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孙家栋画传王建蒙 著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著名航天技术专家、航天战略科学家,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创者之一,“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开始,历任中国通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还是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他作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年长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亲历、践行、见证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辉煌的全过程。2020年4月23日,在第5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孙家栋等老科学家回信,称赞他们当年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殷切期望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孙家栋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一面旗帜。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进程,为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为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是鲐背之年的孙家栋,目前仍然在航天工程和航天应用领域顽强拼搏。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从中国航天研制导弹起笔,描写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各类应用卫星遨游太空、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中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孙家栋步入90岁后仍坐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跌宕起伏的故事。本书是一本航天人写航天人、科技人员写科学家的力作,通过对孙家栋心路历程以及大量航天发射任务的细致描写,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孙家栋无私奉献、勇于负责、全身心投入航天事业的人生轨迹。书中披露了中国航天大量第一手资料,使读者仿佛置身航天场景,与孙家栋一起体验其中的甘苦喜乐与惊心动魄。阅读孙家栋的航天历程,如同阅读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透过孙家栋的人生经历,如同通过中国航天事业寻找民族的脊梁和人生的信仰。
-
伽利略传马里奥·利维奥 著伽利略作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开创者,被爱因斯坦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甚至是整个现代科学之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也说,他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杰出科学成就之一,莫过于将观测天体、绘制星图的古老艺术,革新为一项探索宇宙奥秘、定位人与地球位置的科学事业,他也因为发展并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到当时宗教裁判所的质疑、审判和软禁,成为科学史上为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而战的标杆。马里奥·利维奥作为一名当代天体物理学家,少有的以科学家的视角来讲述伽利略的生平故事,评价他的科学成就与科学精神遗产。图像、发现、戏剧性、勇气、长寿与传播——作者以此描摹了这位现代科学奠基人的常青形象。今日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证明了伽利略在四百年前对月球、木星、太阳黑子观察的精妙之处;而今天科学理论和观念依旧遭到否认和质疑的现象,也说明了伽利略为真理而抗争的科学精神仍有无限启迪。
-
费曼经典[美] 理查德·P.费曼 著,李盼 译本书完整收录了诺奖得主、科学顽童理查德·费曼的61篇经典自传文章,经过费曼的忘年密友拉尔夫·莱顿的精心编排,我们得以沿着生平时间重走费曼的冒险旅程:在麻省理工学院捉弄同学,在普林斯顿大学与爱因斯坦对话,研发原子弹的同时开遍保险柜,学敲鼓并加入桑巴乐队,在诺贝尔奖晚宴的趣事,学画、卖画、办画展,靠冰水和夹子解密航天飞机事故……费曼的这些文章,展现了他对科学、教育和人生的独特观念和态度,也告诉我们:做一个有趣的人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难,也更重要。 作为费曼的好友,编者拉尔夫·莱顿为本书增加了新的注释,这些着意补充的细节为费曼的叙述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同时收录包括费曼的照片、绘画作品、手稿在内的的30多张图片。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曼·戴森所作的前言,并以知名演员、导演艾伦·艾尔达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庆典上的演讲作为后记,为这本精彩的自述辅以他人视角,更能让读者看见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费曼。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关于本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中国第*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研制我国核潜艇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核潜艇的从无到有、跨越发展探索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旭华:志探“龙宫”一痴翁》生动地讲述了黄旭华的成长故事,以及国之利器核潜艇玉汝于成的研发经历,饱含深情地赞颂了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惊涛骇浪中创造的不朽功勋,给当代青少年树立起一座令人敬仰的精神丰碑,为青少年学习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提供榜样的力量。关于丛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系列丛书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编写。天体物理学家、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武向#院士任主编。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中国科学技术馆原党委书记、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苏青任副主编。丛书作者为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进行过深度采访或研究的专家、教授、作家,共有吴明静、王艳明等功勋模范人物口述史采集工程负责人,谭元斌、邓湘子等中国好书、中华出版物获得者等9位作家任分册作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家属或同事担任分册科学顾问。该丛书以充满浓郁童趣的美文,描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成长过程中感人的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闪光的足迹。这是一套帮助青少年读者打好精神底色的丛书,也是一套通过美文来解读#凡而伟大的人物精神密码的丛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杰出品质,传递给青少年读者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引导他们把#凡的事做好,获得不#凡的人生,并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
永不消逝的电波永不磨灭的初心王婧菲 编本书收录了数十位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教师、学生代表的人物访谈,以“院士风骨”“‘五老’风姿”“青年风华”三个篇章勾连起老、中、青三代四系人的东大记忆。书中具体收录了《夏培肃院士:中国早期计算机背后的神秘女工程师》《李幼平院士:勇挑大梁攻克核武器遥测难关》等文章。
-
祖冲之杜石然 著本书是一部祖冲之的传记,祖冲之,南北朝宋朝时期科学家,字文远。祖籍范阳遒(今河北涞水)。青年时任职于刘宋的学术机关,后来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史、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县令。入萧齐后,官至长水校尉。擅长算术,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约千年。制定了《大明历》,首先引入岁差,其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以前的历法更为准确。撰有《驳议》,不畏权贵,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虚推古人”。又曾改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木牛流马、欹器等,独步当时。全书收录了祖冲之和祖暅之原理两部分。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邓湘子,谢长江暂缺简介...
-
潜心控制的拓荒人王金枝,杨莹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中国科协联合中组B、教育B、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11 部委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文献与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形式,把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资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 本书通过整理黄琳各个时期的资料,形成了他学术成长的脉络图,以时间为主线,以典型和重要事件、主要学术活动、学术成就等栏目形成资料长编。传记从十个主题展开,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求学历程、工作环境和初期获得的基础性的杰出学术成就、 初上讲台并完成有特色的两本讲义、在陕西汉中分校的经历并在动荡中编写《线性代数应用理论讲义》、潜心治学完成三本有影响的专著、在系统鲁棒分析方向做出里程碑式的成果、热心公益坚持原则彰显大师风范、发展学科为人师表、老骥伏枥不忘使命。以这样一条主线,翔实勾勒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本传记梳理了黄琳致力于控制理论研究所留下的科研足迹与贡献,回顾了他始终站在控制科学前沿的高度,辛勤耕耘几十载,推动控制科学发展所作的功绩。从黄琳成长、成才、成名到学高为师,总结了他一生严谨治学、唯真求实、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本传记力求通过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控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以及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富强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希望他的创新思想和科学精神启迪和激励年轻学者不断前行。
-
手机诞生记[美] 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 著,郭铭,吴晓岚 译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手机的故事。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人们不再受缆线所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与其他人联系,手机还带动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出现和发展。然而,关于手机诞生的真实故事还没有人讲述过。本书聚焦于一场控制人类交流方式的角逐,涉及政府监管机构、警察、技术突破、失败、石英,还有一匹马,故事的中心则是手机之父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在书中他描述了自己早年的生活如何影响了手机的发明,还包含了很多关于创新、战略和管理的内容,同时他介绍了个人对移动通信未来的展望。本书适合企业家、决策者,以及信息通信领域的从业者阅读,同样也适合对谦逊和幽默的领导方式感兴趣和对手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更适合有梦想、希望创造未来的读者阅读。
-
医圣张仲景程韬光 著东汉末年,社会板荡,瘟疫横行,民不聊生。饱读诗书的张仲景目睹此景,不为仕,愿行医,师从华佗、沈珪等名医,渐有名气。他辗转于南阳、荆襄、长沙一带,遍寻药材,亲身试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研制驱疫良方,遏制肆虐的瘟疫。他开创出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写就泽被后世的《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身处时代的暗夜,饱尝颠沛离丧,他以医术救人,以医道补天,更发愿要以礼乐安民,诛邪恶,正人心,扬清抑浊,还乾坤以郎朗正气。这位生长于乱世的医者,怀抱自己至真至善的理想,身体力行,一步步走成了一位辉耀史册的圣人。这是一部关于张仲景的传记,以史实为骨,辅以合理的想象,将大量的传统医学知识、地方掌故、民俗民风和历史事件熔为一炉,追求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创作风格。本书塑造了一位“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医圣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生机,体现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