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追忆王国维贾鸿昇 著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靠前声誉的著名学者。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王国维早期亲友的文章、清华师生以及与此相关的民国学界学者的文章、海外人士的追悼文以及王国维亲属晚辈的文章,包括王国维和罗振玉的后人,另外还包括了王国维的作品选集和诸子学说等。
-
我和教育舒新城 著本书记录了有名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舒新城先生在1893~1925年间的教育生涯,从做学生时亲历私塾、书院生活,到当教员时探索新式教育方法,再到教育著述时反思新旧教育利弊,舒先生用历史的记叙方法,兼带描写,用心力书写了一部深思学术与人生的精神自传,是一部舒新城深思学术与人生的精神自传,更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专属民国教育史,本书介绍了作者所从事教育事业的经历和思想,对读者了解民国时期的教育史具有参考价值。
-
鲁迅像传黄乔生 著鲁迅一生留下的照片一百多帧,记录他的人生轨迹和人际交往,展现个人风貌,凸显品格特行。而后人对这些照片的运用,也反映了鲁迅的影响、时代的变迁及意识形态的演进。本书按时间顺序和鲁迅一生游历所至地域分为五个部分,把照片放在突出的位置,文字紧密贴合照片,对照片的拍摄缘起、时间、地点、其中人物的经历及其与鲁迅的关系等做详细解读,使照片的背景更为清晰,让过去一些不太被人们注意的事件、人物呈现出来,更加立体、多彩地介绍鲁迅的人际关系,并且对以往文献中有关鲁迅照片的讹误、任意剪辑修补导致的形象失真、年代错误、人物张冠李戴等现象做了说明。
-
我的父亲苏秉琦苏恺之 著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文革”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金岳霖回忆录金岳霖 著《金岳霖回忆录》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着名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彻底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金岳霖回忆录》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风,如同和一位极具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通过这部书的传奇回忆,能给我们启迪:我们今天怎么做人?
-
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许进雄 著许进雄喜欢研究文字,几近“天生自然”;他非常焕发非常畅快的岁月,是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服务并整理甲骨收藏那二十几年。他的文字学研究蜚声甲骨学界,诸多学术创见与论证,使他被列于殷墟博物馆二十五名家之一。他在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任上的工作使他对古器物了如指掌。他更以本业文字学为主,融合器物学和民俗学,写成一部极其厚实且被译成多国文字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社会》。许进雄的学术为世人所仰望,却无人想到他会写“自传”。其理由他在《自序》里说得很清楚,非常重要的是他心存感恩,借此表达他对所怀念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感激。这是多么可感可爱的“理由”,进雄为人就是如此的“简单朴质”,也由于这样的气质,使他锲而不舍地沉潜于甲骨文字与古器物的钻研。而即使他兴到笔随,写作长篇的自传体散文,也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矫揉不造作,朴素自然,如行云流水般地舒展其雅趣天机。我想那是繁华落尽的真淳,也是进雄人格的总体呈现。
-
我的词典人生车洪才《我的词典人生》是曾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的车洪才的个人自传,讲述了一位“小人物”不平凡的奋斗史。1959年,23岁的车洪才被外交部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选派到阿富汗学习普什图语,归国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然而,人生际遇的起起落落,让这项浩大的编纂工程数次停摆。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词典的初稿。2012年4月,当76岁的车洪才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时,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因为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人事变迁,这本词典也渐渐被遗忘,只有车洪才,始终记得这项国家派给他的“任务”,并称之为“终生之宿愿”。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距离车洪才接手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36年。这个匠人匠心的感人故事引起央视等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这个关于认真与坚守的匠心故事才逐渐浮出水面。
-
王亚南全集《王亚南全集》编委会王亚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是《资本论》全三卷的首译者之一。其一生著作等身,共有近40部著作和译著,340篇左右的论文和讲稿。适逢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我校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王亚南全集》,本书为全集第十四卷,收录王亚南的译著《人类婚姻史》及《欧洲经济史》。《人类婚姻史》由芬兰作者韦斯特马克著,讲述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演变;《欧洲经济史》由Knight,Barnes,Flugel著,讲述近代欧洲经济发展史。
-
王亚南全集《王亚南全集》编委会王亚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是《资本论》全三卷的首译者之一。其一生著作等身,共有近40部著作和译著,340篇左右的论文和讲稿。适逢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我校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王亚南全集》,本书为全集第十三卷,收录王亚南的译著《经济学绪论》及《地租思想史》。《经济学绪论》由克赖士著,讲述经济学一般原理,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地租思想史》由日本学者高岛素之著,讲述地租理论的演变。
-
竺可桢校长和浙江大学蔡恒胜本书作者汇编摘取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1936-1949年)的日记史料和讲演文章,并撰写札记,添加注释,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历史深切的追怀与敬意,对研究竺可桢和浙江大学校史皆有重要价值。本书分“竺可桢初掌浙大”“浙大西迁之路”“浙大的遵湄办学”“做浙大校长的最后三年”四部分,归纳梳理了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的历史。既深度挖掘了历史,又充满对浙江大学的深情。作者在编著此书的过程中,采用词频—逆文本频率技术,根据词语的重要程度与独特性,获得竺可桢在日记中关注的重点内容,从而对这一段历史做出了新颖而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