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

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

作者:李彬,吴日强 主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ISBN:9787811272659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视角》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属于国际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些年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政策需求也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研究小组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系列性的研究工作。《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视角》所收入的研究成果表明我们的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这些研究以中国的安全关切作为出发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外政策逐渐成为国际上的关注重点。国际学术界针对中国提出了很多疑问,例如,一些国际机制是否应该接受中国参加?对这些疑问的讨论和回答,总的来说仍属于外部视角。本研究完全从中国视角来考察国际机制问题,例如,既有国际机制是否得到了其创始国的尊重和遵守?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机制?这样的讨论是对中国安全关切的表达,也有助于我们独立地、平等地参与国际交流。第二,《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视角》的研究大多以技术论证为依据。这种技术与政策相结合的分析能够提供一些精致的、可操作的政策评价和建议。例如,反导与外空相关的安全困境,其后果是怎样的?如何规避这些安全困境?这种定量的、技术性的分析和建议比较容易与实际政策结合,也比较容易在国际交流中达成共识,建立认识共同体(epistemiccommunity)。第三,《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视角》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微观视角,挖掘国际安全互动中的微观因素,例如,考察特殊群体对于国际安全问题的独特看法以及作为等。这种微观研究方法有助于分析一些原本非常重要但是可能会被忽略的国际安全因素。
作者简介
  李彬,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学博士,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军备控制方向博士后研究。1996年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被聘为副研究员、军备控制研究室主任,参加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现在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兼任若干国际刊物编委。
目录
序言
Preface
第一章 美国军事转型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国作为进攻方的定向攻防对比变化趋势
第三节 结论和讨论
第二章 进攻性导弹与导弹防御竞争的经济后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关于NMD费用的研究
第三节 NMD与中国
第四节 中国增加洲际导弹数量应对NMD的费用分析模型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东欧反导系统安全后果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东欧反导系统的拦截范围
第三节 俄罗斯对美国反导发展的回应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附录一 进攻导弹和拦截弹的模型
附录二 拦截弹发射延迟
附录三 考虑俄罗斯南部基地
第四章 外空战后果分析
第一节 外空战的新动向
第二节 准备外空战的动机
第三节 现有外空碎片的危害
第四节 一场外空战之后的外空碎片的危害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中日石油关系对日本东海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日本东海政策变化过程
第三节 影响日本东海政策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影响日本东海政策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对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及其新安全观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能源进口国能源不安全的表现及其应对措施
第三节 中国对能源安全保障手段的选择
第四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举措与新安全观
第七章 美国安全精英对中国核战略的认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美国安全精英对中国能力的认知
第四节 美国安全精英的决策建议及决策影响管道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工业行会在美国出口管制中的作用 申良音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国出口管制体制简介
第三节 工业行会的作用范围
第四节 工业行会发挥作用的方式
第五节 工业行会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第六节 结论
第九章 中美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上二轨交流 赵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CTBT谈判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第三节 中关专家针对CTBT展开的重要交流
第四节 中美军控专家关于CTBT交流的总结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导弹防御与《导弹技术控制机制》 赵通 李彬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第三节 美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第四节 美国的导弹防御出口与MTCR
第五节 对于美国执行MTCR的意愿分析
第六节 结论
附录一 sM-3导弹和改进型SM-3导弹的数据推算与检验
附录二 导弹射程计算及将拦截弹作为地对地导弹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附录三 StandardMissile系列导弹的相关数据
第十一章 国际组织在外空军控中的作用分析 张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建立信心措施所需的具体任务
第三节 国际电信联盟承担外空建立信心措施的能力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