丰富。
-
清华园里的退伍老兵熊剑平 著“忠诚、勇气、血性、荣誉”——对于清华而言,是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写照。清华起初以“庚子赔款”建校,在战争年代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在精神深处蕴积着“救国图强”的民族记忆,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妥协。从“一二·九”运动中高喊“要以血肉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的爱国学子到如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一代青年,从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两弹一星”元勋到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核研院科研人员,清华学子在每一个时代,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献出了自己无悔的青春。而清华的退伍老兵们也都是怀抱一腔热血去到保家卫国的一线,从西北戈壁到东部海疆,从祖国最北到南海岛礁,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故事。“忠诚、勇气、血性、荣誉”,就是他们用清华精神与铁血军魂融合书写的华章。
-
飞鸿印雪胡显章 著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发生巨变,中国高等教育在认真总结、反思、探索的同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在融合中求新,在改革中发展,由跟跑、并跑,正努力走向前列。在此期间有几件事情将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一件是素质教育,一件是大学文化建设,再一件是学科的调整,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恢复与发展。归结起来都离不开对大学之道的遵循与探索。本书作者是这40多年探索与实践大学之道的亲历者、思考者,也是策划者,本书收入了他相关的系列文字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此段不寻常时期中国教育工作者探索大学之道的“飞鸿雪泥”,也可为后来者续航、超越提供参考。
-
清华师者覃川,程曦,周襄楠,曲田 编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本书精选了近10年在清华新闻网和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上发表的85篇人物报道,以发表时间为序,汇集为这本《清华师者》,讲述85位师者立德树人、传道受业的动人故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是一所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教书育人的故事,是大学校园中最动人的故事。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清华大学2020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所讲到的:“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清华近110年的历史长河里,名师荟萃、鸿儒云集,他们爱国爱校的赤子情怀、倾心育人的大师风范、严谨治学的扎实作风,积淀为清华教师的宝贵精神传统,尽管岁月流逝,但始终代代相传,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