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分析化学(二版)

分析化学(二版)

作者:周玉敏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01

ISBN:9787122040602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以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为主,主要介绍了误差及其处理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物质的定量分析过程。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相配套,侧重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方法的训练。为便于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每章后还安排了思考与实践。《分析化学(第2版)》内容简明实用,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化工、轻工、材料、冶金、医药、环保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化验分析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分析化学(二版)》作者简介
目录
础理论部分
1.绪论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1.1 分析化学概述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2.1 误差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1.2.2 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1.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3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报告
1.3.1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3.2 可疑数值的取舍
1.3.3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1.3.4 分析结果的报告
知识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作用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2.滴定分析概论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2.1 滴定分析简介
2.1.1 基本概念
2.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1.3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
2.1.4 滴定分析的方式
2.2 标准溶液
2.2.1 化学试剂一般知识
2.2.2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4 分析用水要求及检验
2.3 滴定分析计算
2.3.1 计算原则——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2.3.2 计算示例
知识窗分析人员的环境意识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3.酸碱滴定法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3.1 水溶液中的酸碱电离平衡
3.1.1 酸碱水溶液的电离平衡
3.1.2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
3.1.3 酸的浓度和酸度
3.2 酸碱平衡中溶液pH的计算
3.2.1 强酸(碱)溶液
3.2.2 一元弱酸(碱)溶液
3.2.3 多元弱酸(碱)溶液
3.2.4 水解盐溶液
3.2.5 两性物质的溶液
知识窗pH的应用
3.3 缓冲溶液
3.3.1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3.3.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3.3.3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知识窗人体血液中的缓冲溶液
3.4 酸碱指示剂
3.4.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4.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4.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3.4.4 常见指示剂
知识窗自制指示剂——植物指示剂
3.5 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3.5.1 滴定曲线
3.5.2 指示剂的选择
3.5.3 多元酸滴定条件和指示剂的选择
3.5.4 水解盐的滴定条件和指示剂的选择
3.6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1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2 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3 注意事项
知识窗酸碱与水体污染
3.7 酸碱滴定的应用
3.7.1 直接滴定法
3.7.2 返滴定法
3.7.3 置换滴定法
3.7.4 间接滴定法
知识窗甲醛与疾病
3.8 计算示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4.配位滴定法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4.1 配位滴定法概述
4.1.1 配合物知识简介
4.1.2 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反应应具备的条件
4.1.3 氨羧配位剂
4.2 EDTA及其配合物
4.2.1 EDTA的结构及性质
4.2.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
4.3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4.3.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4.3.2 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4.3.3 条件稳定常数
4.3.4 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和酸效应曲线
4.4 金属指示剂
4.4.1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4.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4.4.3 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
4.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4.5.1 控制溶液的酸度
4.5.2 利用掩蔽方法
4.5.3 利用化学分离
4.6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6.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4.6.2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4.7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4.7.1 直接滴定法
知识窗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
4.7.2 返滴定法
4.7.3 置换滴定法
知识窗铝制餐具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4.7.4 间接滴定法
4.8 计算示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5.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5.1 概述
5.1.1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点
5.1.2 电极电位
5.1.3 条件电极电位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速率
5.2.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5.2.2 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5.2.3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5.2.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5.3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5.3.1 氧化还原指示剂
5.3.2 自身指示剂
5.3.3 专属指示剂
5.4 高锰酸钾法
5.4.1 概述
5.4.2 KMn04标准溶液的配制
5.4.3 应用实例
5.5 重铬酸钾法
知识窗铬对人体的危害
5.6 碘量法
5.6.1 概述
5.6.2 标准溶液的制备
5.6.3 应用实例
5.7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5.7.1 溴酸钾法
5.7.2 铈量法
知识窗无汞测铁
5.8 计算示例
5.8.1 高锰酸钾法计算
5.8.2 重铬酸钾法计算
5.8.3 碘量法计算
知识窗富营养化污染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6.沉淀滴定法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6.1 莫尔法
6.1.1 原理
6.1.2 滴定条件
6.1.3 应用范围及实例
6.1.4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2福尔哈德法
6.2.1 原理
6.2.2 滴定条件
6.2.3 应用范围及实例
6.2.4 硫氰化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3 法扬司法
6.3.1 原理
6.3.2 滴定条件
6.3.3 应用范围及实例
6.4 电位滴定法
6.5 计算示例
知识窗一种全新的、有效的环境评
估法——LAC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7.重量分析法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7.1 概述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7.1.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
7.1.3 试样称取量的估算
7.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7.2.1 沉淀式和称量式
7.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7.2.3 影响沉淀纯净度的因素
知识窗纳米鼻——环保领域大显神威
7.3 沉淀的条件
7.3.1 沉淀的形成过程
7.3.2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3.3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4 重量分析计算及应用示例
7.4.1 换算因数
7.4.2 应用实例一一水质中硫酸盐的
测定
知识窗废水的化学沉淀处理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8.物质的定量分析过程
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8.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8.1.1 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8.1.2 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8.2 试样的分解
8.2.1 溶解法
8.2.2 熔融法
8.2.3 烧结法
8.2.4 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
8.3 干扰组分的分离
8.3.1 沉淀分离法
8.3.2 萃取分离法
8.3.3 色谱分离法
8.3.4 离子交换分离法
知识窗日常生活中的分离
8.4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
8.4.1 概述
8.4.2 示例
知识窗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与实践
实验操作部分
写在实验前面的话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
技术
实验指南
实验要求
1.分析天平和称量方法
1.1 天平的灵敏度和感量
1.2 天平的构造
1.3 天平的使用
1.4 称量试样的方法
2.滴定分析仪器及操作技术
2.1 滴定管
2.2 容量瓶
2.3 移液管和吸量管
2.4 容量仪器的校正
3.重量分析操作
3.1 沉淀
3.2 过滤和洗涤
3.3 烘干和灼烧
第一部分小结
思考与实践
第二部分 定量分析实验
(一)基本实验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二 滴定分析仪器操作练习
实验三 Na0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四 IICI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五 混合碱中NaOH和NaC03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七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八 铅铋混合物中pbzBi含量的连续滴定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KMnC)法)
实验十一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二 水中溶解氧(D0)的测定
实验十三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水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十四 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实验十五 水中SO的测定
实验十六 污水中油的测定
(二)选做实验
实验一 分析天平灵敏度的测定
实验二 水中COi一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尿素中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 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七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的测定
实验八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本书主要符号一览表
附录
附表1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
附表2 常用的缓冲溶液
附表3 常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和浓度
附表4 常用标准溶液的保存期限
附表5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附表6 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及条件电极电位
附表7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附表8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附表9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据2005年IU.PAC)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