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严恺传刘小湄,吴新华 著严恺,生于1912年,2006年逝世,为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堂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河海大学创始人。严恺院士在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8年获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师学位,终生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培养了大批水利科技人才,并长期担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坝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主席,被誉为一代水利大师,也是中国知识界的优秀代表。《严恺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资料充分,内容充实,以深入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形象而感人地再现了严恺院士走过的道路,并通过严恺院士的人生历程,反映了中国老一辈优秀知识分子、新老几代治水人的业绩和风采,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新中国河海工程60多年来披荆斩棘、艰苦曲折的创业史和发展史。
-
当代数学大师李心灿,陆柱家 编阿贝尔奖是世界性数学大奖,堪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自2003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授予了17届20人,获奖者都是当代数学界首屈一指的翘楚,他们均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详细介绍了历届阿贝尔奖得主(截至2018年)的生平与贡献。通过此书,读者不但能领略当代数学大师的迷人风采,还能了解当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如今数学领域的最前沿问题。
-
你好,钟南山叶依 著《你好,钟南山》是钟南山院士授权的人物传记,写尽他真实人生的传奇之书。该书从2020年新冠肺炎的抗疫之路切入,记录了钟南山院士迎战新冠肺炎、抗击非典的英雄事迹,通过追溯他不寻常的成长历程以及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回顾他八十多年人生的奋斗历程,展现出他敢医感言、铁肩担道义、敢为人先、鞠躬尽瘁的“南山精神”。 全书共分为三卷:“卷一·国士担当”书写了钟南山在抗击2020年新冠肺炎和2013年非典疫情的英雄事迹;“卷二·医者仁心”记录了他作为一名医生和学者,是如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对医学事业孜孜以求;“卷三·非凡人生”回顾了父母对他的人生启蒙,以及如何从一名遭人白眼的医生成为一言九鼎的医学权威的奋斗之路。 本书收录了钟南山成人、成才过程中的珍贵影像资料,并详尽记录了他重大人生节点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孟宪明 编这是一套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科学家传记丛书,共10卷,用科学家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引领他们走进科学之门,走进实验室,聆听科学孕育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华人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火箭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如杨振宁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学说、钱学森的火箭导弹研究、华罗庚的“统筹法”与“优选法”、竺可桢的“物候学”…… 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李远哲、钱学森、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茅以升,这些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面对人生困境、科研难题,又是如何锲而不舍,成就今天的辉煌?他们的人生故事,将点燃孩子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启迪人生的哲思。这套丛书融史料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中小学科学启蒙的“及时雨”,点燃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史料翔实,注重科学的严谨性与阅读的趣味性。
-
淡泊致远求真务实陈剑本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清华大学教授郑维敏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给读者提供了郑维敏教授丰富多彩的学术成长经历和科研道路上的真知灼见。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
-
吴瑞甫家书吴锡璜暂缺简介...
-
魔幻化学人生(美)乔治·奥拉,托马斯·马修本书作者乔治·奥拉因在碳正离子及其在烃类化合物化学反应中应用的杰出贡献,独享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出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匈牙利中产阶级家庭,曾在歌剧院清理瓦砾、搬钢琴,早年在匈牙利开展研究和教学,后与家人和研究小组作为难民逃难到加拿大,先在工业界工作,开展对难以捕捉的碳正离子的研究,后到美国进入学术界,在碳正离子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后又加入南加州大学化学系,创建了洛克碳氢化学研究所。他为解决全球油气资源日益减少及全球变暖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甲醇经济”概念,即由可行的人为化学碳循环替代化石燃料。作者用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化写作方式,与他的研究和教学故事交相辉映,使得本书可读性极强。不仅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和他对新化学的追求,还阐述了在不断追求新认识和知识过程中的科学的广泛含义。
-
入门与出道葛能全葛能全,1963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院部工作,先后就职于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学部联合办公室,曾任院党组秘书、钱三强秘书等;1992 年起参与中国工程院筹建,并任该院首任秘书长、党组成员,至2000 年退休。几十年见证和经历了许多重要科学事件。本书述及作者对一系列科学事件的回顾,资料丰实,叙事清晰,文字严谨,揭示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研究两院院史,以及当代科技史与科学人物,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作者业余从事科学技术史和科技人物研究,与老一辈科学家多有交往,彼此相知,亦师亦友;退休后,对撰写科学家人物传记颇有研究与实践。20 世纪80 年代起出版有《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纵览》《科学的荣辱》《钱三强传》《钱三强年谱长编》等。本书收录的"半世寻踪"是作者新近写成的**自述文字,对于了解作者早时经历和信守颇有帮助,同时对青年朋友求知做事会有所裨益。
-
童志鹏传曹黄强,张雅丽童志鹏是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涉及许多与童志鹏同时代的人和事。《童志鹏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不仅记述了童志鹏个人学术成长的经历,更是承载着新中国一代人的奋斗历史和他们的爱国情怀。《童志鹏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对于关心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广大读者以及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救死扶伤的圣歌池子华《救死扶伤的圣歌:林可胜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故事/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讲述了林可胜的生平故事以及他与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关系。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在整个近代中国各类社会救助活动中,战争救护是红十字会工作的重心。其中尤以抗战时期的救护业绩为辉煌,而这又与一个关键人物——林可胜密不可分。他是爱国华侨,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中国三大军医先进”之一(另两位为伍连德、刘瑞恒)和“中国生命科学之父”。1938年春,救护总队部宣告成立,林可胜出任总队长。救护总队部是中国红十字会“专负军事救护之机构”,它的成立,翻开了抗战救护新的一页。在国难深重,资财匮乏情况下,红十字救护队员们在总队旗帜下,冒血雨腥风,共树抗日丰碑,广播人道圣歌。尤其林可胜,倡导于前,躬行于后,运筹帷幄,惨淡经营,使救护总队功勋卓著,屡有损毁却不断壮大,展现了以“救死扶伤,博爱恤兵”为宗旨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