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一位总总师的航天人生韩连庆,田大山, 章琰本书为2022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之一。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任新民在调入国防部五院正式从事导弹研究之前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任新民从仿制“1059”导弹开始到“东风”系列导弹、“长征”系列火箭、试验和通讯卫星,再到载人航天论证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
种子的世界欧阳璐 周丹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第二个梦想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就是中国的杂交水稻援外。本书展示的是在袁隆平院士带领下中国杂交水稻援外可歌可泣的事迹。本书首次完整展现中国杂交水稻援外的艰难与荣耀,从1999年至今,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专家团队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已经为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国家培训了近万名农业技术人员和官员,内容包括援外培训班“外事无小事”的严格执行,国外技术项目的挑战与创新,以及杂交水稻援外产生的巨大成绩和国际效应等。为讲好中国故事,配以首次独家展示的大量历史珍贵照片,使得整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全书分为“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部分。“引进来”部分主要介绍袁隆平最重视的工作、援外无小事、部长来了、最好的中国样本、全世界的“云”培训等内容;“走出去”部分主要介绍了农业专家的“荒野求生”、异国出新招、“东方魔稻”的数字奇迹、越援外越爱国、一粒种子里的命运共同体等内容。
-
钨舅舅[英]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著《钨舅舅》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一部少年回忆录,讲述了一段他与科学结缘的浪漫故事。出身于医学世家的少年萨克斯受到钨舅舅的影响和鼓励,狂热地喜欢上了化学,沉浸在各式各样魔术般的化学实验中。在他的笔下,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名词,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陪伴他度过战争阴霾笼罩下的童年的重要伙伴。萨克斯激情澎湃的描写让本书成为科学启蒙与心灵成长完美融合之作。
-
爱因斯坦的国度[法]艾蒂安·克莱因一次旅行,一部传记。法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博士艾蒂安·克莱因踏上旅程,体验爱因斯坦生命中重要的城市,想象他命运中颠覆性的时刻。在阿劳,十六岁的爱因斯坦想知道如果自己骑上一道光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苏黎世,他成为一名工程师,对实验物理充满热忱;在伯尔尼,他在供职于联邦知识产权局期间发表了五篇文章,其中一篇正是关于那个彻底改变空间和时间关系的狭义相对论;在布拉格,他提出了光被引力偏转的想法,产生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雏形;然后在布鲁塞尔,在安特卫普,又辗转至北海,那是一九三三年,爱因斯坦在北海避难数月,终于离开欧洲定居美国。作者在文字里倾注了爱与敬意:每个地点他都亲身前往,每条轶事都有出处。我们就这样接近了爱因斯坦,接近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
地学金钉子李彩容著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B、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11 部委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文献与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形式,把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资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 本书通过整理黄琳各个时期的资料,形成了他学术成长的脉络图,以时间为主线,以典型和重要事件、主要学术活动、学术成就等栏目形成资料长编。传记从十个主题展开,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求学历程、工作环境和初期获得的基础性的杰出学术成就、 初上讲台并完成有特色的两本讲义、在陕西汉中分校的经历并在动荡中编写《线性代数应用理论讲义》、潜心治学完成三本有影响的专著、在系统鲁棒分析方向做出里程碑式的成果、热心公益坚持原则彰显大师风范、发展学科为人师表、老骥伏枥不忘使命。以这样一条主线,翔实勾勒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本传记梳理了黄琳致力于控制理论研究所留下的科研足迹与贡献,回顾了他始终站在控制科学前沿的高度,辛勤耕耘几十载,推动控制科学发展所作的功绩。从黄琳成长、成才、成名到学高为师,总结了他一生严谨治学、唯真求实、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本传记力求通过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控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以及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富强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希望他的创新思想和科学精神启迪和激励年轻学者不断前行。
-
走近西南联大韩震本书以著名地质学家韩德馨院士在战火纷飞中求学、成长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名青年如何在国家需要中找到人生方向,并奠定日后成为院士的基础。记述了他在战乱动荡、外敌入侵的年代,由家乡如皋到南京中大实校,又由重庆到昆明西南联大,再到出国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往事,其中又以西南联大为重点。这不仅是一本个人传记,更是对西南联大师生这一光辉群体历史记忆的追寻。本书收录的韩德馨院士与30多位师长、60多位同学的交往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联大的全景,对西南联大校史做了真实的补充。
-
扎根大地 仰望苍穹张志会本书的主体是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背景,全面展示了俞鸿儒院士的成长和经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力学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和活动轨迹;介绍了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的顽强拼搏和成长的过程,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本书记录了力学研究所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历史和现代,记录了一个个宝贵的、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读起来令人振奋。俞鸿儒院士在科学研究上Z大的特点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敢于去触碰科学研究中的难题,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他不仅继承了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还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因此在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重要的成果。
-
朱尊权传张红 著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尊权院士从事与烟草农业、烟草工业有关的科研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就。朱尊权院士93岁辞世,他用毕其一生的热忱、精力和智慧从事科研工作,许多科学论断、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为我国烟草科技发展指出了方向,凡涉及在中国烟草科研领域的成就几乎都有他的足迹和身影。他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烟草科技界所公认,道德品质为烟草行业干部职工所敬仰,被公认为现代中国烟草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引路者。全书共分为九章,依次为出身名门、学农济世、留学海外、毅然回国、筚路蓝缕、坚守信念、未雨绸缪、桑榆未晚、创新不止等内容。
-
中国铁路电气化奠基人谢瑜等著曹建猷是中国铁路电气化的奠基人,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创始人,与西南交通大学当前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都有着密切联系,是沈志云院士和钱清泉院士的引路人。本传记分为十章,前四章回溯曹建猷的求学生涯,第五到第八章聚焦曹建猷在铁路电气化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在西南地区成立第一个计算中心的历程,第九章呈现了他作为科研引路人,支持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Z后一章对他本人的性格和特质做了描述和分析。本传记采集到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曹建猷写给吴仲华夫妇讲述在MIT 的学习和科研情况的信、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波士顿聚会庆祝建校51 周年的影片、曹建猷的MIT 的博士论文、曹建猷发表在1956 年11 月25 日《人民日报》上的关于中国铁路电气化制式的文章、曹建猷于1960 年写的参与宝凤段铁路施工的工作笔记、1993 年曹建猷所述本人77年经历的笔记。
-
点亮地下明灯陈?J本书共有六章,分别叙述了陈?J院士的求学经历,从事天然地震研究、人工震源研究、岩石物理学研究,以及管理工作时所经历的事件,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科学、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