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邱竹贤传邱天庆 著本传记以女儿的视角记录了邱竹贤一身的求学、工作、教学、科研的坎坷与传奇。邱竹贤先生是我国有名铝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曾任四川电化冶炼厂、台湾地区铝厂和抚顺铝厂工程师,1955年起任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轻金属冶金专业副教授、教授。邱竹贤先生将毕生心血尽瘁于科学研究与培植后学,在铝冶金物理化学和铝电解节能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很好人才,被誉为我国铝冶金教学科研和铝工业发展的一代宗师。
-
没有勋章的功臣刘培,张志辉 著本书为中国放射化学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杨承宗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 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第2版)》将190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19位获得者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系统,基于553位中外一流科学家的数千万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且此次再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第2版)》对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做了简要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两院院士、杰出青年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中外三个层次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论文和发明授权专利进行了研究,既反映了我国当今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又提出了我国不断产出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战略思考。
-
我与水声七十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编杨士莪院士从军从教近七十年,创建了中国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领导了国内早的水声定位系统研制,积极推动并指挥了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海上考察,设计并建造了中国重力式低噪声水洞,领了矢量水听器在国内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提出了探雷声呐目标识别的新途径,主持完成了中国国内借助地声手段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的研究,等等,开创了国内多个水声研究领域。《我与水声七十年:杨士莪院士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套装上下册)》收录了杨士莪先生本人和学生们发表的文章,包括参与重要科研项目产生的文章,共130余篇,分成七个部分,集中体现了杨士莪先生在水声领域的成果和贡献。《我与水声七十年:杨士莪院士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套装上下册)》可供从事水声理论研究的科技人员、研究生阅读,也可供声呐设计工程师参考。
-
大道至简话成功王洋 著职业、事业、择业是人生面临的重大选择,其成功与否对一个人未来的道路、生活状态及一系列事情将产生极大影响。尤其对于青年,更是关涉其未来道路走向的重大问题。《大道至简话成功/成才攻略研究丛书》通过偏科偏才、泛凡无畏、负负得正、思维思伟、机遇遇机、术业专攻、妙手偶得、百姓百性及创意创业等九个章节,分门别类地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普通人尤其是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面对选择、挫折、成功时,所应具有的态度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用事例说话,以实例为依据,不生硬说教,读来轻松亲切。
-
驯火育英才 调土绿神州彭慧文 著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传主徐旭常,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从事热能工程、锅炉、燃烧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创立煤粉火焰稳定的三高区原理,解决用华罗庚-王元数论方法求解辐射传热多重积分方程的关键问题等方面有显著成果。结合我国的能源工业的实际需要,研究改进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设备,发明创造了煤粉预燃室和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近年来研究与煤燃烧有关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承担了国家科技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煤和石油的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中煤粉燃烧有害产物的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
玻璃丝通信终成真贺金波,樊立岩著 著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传主赵梓森(1932.2.4- )光纤通信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早在1973年就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70年代末,组织研制生产出我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和设备。作为技术负责人、总体设计人,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实用化8Mb/s、34Mb/s和140Mb/s等6项国家、邮电部光缆通信重点工程,其中有3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90年代,领导开发的光纤通信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作为我国光纤通信公认的开拓者之一,因发展中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和工业所作贡献,1997年被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选为Fellow会士荣誉称号。
-
黄际遇日记类编.师友乡谊录黄小安,何荫坤本书为民国时期有名数学家、教育家黄际遇的日记类编。本书是黄际遇与自己的亲朋师友来往的实录,主要内容包括《万年山中日记》至十四册、第十九至二十七册,《不其山馆日记》第二至四册,《因树山馆日记》至五册、第七至十六册。所选文章虽为个人日记,但因著者学养深厚,故而文辞典雅、韵味悠长,真实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的历史面貌和文人生存状态,极具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资料价值。
-
情系生态朱汉国 李葳 马红红本书是第七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围绕孙儒泳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脉络,以采集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资料为事实依据,结合孙儒泳院士所处年代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从他少年求学,到专注于生态学领域的学习,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赴苏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样一条主线,准确、完整地勾勒出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
-
待到山花烂漫时姚文莉,杨书卷,马丽,陈广仁 著,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待到山花烂漫时:丁( 忄敬)传》以丁( 忄敬)先生申报学部委员的材料为基础,结合档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等资料,整理出丁先生的主要经历、重要贡献和学术成果,确定其重要的几个学术成长阶段。内容上,主要依据丁先生自传、有关“留美科协”手稿、日记,以及丁先生的同事及助手所提供的资料,再经过采访丁先生家属、亲友、同学、同事和学生,以年代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研究报告的章节编排,围绕五个主题:一是求学成长主题、二是“留美科协”主题、三是奠基爆炸力学学科、四是开拓爆轰学、五是考证火药发明和冲击波,以此勾勒丁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