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

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

作者:丁自海、杜心如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ISBN:9787533150655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共23章,从脊柱的发生、生物力学、体表标志到椎骨、骨连结和周围软组织,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颈、胸、腰、骶部,均按骨性结构、软组织和手术方法方式描述,既有已成熟的脊柱解剖学知识,也有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这样可使读者对脊柱及相关结构有一全面的认识。同时在内容上力求体现钟世镇院士倡导的“临床解剖学要着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精神,避免繁文缛节式的解剖学描述。
作者简介
  丁自海,1952年生,河南人。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解剖学会科技咨询与开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解剖学会理事,广东省手外科学会委员。从事解剖学教学和研究32年,对临床解剖学研究有较深造诣,在脊柱解剖学手外科解剖学、组织瓣、微创外科解剖学、实验性神经伤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较突出成绩。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手外科解剖与临床》、《泌尿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等专著8部,主译《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图谱》和《骨科手术入路图谱》等专著3部,主编《人体解剖学》等国家规划教材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军队和省级重点课题5项。在国内率先组建了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微创外科解剖学相关课题的研究。杜心如,男,汉族,1965年生,河北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教授,外科教研室主任。1985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198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在骨科临床一线工作,结合需要进行了多项临床解剖学研究,发表相关论著97篇,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专著3部,参编5部。指导研究生8名。现任中国临床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疼痛协会中国分会常委,中华医学奖评审委员,中华医学科研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解剖与临床》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在脊柱外科,骨肿瘤,骨结核和临床解剖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脊柱外科简史
一、脊柱外科的沿革
二、现代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脊柱外科解剖学的研究进展
一、脊柱解剖学体质调查
二、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研究
三、脊柱的生物力学研究
四、椎间盘的功能解剖学
五、脊柱的微创外科解剖学
第三节 如何学习脊柱外科解剖学
一、建立解剖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新思维模式
二、带着问题学习临床解剖学
三、带着否定的心态学习临床解剖学
第四节 脊椎微创外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脊椎微创外科的现状
二、脊椎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
三、脊椎微创外科对解剖学的要求
第二章 脊柱的发生与发育
第一节 脊柱的发生
一、原条与三胚层的形成
二、脊索突和脊索的形成
三、体节的形成
第二节 脊椎的发育
一、椎骨发育的间充质期
二、椎骨发育的软骨期
三、椎骨发育的骨化期
第三节 椎间盘的发生和发育
一、椎间盘的发生
二、椎间盘的发育
第三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 脊柱各组成部分的力学性能
一、椎体
二、椎间盘
三、椎弓根和关节突
四、韧带
五、肌肉
第二节 脊柱功能单位
第三节 脊柱运动学
一、颈椎运动学
二、胸椎运动学
三、腰椎运动学
第四节 脊柱不稳定的生物力学
一、脊柱稳定性系统
二、脊柱不稳定的定义
三、脊柱不稳定的诊断
第五节 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
一、强度和疲劳试验
二、稳定性试验
第四章 脊柱体表标志及投影定位
第一节 脊柱体表标志
一、整体体表标志
二、脊柱侧弯
三、脊柱各部的体表标志
第二节 重要结构的投影定位
第三节 脊柱的功能
第五章 椎骨及其连结
第一节 椎骨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二、椎骨的结构
第二节 椎骨的连结
一、椎体间连结
二、椎弓间连结
三、关节突关节
四、脊柱的曲度
五、脊柱的运动
第三节 脊柱的血管
一、脊柱的动脉
二、脊柱的静脉
第四节 脊柱的神经
一、脊神经后支
二、窦椎神经
第六章 颈椎及其连结
第一节 枕骨和颈椎
一、枕骨
二、寰椎和枢椎
三、第3~6颈椎
四、第7颈椎
五、颈椎变异
第二节 颈椎的连结
一、寰枕关节
二、寰枢关节
三、颈椎关节突关节
四、钩椎关节
五、颈部韧带
六、颈椎椎间盘
七、颈椎椎间孔
八、颈椎椎管
第三节 脊柱颈段的血管和神经
一、脊柱颈段的血管
二、脊柱颈段的神经
第四节 脊柱颈段的运动
第五节 颈椎的X线像
第六节 颈椎MRI影像的临床解剖学特点
一、矢状面观{
二、冠状面观
三、横断面观
第七节 颈椎椎弓根进钉方法的临床解剖学
一、枢椎椎弓根进钉方法
二、寰椎后路椎弓根和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
三、中、上颈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位置关系的解剖学
第八节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临床解剖学
一、生物力学特性
二、侧块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三、侧块钢板内固定特点
第七章 颈部软组织
第一节 颈部的分区
第二节 颈前外侧部软组织
一、颈前外侧部皮肤和浅筋膜
二、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
三、颈部肌肉
四、颈部动脉
五、颈部静脉
六、颈深淋巴结和淋巴导管
七、颈部神经
第三节 颈后部软组织
一、颈后部的浅层结构
二、颈后肌群
三、颈神经后支
第四节 脊柱颈胸移行部临床解剖学
一、颈胸移行部的特点
二、颈胸移行部前部的结构和毗邻
三、交感干与交感神经节
四、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
五、胸膜顶和肺尖
六、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七、上纵隔结构
八、椎体前方的肌肉及韧带
九、颈胸移行部后部软组织
第五节 颈椎病的临床解剖学
一、局部型
二、神经根型
三、脊髓型
第八章 颈椎手术入路临床解剖学
第一节 颈椎前方入路
一、经口咽入路
二、经口咽扩大上颌骨切开入路
三、经唇下颌入路
四、第1~3颈椎经咽后入路
五、第4~7颈椎前入路
六、颈动脉鞘与椎前筋膜的解剖关系及其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意义
第二节 颈椎后方入路
一、枕骨到枢椎的后入路
二、第3-7颈椎的后入路
第三节 颈椎侧方入路
一、颈侧方经颈动脉鞘后外侧入路
二、上颈椎经颈动脉鞘内侧入路
三、上颈椎侧后方入路
四、下颈椎侧方显露
五、第3~6颈椎段椎动脉的显露途径
六、联合切口入路
第四节 颈胸移行部的手术入路
一、下颈椎前内侧入路
二、锁骨上入路
三、经胸腔入路
四、劈开胸骨入路
五、经升主动脉和头臂干右侧间隙入路
六、开胸显露第1~4胸椎入路
第九章 胸椎及其连结
第十章 胸部软组织
第十一章 胸椎手术临床解剖学
第十二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解剖学
第十三章 腰部软组织
第十四章 脊柱腰段手术入路临床解剖学
第十五章 骨盆
第十六章 骶尾部和盆底临床解剖学
第十七章 脊髓
第十八章 脊神经根
第十九章 内脏神经
第二十章 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解剖学
第二十一章 脊柱断层解剖学
第二十二章 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数字化导航模板
第二十三章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