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

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

作者:黄力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01

ISBN:9787560138176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对于人类所身处的这个世界进行更深一步探究的书。书的内容推翻了经典,突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将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书名“由始至终”所指的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小标题是“一切的本质”。关于什么是本质?在存在主义中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为了解释这句话,萨特举出一个例子。在我们面前有一把裁纸刀,它的本质在它被制造出来以后才出现,但它的存在在它被制造出来以前就出现在制造它的工匠脑中。由此得出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看了这个关于存在的解释,使我想起《红楼梦》书中的一个场景——“晴雯撕扇”。买扇子的目的是为了用来扇风,但晴雯买扇子的目的有点怪,仅仅是为了听撕扇子的声音。现在有个问题,如萨特所说被制造出来的裁纸刀是本质,那么被制造出来的扇子也同样是本质。扇子的存在同样先于本质出现在制扇工匠的脑中。但出现在制扇工匠脑中的扇子会是被晴雯撕成碎片的扇子吗?显然工匠是没有如此高超的预见能力的。在他脑中出现的仅仅是一把用来扇风的正常扇子,不可能出现被晴雯撕成碎片的扇子。现在就有两把扇子,一把是被晴雯撕成碎片以前的扇子,一把是被晴雯撕成碎片以后的扇子。这两把扇子拥有的物质完全相同,只是形态被晴雯改变了。但问题是只有第一把扇子出现在工匠的脑中,却没有第二把扇子的存在。那么第二把扇子的存在为何没有先于本质?当然萨特可以强词夺理地说第二把扇子的存在已经先于本质出现在晴雯的脑中了。那么请回答完整的扇子与被撕碎的扇子哪一个是本质?假如完整的扇子是本质,而被撕碎的扇子不是本质。这样我们就会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当扇子被晴雯撕碎后本质消失了。原来本质是会消失的,那么会消失的本质还是本质吗?假如完整的扇子是本质,而被撕碎的扇子是另一种形态的本质。那么扇子在被制造出来以前还是纸张与竹子时,就应该是另一种形态的本质。这样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本质先于存在而不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与存在主义响亮的口号完全不符。其实在萨特所举的例子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工匠脑中存在的裁纸刀是一把锋利的裁纸刀,而不会是一把布满铁锈无法裁开任何纸张的裁纸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满铁锈无法裁开任何纸张的裁纸刀必然出现,这同样会陷入:或者本质消失,或者本质先于存在的矛盾中。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就出在“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是错的。正确的说法是“存在先于用途”。萨特正是利用偷换概念的方法建立了所谓的存在主义。这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很类似。也就是说存在主义提到的本质并非真正的本质。那么真正的本质是什么?《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回答了这个问题。这《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源自于道家思想,又不完全相同于道家思想,可以称之为新道家思想。在《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附记——“道与道家思想,还有道教”这一篇中详细说明了道家思想。而且这篇文章还有助于读者对整《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的理解。《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篇幅不大,但涉及的范围很广。在每一篇的思想中都具有独立性与创新性。《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没有引经据典,并不像一般的哲学作品隐晦难懂,而是通俗易懂。但所针对的道理、蕴涵的内容却有相当的深度。在书中大量采用讨论的描写方式。在书中的描写没有针对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书中所探讨的是生命、人、社会等的共性,所以也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民族。哲学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问题就在于如何去看待。我希望《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能带给读者一个智慧的人生,一个快乐的人生。
作者简介
暂缺《由始至终:一切的本质》作者简介
目录

生命
哲学
社会与政治
金钱与经济
性与爱情
知识与艺术
未来
结束
附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