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二)
作者: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 编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ISBN:9787502771430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经专家的多轮审阅,作者的多番修改、完善,今天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论文集的出版是我国海洋界、环保界的一件好事。就论文集本身而言,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作者范围广,论文集收录了全国各地赤潮研究与防治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监测预报、赤潮防治和管理的专家、管理者、基层监测人员的作品,充分代表了我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工作的现状;其二,涉及内容丰富,包括了赤潮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毒理学、预报模型、监测分析技术、遥感技术、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健康与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诸多方面;其三,大部分论文是首次发表,属于原创性论文,其中不乏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其四,相当一部分论文的作者是从事赤潮研究与防治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但其论文的字里行间进射出的对赤潮研究与防治工作的激情、睿智、理性与责任感非常令人欣慰。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二)》作者简介
目录
珠江八大口门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
汕尾港赤潮监测、管理和预防浅述
渤海湾赤潮灾害风险初探
海洋赤潮水色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研究
赤潮预警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国家赤潮业务化立体监测预警系统
MAMS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
东海海域聚球藻赤潮
珠江口海域营养盐含量比值及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营养指数法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法在评价富营养化上的差异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赤潮生物生态特征变化研究
赤潮异弯藻对磷酸盐吸收速率的研究
汕尾港两次球形棕囊藻赤潮期间气象水文条件的异同分析
2007年2月汕头赤潮事件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影响分析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广州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南海夜光藻赤潮概况及其对水文气象的适应条件
南海华南近海赤潮发生发展的水温、气压演变模式归纳
温度对大亚湾海域海洋卡盾藻生长的影响
海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的光周期效应
亚历山大藻属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特征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三种典型赤潮藻的氮磷营养特性研究
不同株亚历山大藻对东海原甲藻的化感作用
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近20年南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大亚湾赤潮变化的长期观测分析
黄海南部及东海赤潮优势种及暴发特点探讨
1980—2003年南海赤潮藻种分布特点王素芬唐丹玲
有利于赤潮消亡的水文气象条件
夏季粤东沿海赤潮发生条件的探讨
渤海赤潮与环境特性的初步分析
中国南海西部赤潮的海洋动力机理研究
汕尾港赤潮监测、管理和预防浅述
渤海湾赤潮灾害风险初探
海洋赤潮水色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研究
赤潮预警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国家赤潮业务化立体监测预警系统
MAMS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
东海海域聚球藻赤潮
珠江口海域营养盐含量比值及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营养指数法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法在评价富营养化上的差异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赤潮生物生态特征变化研究
赤潮异弯藻对磷酸盐吸收速率的研究
汕尾港两次球形棕囊藻赤潮期间气象水文条件的异同分析
2007年2月汕头赤潮事件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影响分析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广州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南海夜光藻赤潮概况及其对水文气象的适应条件
南海华南近海赤潮发生发展的水温、气压演变模式归纳
温度对大亚湾海域海洋卡盾藻生长的影响
海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的光周期效应
亚历山大藻属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特征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三种典型赤潮藻的氮磷营养特性研究
不同株亚历山大藻对东海原甲藻的化感作用
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近20年南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大亚湾赤潮变化的长期观测分析
黄海南部及东海赤潮优势种及暴发特点探讨
1980—2003年南海赤潮藻种分布特点王素芬唐丹玲
有利于赤潮消亡的水文气象条件
夏季粤东沿海赤潮发生条件的探讨
渤海赤潮与环境特性的初步分析
中国南海西部赤潮的海洋动力机理研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