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日本战后史
作者:(日)中村政则 著,张英莉 译,张谷 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ISBN:9787300100166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日本战后史》欲以“贯战史和1960年体制论”为基础叙述战后史,故不采用“1955年体制论”这一通说,而将第一期的下限定为1960年。我的基本想法是:19世纪60年代,是战后基本框架的定位时期,也是眺望其前后时代的展望台。而19世纪90年代,则是这个基本构造开始崩溃的一个分水岭。第三、第四个时期的划分方法与“通说”基本相同,但对该时期的解释,我将强调贯战史的观点。另外,《日本战后史》的时代划分,各个时期大致相隔15年。过去,“一代人(onegeneration)=30年”的时代认识占支配地位,但在现代这样变化激烈的时代,应当视为“一代人=10~15年”,即现代社会的一切,都以一倍或一倍以上的速度在变化着。
作者简介
中村政则,1935年生,曾任一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并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兼职,1979—198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9年3月从一桥大学退职,现为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劳动者与农民》(1976年)、《近代日本地主制研究——资本主义与地主制》(1979年)、《经济发展与民主主义》(1993年)、《昭和的恐慌》(1994年)、《明治维新与战后改革》(1999年)、《结束了的战后和未结束的战后》(2007年)等。张英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5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先后攻读硕士、博士课程,1996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一桥大学)。现任日本琦玉学园大学经营学部教授,专攻战后日本经济史。主要著作有《倾斜生产方式与战后日本的煤矿产业》、 《战后日本钢铁产业的复兴与原料问题》、 《倾斜生产方式与道奇路线》等。
目录
序怎样书写战后史?
第一章 “战后”的成立(1945-1960年)
1.战败体验
2.占领和新宪法
3.冷战的开始
4.战后文化和战后思想
5.冷战下的亚洲
6.单独和与独立日本
7.1955年体制的建立
第二章 “战后”基本框架的定型(1960-1973)
1.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
2.大众消费社会的实现
3.60年代的文化和思想
4.越南战争
5.未完成的“战后处理”——日韩邦交正常化、冲绳归还、日中邦交恢复
2.大众消费社会的实现.
农业的衰退和城市化/主妇的时代/消费是美德/高速增长的功与罪
3.60年代的文化和思想.
新感性的诞生/图书和电影/近代化论的登场/日本及日本人论/比较应在三者之间进行/战争史的诸类型
4.越南战争
北越轰炸的开始/越南战争的基本性质/争取自由独立的战争/反战运动/越南特需/日美安保条约的变质/双驾马车
5.未完成的“战后处理”——日韩邦交正常化、
冲绳归还、日中邦交恢复
日韩基本条约/冲绳归还/日中恢复邦交
第三章 “战后”的动摇(1973-1990年)
1.“日本列岛改造论”与石油危机
日本列岛改造政策/石油危机/商社的投机/阿拉伯的石油战略/日本政府的对策/第二次石油危机/节能战略/企业内工会/减量经营
2.新中产阶层的动摇
新中产阶层论争/中流的幻想/“地位的非一惯性”/新阶层消费的时代/偏差值社会
3.何为保守派主流?洛克希德事件/保守派主流/从美国看日本
4.遗忘中的战争——亚洲各国对战争的追究
教科书问题/日本政府的反应/群众性的国际交流
5.泡沫经济的发生
作为转折点的1985年/前川报告书/美国金融革命的影响/金融大爆炸/日美逆转/国际国家日本/投机和消费热潮
6.昭和的终结——昭和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自慎现象/从昭和到平成/昭和这个时代/19世纪体系的终结/向20世纪体系的转换
第四章 “战后”的终结(1990-2000年)
1.海湾战争的打击——对“国际贡献”的限制
海湾危机/日本政府的应对/海湾战争的爆发/130亿美元的援助/《联合国和平协作法法案》的废弃/《PK()协作法》的通过
2.泡沫经济的破灭
股票、土地价格的暴跌/金融紧缩政策/土地价格抑制政策/突人资产紧缩时期/政策失误/第一个分水岭——住宅金融专门公司(住专)的处理问题/不负责任的构造/住专国会/证券丑闻/
第二个分水岭/康恩冲击/企业的合并与合作
3.农业及农村的崩溃
粮食自给率的下降/农业地位的低落/新农业基本法/“贫农”消失了/全球化与农业/市场原理与农业/长者的回忆
4.新国家主义的抬头——“战争”、“历史”、“教科书
战后50年决议/来自全世界的视线/村山富市首
……
末章 在新的战争之中——再论什么是“战后”
后记
参考文献
战后史年表(1945-2005.6)
索引
第一章 “战后”的成立(1945-1960年)
1.战败体验
2.占领和新宪法
3.冷战的开始
4.战后文化和战后思想
5.冷战下的亚洲
6.单独和与独立日本
7.1955年体制的建立
第二章 “战后”基本框架的定型(1960-1973)
1.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
2.大众消费社会的实现
3.60年代的文化和思想
4.越南战争
5.未完成的“战后处理”——日韩邦交正常化、冲绳归还、日中邦交恢复
2.大众消费社会的实现.
农业的衰退和城市化/主妇的时代/消费是美德/高速增长的功与罪
3.60年代的文化和思想.
新感性的诞生/图书和电影/近代化论的登场/日本及日本人论/比较应在三者之间进行/战争史的诸类型
4.越南战争
北越轰炸的开始/越南战争的基本性质/争取自由独立的战争/反战运动/越南特需/日美安保条约的变质/双驾马车
5.未完成的“战后处理”——日韩邦交正常化、
冲绳归还、日中邦交恢复
日韩基本条约/冲绳归还/日中恢复邦交
第三章 “战后”的动摇(1973-1990年)
1.“日本列岛改造论”与石油危机
日本列岛改造政策/石油危机/商社的投机/阿拉伯的石油战略/日本政府的对策/第二次石油危机/节能战略/企业内工会/减量经营
2.新中产阶层的动摇
新中产阶层论争/中流的幻想/“地位的非一惯性”/新阶层消费的时代/偏差值社会
3.何为保守派主流?洛克希德事件/保守派主流/从美国看日本
4.遗忘中的战争——亚洲各国对战争的追究
教科书问题/日本政府的反应/群众性的国际交流
5.泡沫经济的发生
作为转折点的1985年/前川报告书/美国金融革命的影响/金融大爆炸/日美逆转/国际国家日本/投机和消费热潮
6.昭和的终结——昭和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自慎现象/从昭和到平成/昭和这个时代/19世纪体系的终结/向20世纪体系的转换
第四章 “战后”的终结(1990-2000年)
1.海湾战争的打击——对“国际贡献”的限制
海湾危机/日本政府的应对/海湾战争的爆发/130亿美元的援助/《联合国和平协作法法案》的废弃/《PK()协作法》的通过
2.泡沫经济的破灭
股票、土地价格的暴跌/金融紧缩政策/土地价格抑制政策/突人资产紧缩时期/政策失误/第一个分水岭——住宅金融专门公司(住专)的处理问题/不负责任的构造/住专国会/证券丑闻/
第二个分水岭/康恩冲击/企业的合并与合作
3.农业及农村的崩溃
粮食自给率的下降/农业地位的低落/新农业基本法/“贫农”消失了/全球化与农业/市场原理与农业/长者的回忆
4.新国家主义的抬头——“战争”、“历史”、“教科书
战后50年决议/来自全世界的视线/村山富市首
……
末章 在新的战争之中——再论什么是“战后”
后记
参考文献
战后史年表(1945-2005.6)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