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血战与洪祸
作者:梅桑榆 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ISBN:9787507420203
定价:¥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徐州会战,局势恶化,危急关头,蒋介石飞赴郑州,组织兰封会战,阻挡日军西进。抗日将士拼死搏杀,战斗残酷激烈,惊心动魄,万千英雄血洒疆场。以水代兵,致使黄河泛滥,泛区田舍荡然,一片汪洋,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或冻馁而亡。花园口掘堤事件,一时震惊中外,灾情之惨重前所未有。《血战与洪祸:1938年黄河花园口掘堤纪实》客观而详细地描述了蒋介石在危急关头怎样调集10余万军队,在豫东地区组织并指挥“兰封会战”,围攻沿陇海铁路西进的士肥原第十四师团,以及国民党军官兵怎样与日军展开一系列残酷激烈、惊心动魄的战斗。全面披露了花园口掘堤怎样从决策到实施,以及国民党当局害怕国内与国际社会舆论的谴责,如何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的种种内幕。真实地再现了黄河泛滥之后,泛区田舍荡然,一片汪洋,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或冻馁而亡的悲惨情景。其中对“兰封会战”的详细介绍,为同类题材所未有。
作者简介
梅桑榆,原名梅晓东,安徽凤阳人,中国作协会员,职业作家。已出版长篇纪实文学,历史专著与杂文随笔集十余部,并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文章。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许多报刊、网站选载、连载或被作为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并被选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二十世纪中国幽默杂文》、《名家散文精粹》等数十种选本。现居北京。
目录
第一章 危急关头
日军调集重兵,分数路对我徐州60万大军做轴心包围;徐州会战,局势恶化。危急关头,蒋介石飞赴郑州,隶自指挥作战。新的战略部署能否扭转战局?中国军队如何对付切断陇海铁路、威胁我后方的土肥原师团?
1. 大会战局势恶化,蒋介石飞赴郑州
2. 豫东受敌威胁,薛岳临危受命
3. 日军师团强渡黄河,天然防线一夜失守
4. 鲁西南重镇菏泽陷落,师长李必蕃自杀殉国
5. 坏消息接踵而至,蒋介石愤怒异常
6. 蒋介石部署兰封会战,李宗仁下令放弃徐州
第二章 兰封鏖兵
10余万军队迅速开赴豫东,兰封会战扭开序幕。中国军队为争夺一村一寨而付出巨大的牺牲,为夺回失守的兰封城,更是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次不大的会战,为何打得如此激烈?大敢当前,固民党军将领们的表现有何不同?
1. 土肥原师团孤军深入,薛伯陵下令全面进攻
2. 宋希濂猛攻敌据点,桂永清火线分兵权
3. 关键时刻显出谁亲谁疏,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
4. 猛攻半日便克敌,兵不在多而在精
5. 日军东西遭夹击,敌酋率部大转移
6.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 二将军小胜成“大捷”,桂永清报喜不报忧
8. 日军乘隙西进,“校长”大发雷霆
9. 救援者有功竟获罪,指挥者乱中铸大错
10. 宋军长奉命夺回要地,马旅长杀敌壮烈牺牲
11. “德国将军”拒不援手,“鹰犬将军”攻城受挫
12. 总司令亲临前线,龙师长戴罪图功
第三章 合围攻坚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步步进逼,逐渐缩小包围圈;歼灭土肥原师团指日可待。然而,在各部即将攻克敌主要据点时,蒋介石为何命令他们停止进攻,向平汉线以南撤退?即将获胜的兰封会战,为何功亏一篑?
1. 战区长官部署东西合围,最高统帅下达歼敌命令
2. 夺据点伤亡惨重,历血战铁路通车
3. 胡宗南率部东进,曲兴集初战告捷
4. 敌据点得而复失,军团长脸上无光
5. 俞济时肩负重任,攻坚战惨烈艰难
6. 攻击部队胜利在望,形势骤变无奈退兵
第四章 战局陡转
日军占领徐州后,分兵两路西进,豫东重镇归德失守,河南省府开封沦陷,陇海,平汉交通枢纽、中原重镇郑州岌岌可危,抗日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军队凭何阻挡攻势凶猛的日军?蒋介石以何良策扭转危局?
1. 日军重兵西攻,东部防线危殆
2. 豫东重镇归德失守,兰封战局急转直下
3. 被动局面难逆转,蒋介石下达撤军令
4. 十万军队大撤退,孤师奉命守开封
5. 英雄拼死搏杀难敌众,日军多路猛攻占故都
第五章 以水代兵
掘开黄河大堤,放水阻挡日军西进的决策是怎样制定的?蒋介石于1个小时之内同意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以水代兵”的建议,是草率而为还是早有计划?敌兵逼近,军情紧急,奉命掘堤的部队为何迟迟完不成任务?
1. 郑州城岌岌可危,程颂云忧心忡忡
2. 大军西撤无兵可调,秘密决策悄然出笼
3. 长官部计划很快获准,军政界要人早已“上书”
4. 黄委会主任陈明掘堤利害,蒋介石嘱告“切戒妇人之仁”
5. 掘堤地点选定赵口,“以水代兵”拉开序幕
6. 众官兵冒雨掘堤,总司令亲自督工
7. 三次掘堤均告失败,工兵营长高招不高
第六章 放出黄水
掘堤工程易地,百姓群起抗议,奉命掘堤的新八师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但最终却与花园口连在一起,与人工制造的黄河大泛滥连在一起,与花园口掘堤一道载八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
1. 蒋师长建议获批准,熊处长连夜测地形
2. 新八师奉命“大破坏”,守国土官兵多捐躯
3. 蒋在珍名系花园口,指挥者走进抗战史
4. 为活命父老赶来抗议,怕造孽百姓不愿助工
5. 掘堤成功水流小,扩大缺口用炮轰
第七章 掩人耳目
滔滔黄水所到之处.庐舍荡然, 一片汪洋; 黄河次堤,一时震惊中外!为了掩人耳目, 蒋介石下达了什幺密令?陈诚在新闻发布会上怎样大做宣传? 由数千军民联合举行的抢堵表演, 为何未能瞒过外国记者的眼睛?
1. 黄水所至尽成泽国,蒋公密令掩盖真相
2. 商震发布假电文,陈诚谎言骗记者
3. 工兵奉命制造假象,军民联合表演抢堵
第八章 泛区击敌
决堤而出的黄水形成漫长而广阔的泛滥带,阻挡了日军主力的进攻。少数日军被洪水阻于泛区之内或以西城镇,于是,一场围歼残敌的战斗激烈展开,而百姓自发参战,冒死杀敌的行动,更加惊心动魄,悲壮感人。
1. 敌兵被困断粮秣,我军涉水袭“孤岛”
2. 薛岳下令歼孤敌,平民设酒毙兽兵
3. 日军死到临头不忘淫乐,百姓男扮女装巧端敌巢
第九章 洪水无情
花园口掘堤使中国军队保全了抗战主力,并使大战过后的疲惫之师得以休整,为后来的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问和空间。然而,洪水袭来之时,百姓怎样逃生?被洪水围困的人们怎样忍受饥寒的煎熬?“送命托盘”又送掉多少求生者的性命?
1. 保长锣声惊百姓,政府放赈慰灾民
2. 大难临头百姓忙逃命,浊流所至田园变汪洋
3. 洪水袭来人惊恐,青年挺身救村邻
4. 死里逃生仍难保命,被困灾民度日如年
5. 泛区广大渡船少,“送命托盘”送命多
6. 遇狂风桅折船翻,幸存者求救无门
7. 洪水暴涨山峰将塌,灾民绝望救星忽来
第十章 哀鸿遍野
黄水泛滥之后,国民党政府采取7哪些补救措施?这些措施收效如何?逃荒路上发生了多少血泪交织、生离死别的故事?“释迦牟尼的救生船”能否使灾民到达苦海的彼岸?千百万背井离乡的灾民,为求活命怎样挣扎在苦难的深渊?
1. 政府赈济僧多粥少,民众捐款杯水车薪
2. 郑州沦为悲惨世界,火车竟成“救生之船”
3. 求生者云集灾民聚散地,逃难人需闯多道“鬼门关”
4. 拼命逃出泛区,转眼落入虎口
5. 市县虽设收容所,灾民难入“幸福圈”
6. 背井离乡逃荒路,生离死别血泪流
第十一章 死亡线上
长达8年零9个月的黄水泛滥,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土地淹没,粮食无收,百姓逃荒或饿死;百姓逃荒饿死,土地荒芜;土地荒芜,粮食无收,更多的百姓逃荒或饿死……黄泛区人民像蝼蚁一样无助,悲惨地挣扎在死亡线上。
1. 饥饿无食人濒死,吃遍世间动植物
2. 苲草雁粪成“珍品”,河滩惨状惊煞人
3. 满街摊贩苦叫卖,食品奇特粮价高
4. 卖尽家当为求几顿饭,一亩土地难换一斗粮
5. 卖女鬻妻为活命,泪水哭声断人肠
6. 被卖妇女命运悲惨,当妾做妓任人欺凌
7. 灾区饿殍遍野,乡村十室九空
8. 瘟疫流行欺贫弱,患者无药多丧生
附录
泛区面积及受灾人口考
花园口工程纪实
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碑碑文
花园口合龙追记
“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张群为花园口合龙典礼题词
日军调集重兵,分数路对我徐州60万大军做轴心包围;徐州会战,局势恶化。危急关头,蒋介石飞赴郑州,隶自指挥作战。新的战略部署能否扭转战局?中国军队如何对付切断陇海铁路、威胁我后方的土肥原师团?
1. 大会战局势恶化,蒋介石飞赴郑州
2. 豫东受敌威胁,薛岳临危受命
3. 日军师团强渡黄河,天然防线一夜失守
4. 鲁西南重镇菏泽陷落,师长李必蕃自杀殉国
5. 坏消息接踵而至,蒋介石愤怒异常
6. 蒋介石部署兰封会战,李宗仁下令放弃徐州
第二章 兰封鏖兵
10余万军队迅速开赴豫东,兰封会战扭开序幕。中国军队为争夺一村一寨而付出巨大的牺牲,为夺回失守的兰封城,更是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次不大的会战,为何打得如此激烈?大敢当前,固民党军将领们的表现有何不同?
1. 土肥原师团孤军深入,薛伯陵下令全面进攻
2. 宋希濂猛攻敌据点,桂永清火线分兵权
3. 关键时刻显出谁亲谁疏,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
4. 猛攻半日便克敌,兵不在多而在精
5. 日军东西遭夹击,敌酋率部大转移
6.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 二将军小胜成“大捷”,桂永清报喜不报忧
8. 日军乘隙西进,“校长”大发雷霆
9. 救援者有功竟获罪,指挥者乱中铸大错
10. 宋军长奉命夺回要地,马旅长杀敌壮烈牺牲
11. “德国将军”拒不援手,“鹰犬将军”攻城受挫
12. 总司令亲临前线,龙师长戴罪图功
第三章 合围攻坚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步步进逼,逐渐缩小包围圈;歼灭土肥原师团指日可待。然而,在各部即将攻克敌主要据点时,蒋介石为何命令他们停止进攻,向平汉线以南撤退?即将获胜的兰封会战,为何功亏一篑?
1. 战区长官部署东西合围,最高统帅下达歼敌命令
2. 夺据点伤亡惨重,历血战铁路通车
3. 胡宗南率部东进,曲兴集初战告捷
4. 敌据点得而复失,军团长脸上无光
5. 俞济时肩负重任,攻坚战惨烈艰难
6. 攻击部队胜利在望,形势骤变无奈退兵
第四章 战局陡转
日军占领徐州后,分兵两路西进,豫东重镇归德失守,河南省府开封沦陷,陇海,平汉交通枢纽、中原重镇郑州岌岌可危,抗日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军队凭何阻挡攻势凶猛的日军?蒋介石以何良策扭转危局?
1. 日军重兵西攻,东部防线危殆
2. 豫东重镇归德失守,兰封战局急转直下
3. 被动局面难逆转,蒋介石下达撤军令
4. 十万军队大撤退,孤师奉命守开封
5. 英雄拼死搏杀难敌众,日军多路猛攻占故都
第五章 以水代兵
掘开黄河大堤,放水阻挡日军西进的决策是怎样制定的?蒋介石于1个小时之内同意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以水代兵”的建议,是草率而为还是早有计划?敌兵逼近,军情紧急,奉命掘堤的部队为何迟迟完不成任务?
1. 郑州城岌岌可危,程颂云忧心忡忡
2. 大军西撤无兵可调,秘密决策悄然出笼
3. 长官部计划很快获准,军政界要人早已“上书”
4. 黄委会主任陈明掘堤利害,蒋介石嘱告“切戒妇人之仁”
5. 掘堤地点选定赵口,“以水代兵”拉开序幕
6. 众官兵冒雨掘堤,总司令亲自督工
7. 三次掘堤均告失败,工兵营长高招不高
第六章 放出黄水
掘堤工程易地,百姓群起抗议,奉命掘堤的新八师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但最终却与花园口连在一起,与人工制造的黄河大泛滥连在一起,与花园口掘堤一道载八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
1. 蒋师长建议获批准,熊处长连夜测地形
2. 新八师奉命“大破坏”,守国土官兵多捐躯
3. 蒋在珍名系花园口,指挥者走进抗战史
4. 为活命父老赶来抗议,怕造孽百姓不愿助工
5. 掘堤成功水流小,扩大缺口用炮轰
第七章 掩人耳目
滔滔黄水所到之处.庐舍荡然, 一片汪洋; 黄河次堤,一时震惊中外!为了掩人耳目, 蒋介石下达了什幺密令?陈诚在新闻发布会上怎样大做宣传? 由数千军民联合举行的抢堵表演, 为何未能瞒过外国记者的眼睛?
1. 黄水所至尽成泽国,蒋公密令掩盖真相
2. 商震发布假电文,陈诚谎言骗记者
3. 工兵奉命制造假象,军民联合表演抢堵
第八章 泛区击敌
决堤而出的黄水形成漫长而广阔的泛滥带,阻挡了日军主力的进攻。少数日军被洪水阻于泛区之内或以西城镇,于是,一场围歼残敌的战斗激烈展开,而百姓自发参战,冒死杀敌的行动,更加惊心动魄,悲壮感人。
1. 敌兵被困断粮秣,我军涉水袭“孤岛”
2. 薛岳下令歼孤敌,平民设酒毙兽兵
3. 日军死到临头不忘淫乐,百姓男扮女装巧端敌巢
第九章 洪水无情
花园口掘堤使中国军队保全了抗战主力,并使大战过后的疲惫之师得以休整,为后来的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问和空间。然而,洪水袭来之时,百姓怎样逃生?被洪水围困的人们怎样忍受饥寒的煎熬?“送命托盘”又送掉多少求生者的性命?
1. 保长锣声惊百姓,政府放赈慰灾民
2. 大难临头百姓忙逃命,浊流所至田园变汪洋
3. 洪水袭来人惊恐,青年挺身救村邻
4. 死里逃生仍难保命,被困灾民度日如年
5. 泛区广大渡船少,“送命托盘”送命多
6. 遇狂风桅折船翻,幸存者求救无门
7. 洪水暴涨山峰将塌,灾民绝望救星忽来
第十章 哀鸿遍野
黄水泛滥之后,国民党政府采取7哪些补救措施?这些措施收效如何?逃荒路上发生了多少血泪交织、生离死别的故事?“释迦牟尼的救生船”能否使灾民到达苦海的彼岸?千百万背井离乡的灾民,为求活命怎样挣扎在苦难的深渊?
1. 政府赈济僧多粥少,民众捐款杯水车薪
2. 郑州沦为悲惨世界,火车竟成“救生之船”
3. 求生者云集灾民聚散地,逃难人需闯多道“鬼门关”
4. 拼命逃出泛区,转眼落入虎口
5. 市县虽设收容所,灾民难入“幸福圈”
6. 背井离乡逃荒路,生离死别血泪流
第十一章 死亡线上
长达8年零9个月的黄水泛滥,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土地淹没,粮食无收,百姓逃荒或饿死;百姓逃荒饿死,土地荒芜;土地荒芜,粮食无收,更多的百姓逃荒或饿死……黄泛区人民像蝼蚁一样无助,悲惨地挣扎在死亡线上。
1. 饥饿无食人濒死,吃遍世间动植物
2. 苲草雁粪成“珍品”,河滩惨状惊煞人
3. 满街摊贩苦叫卖,食品奇特粮价高
4. 卖尽家当为求几顿饭,一亩土地难换一斗粮
5. 卖女鬻妻为活命,泪水哭声断人肠
6. 被卖妇女命运悲惨,当妾做妓任人欺凌
7. 灾区饿殍遍野,乡村十室九空
8. 瘟疫流行欺贫弱,患者无药多丧生
附录
泛区面积及受灾人口考
花园口工程纪实
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碑碑文
花园口合龙追记
“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张群为花园口合龙典礼题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