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那一条天路石玉林贯穿于京张两地的有一条重要的铁路——京张铁路。它是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这一创举在当时的旧中国为中国人民大大地长了一口气。也向全世界宣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可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京张铁路穿行了*名的居庸关所在的关沟段,不仅创举了攀上千分之三十三点三三坡度的地段,还创造了“人字道岔”的奇迹。*由于火车穿行的关沟段,这里曾经是太行山脉八个通道之一军都径,沿途地势险要且处处美景,有*名的八达岭展示在世人面前,*有壮丽雄伟的长城古建筑名扬世界。 京张铁路越过八达岭进入河北境界后,会穿越*名的官厅水库,经过明代的“土木之役”的古战场、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怀来、解放战争时期*名的“新保安战役”所在地新保安、元代时设立并至今保存完好的“鸡鸣驿”古驿站、以及*名的古城宣化和张家口……所经过的沿途有说不尽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地方特产。石玉林*的《那一条天路(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即是介绍了这些历史故事。
-
徐更光传王民 著徐更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爆炸科学与技术专家,是新中国军工事业的功勋,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徐老一生致力于我国爆炸科学与技术事业,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并且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本传记以徐更光院士的家庭背景、教育情况和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他在这几门学科开创和发展中做出的工作。弘扬了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了国家科学的发展、进步不懈努力的开拓精神。
-
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潘云唐 著作为2003年度国家*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院士光辉的奋斗历程,无疑是我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地学工作者一部内容丰富的生活教科书。本书运用口述实录和客观描述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七个方面,记录了刘东生传奇式的人生经历。集中体现了他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张藜,张佳静 著作为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国科学报》上策划和组织开设了“印刻”专版,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学家,并配以相关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现了老科学家曲折丰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经历,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成为采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6年9月,专栏已刊载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故事。本套丛书即为上述“印刻”专版130期的合辑。第一册收入从事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领域的38位科学家。其中有自言“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的数学家、国家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有我国理论物理学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奠基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周培源院士,有以身许国开拓我国核武器事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有建国初期为了“中国也要进步”而归国开拓中国超声学学科的应崇福院士,有为了中国早日摘掉“贫油”帽子而常年在野外进行石油地质调查的田在艺院士,有引领中国气象学走在世界前沿、“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的叶笃正院士??????等等。无论是在实验室进行演算和实验,还在野外进行观测和勘探,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无悔奉献的家国情怀。
-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张藜 著作为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国科学报》上策划和组织开设了“印刻”专版,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学家,并配以相关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现了老科学家曲折丰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经历,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成为采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6年9月,专栏已刊载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故事。本套丛书即为上述“印刻”专版130期的合辑。第四册为女科学家专辑,收入了22位女性科技专家的故事——既有出生于江南名门却“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中国位女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也有人如其名般清丽、一生在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的安静娴院士,还有风华正茂时放弃联合国WHO职位回国、后半生脚印遍及中国麻风病现场的李桓英研究员,等等。她们的人生之路不尽相同,她们从事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她们的生活品味或雅致或极简,但有一点于她们是共通的,那就是对科学研究的爱与执着。希望这一册对女科学家科研人生的集中讲述,能够丰富读者对中国女科学家这一群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够领略女科学家的别样风华,能够唤起读者对女性科学家成长特征的更多思考。
-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张藜,罗兴波 著作为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国科学报》上策划和组织开设了“印刻”专版,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学家,并配以相关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现了老科学家曲折丰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经历,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成为采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6年9月,专栏已刊载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故事。本套丛书即为上述“印刻”专版130期的合辑。第三册收入技术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42位科学技术专家。其中,有为了国家战略需要而不计个人名利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院士,也有数十年隐姓埋名从事我国自主核潜艇研发而“忘家”但终“感动中国”的黄旭华院士、矢志为解决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断攻关的纺织机械专家梅自强院士、为解决农业病虫害而终身研究农药的李正名院士、为提高中国蒸馏酒酿造水平而不懈努力的百岁老人秦含章先生……等等。在他们看来,个人的科研追求,与国家利益、人民需要是时时刻刻联系在一起的。
-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中国科协调宣部 著作为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国科学报》上策划和组织开设了“印刻”专版,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学家,并配以相关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现了老科学家曲折丰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经历,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成为采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6年9月,专栏已刊载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故事。本套丛书即为上述“印刻”专版130期的合辑。第二册收入生命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的28位科学家。其中,有自称为“泥腿子”的小麦育种专家庄巧生院士,有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研究员,有将一生心血奉献在肝胆外科上的国家高科技奖得主吴孟超院士,有幼年便立志研究昆虫而在日军侵华的国难当头投笔从戎的昆虫学家周尧先生……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认准一个目标,奋斗终身成大器。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持续、专注的精神,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赤诚爱国心,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树立起榜样。
-
赵亚夫臧巨凯 著《赵亚夫》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杰出专家系列丛书》之一。赵亚夫,研究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41年4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61年毕业于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镇江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被任命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镇江地区农科所所长。赵亚夫同志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了解农民疾苦,一辈子绞尽脑汁只干一件事,这就是让农民富起来。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秉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理念,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赵亚夫同志和他的团队创建的“万山红遍”科技示范园,深刻诠释了“帮助农民掌握现代技术、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成为推广现代农业的“活橱窗”“活样板”。他历经15年探索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戴庄模式”,团结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践行了“一个都不少、一户都不落”的殷切嘱托。“一辈子心系农民、一辈子扎根基层、一辈子为‘三农’鞠躬尽瘁、一辈子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亚夫精神”,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的座右铭。作为江苏省农业科技战线的杰出代表,赵亚夫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先后获得江苏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新中国成立以来50位感动江苏人物荣誉称号。2007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三农人物”,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2015年当选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躬行出真知尹晓冬,付森,李艳平 著王守觉,他是我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他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我国首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在我国研制的晶体管高速计算机中得到应用。他利用硅平面工艺制成硅平面晶体管,为我国研制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他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膜版,解决了制约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集成逻辑电路一一多元逻辑电路,大幅提高了电路运算速度。他创建了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使神经网络对实物对象的识别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躬行出真知 王守觉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以时间为脉络,将传主的生平分十一章记叙,即家世与家风、曲折求学路、初展创新才华、研制半导体器件、开拓集成电路领域、研制多元逻辑电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创建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研究生培养、科学合作、电子学会工作。
-
根深方叶茂朱晶,叶青 著《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唐有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化学界泰斗L。Pauling,获博士学位。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在院系调整中转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本书向读者系统呈现了唐有祺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