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贵州民居
作者:罗德启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ISBN:9787112102754
定价:¥9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贵州民居》介绍了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民族村寨及山地民居的历史渊源:论述了贵州民族村寨和山地石构建筑、干阑民居的生成背景和影响因素;总结了贵州民族村寨和山地民居类型、建筑空间形态和民居风貌特色的构成要素。全书还大量展示了贵州山区至今还保留着的具有独特传统技艺和鲜明山地特征的村寨和民居实例。对于民族村寨文化何以延续、如何留住村寨的集体记忆,《贵州民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和再生策略,以寻找民族村寨多元文化发展和保护的途径。读者通过《贵州民居》可以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居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等及其精神价值,领略贵州传统山寨民居蕴藏着的历史文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原生态。本套丛书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元鼎总主编,各分卷主编为长期从事民居研究的国内专家。全套丛书精心编撰,集数十年民居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可供建筑工作者、建筑院校师生、民族学工作者、历史学者、美术工作者和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罗德启,江苏人,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历任院技术室副主任、副主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副院长、院长、总建筑师等职,主持参加过规划、工程设计、科研项目计70余项,并有21项工程32次获奖。其中《花溪迎宾馆》、《贵阳龙洞堡机场候机楼》、《贵州省图书馆》、《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室内设计》、《织金洞接待厅》、《青岩古镇保护规划》、等工程项目曾先后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省优秀工程设计一、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及省科学大会奖等奖项。他主张建筑创作应立意于建筑环境,认为山地建筑的重要属性在于围绕起伏的地貌环境做文章;主张吸收借鉴民居的思维方式和构思技巧,运用其建筑文化特有的标志性和识别性,作为当代建筑创作多元化的补充与借鉴;他认为建筑师不仅要能追踪、感应时代气息,还应该不断注意自我修养。出版的著作存《21世纪贵州城市与建筑》、《石头与人——贵州岩石建筑文化》、《新型住宅设计》、《贵州侗族干阑建筑》、《老房子——贵州民居》、《中国民族建筑——贵州篇》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20世纪中国建筑》、《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全集(第四卷)》、《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建筑的盛宴——建筑师眼中的欧洲建筑之美》、《建筑百家谈古论今》等书的撰稿人。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新建筑》以及柏林“国际城市文化协会”论文集、日本《住宅建筑》、《建筑杂志》、《日本住宅财团研究年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5篇。他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膺“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院长”、“建设部劳动模范”、“贵州省建设系统优秀建设者”等荣誉。为“贵州省四化建设标兵”、省“五一”奖章获得者。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首批省管专家,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创新工作先进个人》及首批“贵州设计大师”荣誉称号。《中国百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建筑巨匠集——当代中国著名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建筑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作品选》等书籍专门介绍有他的情况和作品;有关报刊媒体也专门报道有他的特写和专稿。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古代贵州及贵州民居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贵州和民族
二、贵州民居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貌特征
二、气候特征
三、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民族概况
一、综述
二、贵州少数民族概况
三、贵州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第二章 贵州民居的生成条件和影响背景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材料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节 日文化的传承
二、对”萨神”、图腾及火塘的崇拜
第四节 稻作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技术背景
第三章 村寨——贵州民居生成的聚落
第一节 村寨选址原则
第二节 寨门——村寨的限定要素
第三节 寨心——村寨的灵魂崇拜
第四章 贵州村寨类型与形态
第一节 建造在山坡上的村寨
一、山腰顺势分层筑台型村寨
二、顺势架空生态型村寨
三、河谷坡地型村寨
四、横跨山脊顺山就势而为的村寨
第二节 受山地河流影响形成的村寨
一、河滩阶地型村寨
二、弯曲河谷型村寨
三、迂回扇形村寨
四、半岛台地型村寨
第三节 村寨建筑特色的构成
一、村寨建筑特色构成因素
二、村寨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表达手法
三、山地民居的生态原理及启示
第五章 贵州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黔中地区
第三节 黔东南地区
一、苗族吊脚楼
二、侗族干阑建筑
第四节 贵州其他地区民居
第六章 黔东南干阑建筑
第一节 贵州最早的干阑建筑原型
第二节 贵州干阑建筑的分布概况
第三节 黔东南侗族干阑民居群体聚落特征
一、特征鲜明的鼓楼标志
二、自然衍生的山寨形态
三、内向封闭的寨落空间
四、生机盎然的环境风貌
第四节 侗寨的公共交往场所——鼓楼
一、鼓楼渊源
二、鼓楼的社会功能
三、鼓楼的发展与演变
四、鼓楼的建筑类型
五、鼓楼的形式与特点
六、鼓楼的建筑艺术特色
七、丰富多彩的贵州鼓楼群
第五节 侗寨其他公共交往空间
一、风雨桥
二、凉亭
三、戏台
第六节 传统侗居空间形态特征
一、贵州侗族干阑建筑特征
二、干阑侗居内部空间要素
三、干阑侗居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
四、干阑侗居的外部空间形态
五、干阑侗居空间领域扩展
第七节 形态独特的苗族半边吊脚楼
一、贵州的苗族分布及其特点
二、苗族的居住方式
三、苗寨选址原则
四、苗居居住平面功能布局
五、适应山区地形的灵活性
第八节 干阑式粮仓和粮仓群
一、粮仓的平面类型
二、粮仓结构与构造
三、粮仓群
四、水上粮仓
五、圆形粮仓
六、洞穴粮仓
七、禾晾
八、水井
第九节 苗族、侗族民居的异同性比较
一、平面空间序列的比较
二、居住方式的比较
三、宽廊与退堂
四、入口的设置
五、苗族、侗族民居的异同性比较
第十节 干阑建筑构架体系
一、干阑木构建筑体系的整体房架
二、干阑房架的构造
三、屋架
四、构造细部
第十一节 干阑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
一、丰富的建筑形象
二、质朴的建筑装饰
第十二节 干阑民居的建造程序
一、建房特点——“三长一短”
二、建房基本程序
三、建筑材料
四、匠师的作用
第七章 古城镇远民居
第一节 以险夺人的洞天福地—一镇远古城
第二节 古朴典雅、依山就势的民居
第三节 景观奇绝、幽深曲折的古巷道
第四节 鳞次栉比、锚落有致的临河民居
第五节 丰富多样的古巷宅门
第八章 黔中石头建筑
第一节 独特的环境、复杂的地貌
第二节 石材的分类
第三节 黔中山寨群体风貌特征
第四节 石建筑的平面形式与竖向空间利用
第五节 石建筑构造体系
一、构架
二、屋面
三、墙体
四、窗洞
五、地面
六、门槛及踏步
七、装饰
第六节 采筑同步、统筹施工
第七节 施工工具与石材运输
第八节 屯堡文化
一、600年前的汉人村——寻觅大明遗风
二、屯堡文化起源
三、 “屯”与“堡”的说解
四、云峰八寨的屯堡文化和内涵
五、戏剧活化石——地戏
六、天台山五龙寺
第九节 石板之乡——花溪镇山村民居
第十节 镇宁布依族山寨——石头寨
第九章 几类其他典型民居
第一节 樟江河畔的瑶族民居
第二节 乌蒙山区彝族民居与土司庄园
一、彝族民居文化
二、大屯土司庄园
第三节 造型迥异的土家族民居
第四节 名仕宅第
一、王伯群故居
二、王家烈公馆(虎峰别墅)
三、柏辉章 官邸(遵义会议会址)
四、华家阁搂
五、周逸群故居
第十章 民族交融与民居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汉文化对传统侗居的影响
第二节 苗、侗文化的相互渗透
第三节 相邻地区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第四节 北侗村寨多元文化的结晶——三门塘
第十一章 贵州山寨的图腾崇拜与居住文化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居住习俗
一、各民族的铜鼓崇拜
二、铜鼓与太阳
三、铜鼓坪与踩铜鼓
第二节 鱼、龙、乌与装饰物
第三节 酒文化与居住礼俗
一、酒不离俗
二、侗乡酒礼待客
三、苗寨拦路歌与拦路酒-
第十二章 贵州民族村镇的保护与再生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镇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镇的历史背景
一、战争原因
二、商业原因
三、民族歧视等原因
第三节 民族村镇保护的缘由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镇保护措施
一、开展普查摸清家底
二、明确重点突出典型
三、做好民族村镇保护规划
四、抢救濒危文化遗存
五、注意整体风貌保护,加强基础设施改造
六、民族民间工艺进课堂
七、建立生态博物馆
八、签订合同、实行挂牌保护
九、制定保护管理办法
第五节 民族村镇再生策略
一、保护传承与消除贫困相结合
二、保护传承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三、保护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第六节 创建生态博物馆
一、保护多元民族文化的新模式
二、“六枝原则”的确定
三、让村民自己保护原生态文化
四、理想与现实对接,在发展和保护间寻找平衡点
五、贵州生态博物馆群
第七节 民族村镇保护与再生的启示
第十三章 贵州新农村民居建筑方案实例
第一节 方案平面空间构成分析
第二节 建筑面积标准
第三节 建筑材料
第四节 木构架构造
一、构架要点
二、屋面要点
三、楼楞与楼板要点
第五节 室外重点装修部位的装饰
第六节 方案图摘选
第十四章 山地民居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古代贵州及贵州民居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贵州和民族
二、贵州民居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貌特征
二、气候特征
三、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民族概况
一、综述
二、贵州少数民族概况
三、贵州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第二章 贵州民居的生成条件和影响背景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材料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节 日文化的传承
二、对”萨神”、图腾及火塘的崇拜
第四节 稻作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技术背景
第三章 村寨——贵州民居生成的聚落
第一节 村寨选址原则
第二节 寨门——村寨的限定要素
第三节 寨心——村寨的灵魂崇拜
第四章 贵州村寨类型与形态
第一节 建造在山坡上的村寨
一、山腰顺势分层筑台型村寨
二、顺势架空生态型村寨
三、河谷坡地型村寨
四、横跨山脊顺山就势而为的村寨
第二节 受山地河流影响形成的村寨
一、河滩阶地型村寨
二、弯曲河谷型村寨
三、迂回扇形村寨
四、半岛台地型村寨
第三节 村寨建筑特色的构成
一、村寨建筑特色构成因素
二、村寨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表达手法
三、山地民居的生态原理及启示
第五章 贵州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黔中地区
第三节 黔东南地区
一、苗族吊脚楼
二、侗族干阑建筑
第四节 贵州其他地区民居
第六章 黔东南干阑建筑
第一节 贵州最早的干阑建筑原型
第二节 贵州干阑建筑的分布概况
第三节 黔东南侗族干阑民居群体聚落特征
一、特征鲜明的鼓楼标志
二、自然衍生的山寨形态
三、内向封闭的寨落空间
四、生机盎然的环境风貌
第四节 侗寨的公共交往场所——鼓楼
一、鼓楼渊源
二、鼓楼的社会功能
三、鼓楼的发展与演变
四、鼓楼的建筑类型
五、鼓楼的形式与特点
六、鼓楼的建筑艺术特色
七、丰富多彩的贵州鼓楼群
第五节 侗寨其他公共交往空间
一、风雨桥
二、凉亭
三、戏台
第六节 传统侗居空间形态特征
一、贵州侗族干阑建筑特征
二、干阑侗居内部空间要素
三、干阑侗居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
四、干阑侗居的外部空间形态
五、干阑侗居空间领域扩展
第七节 形态独特的苗族半边吊脚楼
一、贵州的苗族分布及其特点
二、苗族的居住方式
三、苗寨选址原则
四、苗居居住平面功能布局
五、适应山区地形的灵活性
第八节 干阑式粮仓和粮仓群
一、粮仓的平面类型
二、粮仓结构与构造
三、粮仓群
四、水上粮仓
五、圆形粮仓
六、洞穴粮仓
七、禾晾
八、水井
第九节 苗族、侗族民居的异同性比较
一、平面空间序列的比较
二、居住方式的比较
三、宽廊与退堂
四、入口的设置
五、苗族、侗族民居的异同性比较
第十节 干阑建筑构架体系
一、干阑木构建筑体系的整体房架
二、干阑房架的构造
三、屋架
四、构造细部
第十一节 干阑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
一、丰富的建筑形象
二、质朴的建筑装饰
第十二节 干阑民居的建造程序
一、建房特点——“三长一短”
二、建房基本程序
三、建筑材料
四、匠师的作用
第七章 古城镇远民居
第一节 以险夺人的洞天福地—一镇远古城
第二节 古朴典雅、依山就势的民居
第三节 景观奇绝、幽深曲折的古巷道
第四节 鳞次栉比、锚落有致的临河民居
第五节 丰富多样的古巷宅门
第八章 黔中石头建筑
第一节 独特的环境、复杂的地貌
第二节 石材的分类
第三节 黔中山寨群体风貌特征
第四节 石建筑的平面形式与竖向空间利用
第五节 石建筑构造体系
一、构架
二、屋面
三、墙体
四、窗洞
五、地面
六、门槛及踏步
七、装饰
第六节 采筑同步、统筹施工
第七节 施工工具与石材运输
第八节 屯堡文化
一、600年前的汉人村——寻觅大明遗风
二、屯堡文化起源
三、 “屯”与“堡”的说解
四、云峰八寨的屯堡文化和内涵
五、戏剧活化石——地戏
六、天台山五龙寺
第九节 石板之乡——花溪镇山村民居
第十节 镇宁布依族山寨——石头寨
第九章 几类其他典型民居
第一节 樟江河畔的瑶族民居
第二节 乌蒙山区彝族民居与土司庄园
一、彝族民居文化
二、大屯土司庄园
第三节 造型迥异的土家族民居
第四节 名仕宅第
一、王伯群故居
二、王家烈公馆(虎峰别墅)
三、柏辉章 官邸(遵义会议会址)
四、华家阁搂
五、周逸群故居
第十章 民族交融与民居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汉文化对传统侗居的影响
第二节 苗、侗文化的相互渗透
第三节 相邻地区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第四节 北侗村寨多元文化的结晶——三门塘
第十一章 贵州山寨的图腾崇拜与居住文化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居住习俗
一、各民族的铜鼓崇拜
二、铜鼓与太阳
三、铜鼓坪与踩铜鼓
第二节 鱼、龙、乌与装饰物
第三节 酒文化与居住礼俗
一、酒不离俗
二、侗乡酒礼待客
三、苗寨拦路歌与拦路酒-
第十二章 贵州民族村镇的保护与再生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镇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镇的历史背景
一、战争原因
二、商业原因
三、民族歧视等原因
第三节 民族村镇保护的缘由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镇保护措施
一、开展普查摸清家底
二、明确重点突出典型
三、做好民族村镇保护规划
四、抢救濒危文化遗存
五、注意整体风貌保护,加强基础设施改造
六、民族民间工艺进课堂
七、建立生态博物馆
八、签订合同、实行挂牌保护
九、制定保护管理办法
第五节 民族村镇再生策略
一、保护传承与消除贫困相结合
二、保护传承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三、保护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第六节 创建生态博物馆
一、保护多元民族文化的新模式
二、“六枝原则”的确定
三、让村民自己保护原生态文化
四、理想与现实对接,在发展和保护间寻找平衡点
五、贵州生态博物馆群
第七节 民族村镇保护与再生的启示
第十三章 贵州新农村民居建筑方案实例
第一节 方案平面空间构成分析
第二节 建筑面积标准
第三节 建筑材料
第四节 木构架构造
一、构架要点
二、屋面要点
三、楼楞与楼板要点
第五节 室外重点装修部位的装饰
第六节 方案图摘选
第十四章 山地民居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