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文人维特根斯坦
作者:(英)吉布森,(英)休默 编,袁继红 等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8-12-01
ISBN:9787807628965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尽管维特根斯坦对于文学说得相对较少,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他的著作与写作尤其是小说和诗的关联。《文人维特根斯坦》适时出现,它是一本范围广泛的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均围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文学理论和文学哲学展开。它还一并带来了哲学家和文学家的领军人物的著作,第一次全面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式”的批评——讨论包括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躁动》,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以及弗吉尼亚•吴尔夫和瑞勒•玛丽•里尔克的著作节选。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到解构,《文人维特根斯坦》把维特根斯坦带到了文学研究的当前工作中——哲学与文学的关系、诗化语言的本性、虚构话语(fictional discourse)的逻辑和语义学以及文学与伦理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的关系。在运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我们获得了令人兴奋的洞见,来看待下列紧迫的问题:文学能告诉我们有关现实世界的什么东西?哲学能怎样解释我们阅读文学文本的实践?文学和道德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本论文集对于维特根斯坦研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拓展,毫无疑问,本书适合所有对文学和哲学研究感兴趣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约翰·吉布森(John Gibson)美国坦普尔(Temple)大学哲学客座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文学哲学、美学及心灵与语言哲学。著有《虚构与编织生活》(Fiction and the Weave of Life)。沃尔夫冈·休默(Wolfgang Huemer)德国爱尔福特{Erfurt)大学哲学助理教授。研究兴趣首先是维特根斯坦和文学哲学,其次主要集中在心灵哲学、认识论和早期现象学。著有《知觉的构造分析现象学之研究》(The Constitution of Consciousness:A Study in Analytic Phenomenology),与Marc-Oliver Schuster合编有《书写奥地利人的传统:哲学与文学问的多重关系》(Writing the Austrian Traditions:Relations betwee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目录
作者简介
鸣谢
译者简介
导论:维特根斯坦.语言与文学哲学
第一篇 作为一种文学的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文学
《的日常美学》注解
1.《哲学研究》的日常美学
2.“相同者至少不是相同的吗?”:维特根斯坦与诗的可翻译性问题
3.维特根斯坦的“不完美的花园”:作为诗的哲学之迷宫和梯子
4.躁动与达致安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写作及方法
5.众多想象的世界与单一真实者:柏拉图.维特根斯坦与模仿
6.为人生而阅读
第二篇 追随维特根斯坦而阅读
“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之引语
7.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
8.“符号的生命”——维特根斯坦论读诗
9.维特根斯坦反对诠释:“文本的意义并不止于它的事实类型”
10.关于“文本的每一种解读就是诠释”格言的某些评论
第三篇 文学与自我和意义的边界
11.扭转我们考察的方向:维特根斯坦的考察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
12.自传体的意识:维特根斯坦.私人经验.“内在图像”
13.独白和对话:维特根斯坦.《黑暗的心》和语言怀疑论
14.维特根斯坦和福克纳的班吉:反思和紊乱
第四篇 虚构和《逻辑哲学论》
15.事实和虚构:反思《逻辑哲学论》
16.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虚构的逻辑
第五篇 拓展视野
17. 在美学与艺术哲学中应用维特根斯坦“方法”的黯淡前景
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鸣谢
译者简介
导论:维特根斯坦.语言与文学哲学
第一篇 作为一种文学的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文学
《的日常美学》注解
1.《哲学研究》的日常美学
2.“相同者至少不是相同的吗?”:维特根斯坦与诗的可翻译性问题
3.维特根斯坦的“不完美的花园”:作为诗的哲学之迷宫和梯子
4.躁动与达致安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写作及方法
5.众多想象的世界与单一真实者:柏拉图.维特根斯坦与模仿
6.为人生而阅读
第二篇 追随维特根斯坦而阅读
“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之引语
7.关于道德哲学言不尽意的故事
8.“符号的生命”——维特根斯坦论读诗
9.维特根斯坦反对诠释:“文本的意义并不止于它的事实类型”
10.关于“文本的每一种解读就是诠释”格言的某些评论
第三篇 文学与自我和意义的边界
11.扭转我们考察的方向:维特根斯坦的考察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
12.自传体的意识:维特根斯坦.私人经验.“内在图像”
13.独白和对话:维特根斯坦.《黑暗的心》和语言怀疑论
14.维特根斯坦和福克纳的班吉:反思和紊乱
第四篇 虚构和《逻辑哲学论》
15.事实和虚构:反思《逻辑哲学论》
16.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虚构的逻辑
第五篇 拓展视野
17. 在美学与艺术哲学中应用维特根斯坦“方法”的黯淡前景
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