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
科技楷模赵世坤《科技楷模:云南省杰出科技专家传略(2)》以翔实可靠的材料、通俗生动的文字,准确简练地介绍云南省近现代著名科技专家,力求文献性、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的统一。主要读者对象为科技工作者、科技史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科技楷模:云南省杰出科技专家传略(2)》的出版对对宣传老一辈科技专家的严谨精神、和无私奉献起到一定的作用。
-
数海沧桑暂缺作者在本书中,杨乐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家世、求学经历(南通和北京大学、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学术工作经历和成果,以及担任领导职务所做的一些工作,分享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杨先生担任曾中国数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多年,数学界的大事,他几乎都参与了领导工作:如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他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是“数学天元基金”的发起人之一;他协助丘成桐创办与运作了开放性新型研究所“晨兴数学研究中心”,这一中心对国内外数学交流、人才培养等,成绩卓著,影响深远。
-
岁月张光耀暂缺简介...
-
刘更另刘淑军,黄晶,秦道珠刘更另(1929~2010),男,1929年1月出生,湖南省桃源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5~1959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苏联农学副博士学位(后转为博士)。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土壤室,曾任农业土壤肥料室副主任、主任、祁阳红壤实验站站长。1980~198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199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了怀念这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我们编著这本科学家传记图书,以便让广大农业科研和农业系统的中青年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位已故中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传奇的科学人生。
-
企鹅与莱恩兄弟(澳)斯图尔特·凯尔斯 著艾伦、理查德和约翰·莱恩三兄弟间的亲密关系是20世纪伟大的出版社——企鹅的核心。他们进行过各种创新,以无畏而富有创造力的对抗精神,出版了大量平价的高品质图书,将阿加莎·克里斯蒂、萧伯纳、弗吉尼亚·伍尔夫、格雷厄姆·格林带到了广大读者中间,实现了出版业的革命。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和一家强大的出版社,讲述了理查德·莱恩少有人知的故事,他也是企鹅的核心与中坚,是社内影响力最强的人物。莱恩三兄弟的关系对于企鹅形成企业精神、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而现有关于企鹅的传记常常将艾伦的作用夸大,对艾伦的沙文主义式聚焦掩盖了出版传媒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兄弟间富有创造力的对抗组成了企鹅的秘密武器,即一个带动强大出版社发展的充满动力而独特的引擎。本书描写了一场难得实现的出版胜利,既有趣又伤感,既动人又见地深刻,是一部突破性的反历史传记。
-
科研管理四十年暂缺作者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知识结构的质变,第一代科学家群体的登台,与世界接轨的科学体制的建立,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乃至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都发生在20世纪。自1895年严复喊出“西学格致救亡”,至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科教兴国”的国策,百年中国,这“科学”是与“国运”紧密关联着的。百年中国的科学,也就有太多太多的行进轨迹需要梳理,有太多太多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研究,可能是格于专业背景方面的条件,治通史的学者较少关注科学事业的发展,专习20世纪科学史者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气候。无论精治通史的大家学者,或是研习专史的散兵游勇,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难题——史料的缺乏。史料,是治史的基础。根据20世纪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特点,搜求新史料的工作主要涉及文字记载、亲历记忆、图像资料和实物遗存这四个方面。20世纪对于我们,望其首已遥不可及,抚其尾则相去未远。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纪科学事业发展且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领导干部,大都已是高龄。以80岁左右的老人为例,他们在少年时代亲历抗日战争,大学毕业于共和国诞生之初,而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时期(1956-1966)则正是他们施展才华、奉献青春、燃烧激情的岁月。这些留存在记忆中的历史,对报刊、档案等文字记载类史料而言,不仅可以大大填补其缺失,增加其佐证,纠正其讹误,而且还可以展示为当年文字所不能记述或难以记述的时代忌讳、人际关系和个人的心路历程。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失败挫折和灵感顿悟,学术交流中的辩争和启迪,社会环境中非科学因素的激励和干扰等等,许多为论文报告所难以言道者,当事人的记忆却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的全景。湖南教育出版社欲以承担挖掘和抢救亲历记忆类史料为己任,于2006年启动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的工作计划,在学界前辈和同道的支持下,成立了丛书编委会,于科学史界和科学记者群中招兵买马,认真探索采访整理工作规范和成书体例。通过多方精诚合作,在近两年中已出版图书20种,得到了学术界和读者的认可。
-
刘东生年谱韩家懋,刘丽《刘东生年谱》以时间为序,详细列出了刘东生从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介绍了他的家庭基本情况;他的学习、成长和最后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他的幼年是在日本不断入侵的环境下度过的,日本军人的残忍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恐怖的印记;他的求学之路更是充满曲折和荆棘;他在升学、就职等关键时刻因病重,而被同龄人落下一步。尽管如此,刘东生还是以他惊人的毅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以他坚实的知识基础、杰出的思考能力和超人的勤奋,最终实现了超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刘东生年谱》是对刘东生一生的真实记录,它给人以思索的空间,那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如何实现人生跨越。书中还插入了反映刘东生一生的珍贵资料照片,便于给读者更直接的感受。
-
刘东生手迹韩家懋,刘丽《刘东生手迹》为纪念刘东生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刘东生先生一生记录了400多本学习和野外笔记。编者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发现存有数量可观的刘先生的学习笔记、论文述著、活动和会议记录、翻译文稿。这些手迹全面记录了刘东生先生一生的重要科学活动和心路历程。娟秀、整洁的小楷是他精心学习的记录;精美的野外剖面和素描图是他一丝不苟的野外工作的反映。野外记录簿上线条粗犷、字迹飘逸的图文,看得出是刘先生在途中颠簸的车上抓“拍”抓“录”的材料。深感这些手迹是刘先生成才之路的真实写照,编辑出版这些材料与大家分享,是对刘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限于时间和篇幅,书中只遴选了野外记录、论文专著、学术报告、纪念追忆和大会讲话5个版块,虽然无法全面反映刘先生的学识与修养,但足以表明一个科学家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刘东生手迹》的科学内容可以作为地球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其他部分可为普通读者提供做人做事的参照;也可给大中学生走上人生道路以启发和指引。
-
往事钩沉杨叔子《往事钩沉》以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的人生经历、科研发明为主线,以个人口述与采访相结合的形式,记录了杨叔子院士从一名莘莘学子成长为一名机械工程专家、致力于推动“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家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杨叔子院士幼年成长、外出求学、解决国际上断丝定量检测难题、在全国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评估等典型事例的叙述,还有杨叔子院士病中鲜活的修养身体、为教育为各界奉献不息的鲜活记录。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全方位呈现了杨叔子院士治学为人的质朴情怀与独特魅力。
-
黄土情缘暂缺作者《黄土情缘:刘东生口述自传/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为刘东生口述自传。以下为刘东生对《黄土情缘:刘东生口述自传/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看法:先谈一谈我对这次写这个传记的一些想法。一,我想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在我没有得奖之前,大家也都知道我做了一些工作,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当然,这个奖表明国家对于环境工作、地学工作很重视。我觉得,得了奖也还是应该以平常心理来对待。二,我本人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回想一下我的读书经历,确实上学都是很好的学校,但是我无论在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时期,什么出类拔萃,聪明绝顶,或者天资过人,这些词都落不到我的头上来。我读过很多人物传记的书,看到很多人确实是天才,确实有很多人从小就非常聪明、突出,而我不是那个类型。我是属于另外一个类型的,就是不断地努力,持之以恒,最后取得成功的。不要一写传记就一定要把这个人写成从小一直都是非常的人物。我认为,写我就应该是写平常人,这是我的一个愿望。三,写科学家的传记,主要还是要看科技上的成就。要用平常的心来看待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如果能够老老实实地把这一段历史写出来的话,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