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向海而生刘宜庆本书为我国海洋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奠基人方宗熙的传记。本书从方宗熙早年经历入手,着重写了他定居青岛后教书育人、开创性地研究海藻遗传和育种的事迹。方宗熙(1912—1985)是我国海洋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奠基人,为我国海藻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海洋生物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该书通过描写方宗熙教书育人、致力科普、潜心科研、报效祖国的一生,展现其丹心报国的初心、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党爱国的情怀。向海而生,方宗熙谐写了一曲科学报国的乐章。
-
杨启业传周洪成,杨丽,王桂根,宗建华 著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传记。杨启业是炼油工艺专家,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先后设计、审核了100多套催化裂化装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本书介绍了杨启业院士的人生历程和先进事迹,讴歌了杨启业院士对中国炼油事业的贡献,可供石油石化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
愿将此生长报国李朝全,李春雷,张雅文,陈晓琳新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自2014年以来,中宣部每年集中组织评选、宣传一些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即“时代楷模”。这些时代楷模是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典型性的先进人物,生动展示他们的感人事迹,讴歌他们的高尚情操,既能让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又能彰显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本书力求用通俗的语言,生动讲述近5年来获评时代楷模的院士——刘永坦、彭士禄、朱有勇、卢永根、陈俊武、南仁东、黄大年等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专业领域不懈奋斗,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勇闯创新“无人区”,推动科学进步的感人故事,旨在弘扬他们始终保持矢志不渝、赶超先进的报国情怀,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科研品格,始终砥砺迎难而上、协同攻关的学术信念。这些楷模就像一束束光,不仅照亮我国科技强国之路,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也点亮广大青少年成长之路,激发他们胸怀报国富民之志,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攻坚精神,让科技强国梦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
绿境求索李文华李文华院士是国际知名生态学家,在林学界、生态学界和资源科学领域享有盛名。本书记叙了李文华院士根据环境条件、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学术成长经历——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研究,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再到生态农业复合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最后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范畴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他求真务实、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以及淡泊名利、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优秀个人品质。
-
AI与爱卡罗尔.科尔曼如果电脑能识别你的面部表情,并对你的感觉做出反应,该怎么办?这本书的作者,美籍埃及裔年轻女性娜·埃尔·卡利乌比大概是早期思考这个问题并付诸行动的科学家之一。无论是在科技界还是在她的祖国埃及,拉娜·埃尔·卡利乌比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女性——在“情感人工智能”这个白人和男性仍占绝大多数的科技新领域,身为穆斯林女性的拉娜成了领军人物。拉娜在埃及和科威特长大,她的父亲很严厉,重视传统,母亲是中东地区最早的女计算机程序员之一。自求学时期,拉娜便打破了做一个“听话的女儿”以及后来的“听话的妻子”的规则,大胆地去追求自己梦想。拉娜从她的研究中深深察觉,一个情感盲目的数字世界损害了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包括同理心。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她带着两个孩子从开罗搬到了美国,不断践行着她所追求的事业——在技术令我们失去人性之前,使技术本身更加“人性化”。拉娜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 Affectiva公司,这是情感人工智能新领域的先驱,让我们的技术能够像我们理解彼此那样理解人类。这本书记录了拉娜从一个 "乖巧的埃及女孩 "成长为一名掌握前沿技术的科学家的历程。在革新技术的同时,面对女性科研者所面临的原生家庭、社会环境、婚姻育儿重重困境,她遵从内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文明拐点上的恶棍与英雄莫伊拉·多兰(Moira Dolan)本书简笔勾勒了1901年至1950年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群像。他们当中有种族主义者、怪人和机会主义者,也有英雄、天才和无私的捐助者。同时也包含41项药物与疗法的诞生:白喉疗法、疟疾研究、血管缝合术,血清、盘尼西林、青霉素、维生素的发现……这些医学研究成果深刻改变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串联起了半个世纪的战争、疫病和匮乏。作者打破了白衣天使们寻找奇迹疗法的刻板印象,真实描绘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的个人生活,揭示了医学进步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类现实。本书不仅是了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绝佳传记作品,更是一部有趣有料、兼具科普性和启发性的医学小史,集医学史、人物传记、科普于一体,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
医者仁心王霞 王洪鹏 著.为了传递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构建多维度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宣传方式,中国科学技术馆编写了本书。该书讲述了张伯礼等8位医学界院士的先进事迹,以朴素严实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业绩、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他们医者仁心,医术精湛,对待患者如亲人,对待工作始终如一,面对国家甘愿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奏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用行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
院士读书与做学问方正怡 方鸿辉古今中外谈名人读书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而专集我国两院院士如何读书与做学问的文字,倒十分鲜见。毕竟他们都是在科学技术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成功人士,聆听他们的读书故事与治学之道,应该对广大青少年会有不少启示并值得回味。本书收入了60多位院士侃侃而谈的读书与做学问的“秘诀”:不仅要学好,更要好学,还要好奇、好思、好问。只有问出新意,创设新知,才能达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书中的选文既有他们偶然在一本好书、一位恩师的指引下走上科学道路的难忘回忆,也有从自身的求学和治学之路中,悟出的经验与体会……这些有感而发的话语,都是有血有肉的真情流泻,既真切从容,又透彻醇厚。院士们还一致认为:真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一名一辈子爱读书的终生阅读者。因此,他们也往往能花不少时间既读“正书”也读“闲书”,这常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毕竟在自己的专业里院士们是精的,就从这“精一”始,经过博的陶冶,从而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院士们讲述的故事中,读者还能体会到既要“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相信这一切都会让青少年明白“学问”之道,也能终身受用。
-
院士做人与做事方正怡 方鸿辉本书是基于采访笔记和摄影图片整理成的20位院士的深度报道。作者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并配以生动的彩色图片,旨在告诉青少年读者: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那么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失败。做人实在是一门大学问、一门大艺术。至于如何做事与做学问,有了认真做人来垫底,不愁事业不成功。本书在生动讲述院士们鲜为人知做人故事的同时,也介绍了不同科学领域院士所从事的事业是如何造福人类的,如何获得成功的心路历程。这对落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是不可多得的素材。譬如在讲述范滇元院士为寻找新能源而钟情“神光”研制的故事,读者既了解了激光可控核聚变的基础知识与原理,同时理解了范院士执著科研的精神风貌与为人之道;在讲述龚岳亭院士等对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创新道路的难忘历程,能了解为什么要人工合成蛋白质,他们团队当年是带着怎样的做人理念来大协作而获得大成功的……作者叙述的笔触不仅在乎院士们的头脑,更在乎他们的心灵;不仅在乎他们所研究的“学”与所从事的“术”,更在乎他们的为人之“情”与人文之“怀”。因此,在这些可读性很强的故事背后,读者可以悟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领会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诚实守信、认真执著、坚忍不拔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清院士们怎样为圆梦而不懈努力的科学脚步,体悟该怎样走自己往后的人生之路。
-
朱晓东传吴锡桂 朱晓东 著本书讲述了朱晓东院士从童年时代、中学时代,到投笔从戎,再到进入社会后在阜外医院从医60多年的人生经历,从一名普通外科医生逐渐成长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业内专业人士,从参加青海藏族牧区医疗队、接触西方世界到一步步成为医学泰斗,回忆了在这些阶段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他从内心深处对共和国培育的感恩之情。本书中还讲述了朱晓东夫妇家庭生活的一些片段,他们相濡以沫,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促进,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帮助,最终成就了彼此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