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赵心愚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01
ISBN:9787105095414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藏毗邻地区,滇西北的丽江一带是其聚居地,人口约30万人。近年来,纳西族悠久的历史和富有特色的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纳西学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研究者越来越多,每年都有一批新的成果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得到拓展。近十年来,作者结合研读有关史籍和文献,数次到丽江等地考察,并随时将学习研究所得写成文稿。这本论文集所收的26篇论文,就是这一时期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所取得的部分成果。这26篇论文分为三部分:一是着重探讨纳西族历史中的若干问题,讨论的问题比较广泛,时间跨度也较大,数量也较多;二是重点探讨纳西族文化方面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并不是热点问题,但很重要,相比之下,这方面论文数量要少一些;三是探讨滇、川、藏毗邻地区和藏彝走廊的有关问题,因部分内容涉及纳西族历史与文化中的一些问题,此次一并入,这方面的论文也有几篇。有关纳西族历史的论文所讨论的问题较多,既有纳西族族源和纳西先民迁徙问题,也有纳西先民摩沙夷最早见于汉文史籍记载的具体考证;既有唐代磨些部落的分布和洱海地区越析诏的兴亡问题,也有丽江木氏土司元明崛起后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和清代改土归流降为土通判主要原因的分析。纳西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分布在滇、川、藏三个省区,不同时期分布区域也有变化。
作者简介
赵心愚,重庆人,1953年生。先后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史、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有《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等多部。
目录
序一 李绍明
序二 白郎
前言
纳西族族源及与藏族的渊源关系
从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看藏彝走廊
古代通道的基本特点
纳西族与古羌人渊源关系的又一证据
《华阳国志》所记“宾刚徼白摩沙夷”考辨
唐蕃在洱海地区的争夺与越析诏的兴亡
唐代滇藏间的交通及对丽江地区的影响
唐代磨些部落与《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
中的“姜国”
《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萨丹王”与
丽江木氏土司
纳西族木氏土司家谱所记蒙古始祖问题的探讨
略论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
罗卜藏丹津反清与丽江的改土归流——试析雍正初丽江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来源、篇目特点及
纳西族史料价值
宣统《盐井乡土志》的特点、特色及西藏么些人
记载的史料价值
纳西文化与康巴文化
从东巴经书物质形式看藏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藏汉文化影响下的纳西族面具
从东巴象形文字看纳西族的传统纺织技术
纳西族的成人礼及其社会功能
略谈《格萨尔》在纳西族东、西部地区的流传及特点
道光《木氏历代宗谱碑》——汉文化影响的见证
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vjang”
格子藏文碑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
唐“松外蛮”考
略论南诏与吐蕃公开结盟前的关系
和硕特部南征康区及其对川滇边藏区的影响
藏彝走廊传统民居中的独木梯
后记
序二 白郎
前言
纳西族族源及与藏族的渊源关系
从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看藏彝走廊
古代通道的基本特点
纳西族与古羌人渊源关系的又一证据
《华阳国志》所记“宾刚徼白摩沙夷”考辨
唐蕃在洱海地区的争夺与越析诏的兴亡
唐代滇藏间的交通及对丽江地区的影响
唐代磨些部落与《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
中的“姜国”
《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萨丹王”与
丽江木氏土司
纳西族木氏土司家谱所记蒙古始祖问题的探讨
略论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
罗卜藏丹津反清与丽江的改土归流——试析雍正初丽江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来源、篇目特点及
纳西族史料价值
宣统《盐井乡土志》的特点、特色及西藏么些人
记载的史料价值
纳西文化与康巴文化
从东巴经书物质形式看藏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藏汉文化影响下的纳西族面具
从东巴象形文字看纳西族的传统纺织技术
纳西族的成人礼及其社会功能
略谈《格萨尔》在纳西族东、西部地区的流传及特点
道光《木氏历代宗谱碑》——汉文化影响的见证
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vjang”
格子藏文碑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
唐“松外蛮”考
略论南诏与吐蕃公开结盟前的关系
和硕特部南征康区及其对川滇边藏区的影响
藏彝走廊传统民居中的独木梯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