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当油气遇见光明 翟光明传闫建文 著本书为翟光明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翟光明,1926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钻井工程技术专家,为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书详细叙述了翟光明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
一爆惊世建荣功 王方定传时春丽 著王方定(1928—),祖籍四川自贡,放射化学家。1928年12月21日,他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1953年8月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3—1955年,为从国产铀矿中提出的铀的净化做了基础性研究工作。1958—1978年,王方定被调至正在组建的二机部九院,负责研制核武器的放射化学工作。1960—1963年,作为组长,完成点火中子源的研制,被多次用作核弹的核点火部件。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原子弹的突破及武器化”项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参加者,被名列入该奖的光荣册。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获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64—1978年,开展核武器试验中的放射化学诊断工作包括裂变当量、中子、聚变当量、引爆氢弹用原子弹爆炸当量、氢弹中总裂变当量、用气体裂变产物测定核爆炸的裂变当量以及爆炸取样回收系数的测定。先后用于十余次核爆炸试验的诊断中,为完成这些测定需要对约60种核素进行分析测量。王方定作为发明人,“快速测定裂变燃耗的气体裂片法”1987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裂变燃耗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9—1989年,王方定被调回原子能院,主要开展了裂变产物的化学行为研究、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与生成方式间的关系、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研究等科研工作。王方定还进行了核化学的学科方向性的调研工作,结合聚变核燃料及聚变过程中高能中子、带电粒子核反应,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聚变化学的研究方向。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
仁者医心 陈灏珠传李卫国 著陈灏珠,祖籍广东新会,心血管病专家,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学前及中小学教育。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随家人返回内地。在故乡广东新会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关继续高中学业,并于第二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入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内科。此后再未离开这里。1997年7月,陈灏珠当选我国心血管病内科领域位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凡60余年。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
我的求学之路龚晓南 著《我的求学之路(记于大学毕业五十周年之际)(精)》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龚晓南院士求学和从事科研、教学的历程,记述了龚晓南院士小学、中学、大学的求学过程以及大学毕业后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经历,收录了若干代表性论文,讲述了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求学之路。
-
国魂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著本书记录了钱学森一生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钱学森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科学执着追求,毕生致力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他襟怀坦荡、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真理、科学求实,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他为中国航天做出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性贡献,为“导弹自主” “两弹结合” “卫星上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为打造战略威慑力量、实现强国兴军目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学生时代,他志在救国,树立航空救国崇高志向;留美期间,他志在报国,冲破艰难险阻归国报效;回到祖国,他志在强国,献身国防成就“两弹一星”伟业;步入晚年,他志在富国,为人民幸福倾注心血。他让一个曾经缺钙的民族挺起了脊梁,让茫茫太空有了中国人的声音,为人类文明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
种质资源总是情谭光万,郑殿生,刘旭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的传记。全书通过传主访谈、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董玉琛的学术成长历程,总结了其人生历程、学术成长中值得后学汲取的宝贵经验。对本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
听大师讲规划曲长虹,李兆汝《听大师讲规划》以访谈的形式,对40多位老一辈城市规划大家以及当前规划界的中青力量进行了专访。采访从多个角度进行,目光锁定的主要是这些为共和国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规划师们的工作经历、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对60年来城市建设的思考等。每一篇访谈的后还附有采访后记,详尽书写了采访印象,使读者可以近距离地走进大师们,目睹他们的风采。
-
材料人生曹萍 著涂铭旌(1928-),原籍四川省巴县,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及强度和稀土、钒钛、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或主持开展了“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四川混合稀土制取贮氢合金规模生产关键技术”“无钕贮氢合金镍氢电池研究”“高耐候性与抗菌型纳米改性粉末涂料技术研究”“室温磁致冷材料开发”等重大项目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成果均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 年,因完成项目“微特电机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元器件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科
-
河合隼雄的读书人生(日)河合隼雄本书是根据河合隼雄先生生前遗稿整理出来的读书回忆录。与我社已经推出的回忆录《给未来的记忆》不同的是,河合先生令人惊叹也令人颇为好奇的一点:博览群书,不但看专业心理学及其他社科文学作品,还阅读了大量童书及艺术人文图书,本书正满足了读者的这种渴望,以幼年、青少年、求学、留学、执业等各个人生阶段为划分界限,抓取他在各阶段很看重的5-10本书分享给读者,全书共列出100多本图书,而行文中还配有珍贵的私人照片,让读者们能够通过影像来认识每一个阶段的河合先生。
-
科技先驱赵世坤《科技先驱:云南省杰出科技专家传略(1)》是一部由云南省科技厅下达科普专项计划,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和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组织采编力量,搜罗云南近、现代在学科创建、科技领域开拓、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项目设计施工、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老科技专家,遍访这些科技先驱的后人、友人及原所在单位的同事,采写编撰而成的书籍。《科技先驱:云南省杰出科技专家传略(1)》收录了54名已故云南杰出老科技专家的事迹,他们有的远涉重洋砺就锋锷而赤心报国,遭遇战火离乱山河破碎而痴心不改,或在“前所未闻”的年代沦为“臭老九”,饱受凌辱摧残,仍然为科学救国上下求索,虽九死而无悔;有的严谨治学、着力培桃育李,不惜蜡炬成灰,照亮后人征途;有的跋山涉水,不乏风餐露宿,牧心一草一木,探求自然真谛;有的悬壶济世,神农尝百草,不惧以身试药,守望民生健康;有的节衣缩食,潜心科技攻关,不懈屡败屡战,直至炼成正果。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云南的科学史,在悲辛而壮丽的科技救国事业里,与共和国一起经历磨难,一起相扶成长,一起砥砺前行,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立下了不朽功勋,以至成为科技栋梁、科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