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学术的双峰
作者:荆竹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01
ISBN:9787227038023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第一学人,年轻时便对学统有高度自觉,则何以在辛亥年后依然诀别自己曾倾心的文哲之学?何以至晚年会屈尊应召到紫禁城任废帝之“陪读”?又何以在北伐军威逼京城时拖着前清长辫而自尽深渊?陈寅恪是20世纪学人中的学人,一生倡言践屐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当更见学统的文化含量之凝重且幽邃。其间,独立精神为学统之魂,自由思想为学统之骨,风骨清傲,魂灵才得以发扬。《学术的双峰》正是通过对两位大师之深入解读,透视了20世纪中国百年学术之脉络。
作者简介
荆竹(本名王金柱),研究员,1953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从事报刊编辑与主编工作约20年。现为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夏文学艺术院院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美学、人文学等方面论文多篇凡三百余万字,论文曾多次获奖。已出版文艺美学专著《智慧与觉醒》《追求真善美》等。
目录
卷一 王国维叙论
第一章 与叔本华的学术渊源
一 东文学社遇伯乐
二 以康德哲学为先导
三 “无用之学”与“有用之学”
四 两颗灵魂不期邂逅
五 步入甲骨学之路
第二章 人本忧思与学理再创
一 同一意志与独自解脱
二 天才的灵魂之苦
三 劝世之意与学术警告
四 学理上的自我冲突
五 苛求的学术批评
六 疲于哲学而移于文学
七 中西诗学之交融
第三章 《宋元戏曲考》之本意
一 人间第一耽离别
二 整理编撰戏曲文献
三 与伯希和相识
四 《人间词话》的学术地位
五 探戏曲之源流
六 《宋元戏曲考》之考
七 元剧与中国近代文学
第四章 辛亥东渡与学术转向
一 诗词:情感与思想之晴雨表
二 “返经信古”重考据
三 礼制本末之考辨
四 《流沙坠简》与《后序》之价值
五 与司马迁唱反调
六 《殷虚书契考释》的历史误会
七 哈同园与“二重证据法”
八 《殷周制度论》轰动学界
第五章 “南斋之命”与学术独立
一 《观堂集林》之永恒价值
二 坚辞北大之聘请
三 人生逆境与学统自觉
四 深剖细论道统与学统
五 “甲子之变”与“设帐授徒”
第六章 学冠清华国学研究院
一 入校之曲折经历
二 “收召魂魄重理旧业”
三 寻购典籍不负众望
四 学术演讲新见迭出
五 “老”?学术与“辫子”
六 讲授范围与风格
七 最早提出“美育”的人
八 蒙古史与西北史地研究的卓越成就
第七章 最后的岁月与学术辉煌
一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史新证》
二 沉甸甸的著述
三 以学术为生命
四 最大的精神打击
五 最后的岁月
六 湖水如镜映千秋
七 国际学界同声哭
第八章 与罗振玉的学术交往
一 “罗王之学”举世公认
二 罗振玉慧眼识珠
三 “差喜平生同一癖”
四 “罗王”的学术合作
五 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
六 由学术交往至儿女亲家
七 断交与“遗折”
卷二 陈寅恪叙论
第一章 义宁之学与家学渊源
一 家族宛如巍峨之丰碑
二 先祖为中医世家
三 陈宝箴:封疆大吏与诗文大家
四 陈三立:同光体诗派领袖
五 陈衡恪:声名显赫之大书画家
六 诗词翰墨人人皆能
第二章 《论再生缘》之“再生”
一 油印本与余英时之《书后》
二 郭沫若以补课之心情开始阅读
三 郭聋陈瞽论端生
四 《再生缘》的思想与艺术
五 诗心史笔熔一炉
第三章 清华园的学术生活
一 筹建伊始聘导师
二 独特的授课方式
三 不平静的清华园
四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五 文史哲三系合聘教授
第四章 不古不今之学
一 不古不今与又古又今
二 “三源流说”之学术纲领
三 对李唐势力兴衰之析论
四 李唐氏族之论引起学界轰动
五 关中本位政策问题之独见
六 种族与文化两大核心思想
第五章 佛教史研究
一 《金刚经》翻译错讹多
二 佛教史的思想史之价值
三 考证释疑探因觅踪
四 辨析真伪细中见大
五 中印文化交融探源
六 订正千年误舛
七 佛教与中土文学之关系
第六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上)
一 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二 著书唯剩颂红妆
三 行谊操守与人格自尊
四 性情激烈坚毅狷介
五 言情唱和互吐心曲
六 钱柳性格差异比较
第七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下)
七 对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
八 异代知己与理性判断
九 古典与今典相互映照
十 考证使“真理不能磨灭”
十一 心血之凝聚志向之所寄
十二 于习见之材料中提出新解释
十三 史识渊博深邃考释精微绝伦
第八章 与文化学术共命同尽
一 学术成果最丰硕之日子
二 深层的爱国情怀与人格之魂
三 欲著辨亡还阁笔
四 《文通》《文通》何其不通
五 《挽词并序》之真知灼见
第九章 学界巨子
一 “一代宗师”之称誉
二 “国宝”称谓之由来
三 卓越之成就与精进之方法
第十章 学术灵魂与精神人格
一 灵魂与人格建构
二 至死不屈的学术人格宣言
三 陈氏生命史是一部滴血的灵魂史
四 陈氏对我们的启示
第十一章 “托命之人”蒋天枢
一 文化神州丧一身
二 藏山付托不须辞
三 “程门立雪”添续篇
四 不负重托薪火传
五 蒋子凸现非偶然
跋
第一章 与叔本华的学术渊源
一 东文学社遇伯乐
二 以康德哲学为先导
三 “无用之学”与“有用之学”
四 两颗灵魂不期邂逅
五 步入甲骨学之路
第二章 人本忧思与学理再创
一 同一意志与独自解脱
二 天才的灵魂之苦
三 劝世之意与学术警告
四 学理上的自我冲突
五 苛求的学术批评
六 疲于哲学而移于文学
七 中西诗学之交融
第三章 《宋元戏曲考》之本意
一 人间第一耽离别
二 整理编撰戏曲文献
三 与伯希和相识
四 《人间词话》的学术地位
五 探戏曲之源流
六 《宋元戏曲考》之考
七 元剧与中国近代文学
第四章 辛亥东渡与学术转向
一 诗词:情感与思想之晴雨表
二 “返经信古”重考据
三 礼制本末之考辨
四 《流沙坠简》与《后序》之价值
五 与司马迁唱反调
六 《殷虚书契考释》的历史误会
七 哈同园与“二重证据法”
八 《殷周制度论》轰动学界
第五章 “南斋之命”与学术独立
一 《观堂集林》之永恒价值
二 坚辞北大之聘请
三 人生逆境与学统自觉
四 深剖细论道统与学统
五 “甲子之变”与“设帐授徒”
第六章 学冠清华国学研究院
一 入校之曲折经历
二 “收召魂魄重理旧业”
三 寻购典籍不负众望
四 学术演讲新见迭出
五 “老”?学术与“辫子”
六 讲授范围与风格
七 最早提出“美育”的人
八 蒙古史与西北史地研究的卓越成就
第七章 最后的岁月与学术辉煌
一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史新证》
二 沉甸甸的著述
三 以学术为生命
四 最大的精神打击
五 最后的岁月
六 湖水如镜映千秋
七 国际学界同声哭
第八章 与罗振玉的学术交往
一 “罗王之学”举世公认
二 罗振玉慧眼识珠
三 “差喜平生同一癖”
四 “罗王”的学术合作
五 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
六 由学术交往至儿女亲家
七 断交与“遗折”
卷二 陈寅恪叙论
第一章 义宁之学与家学渊源
一 家族宛如巍峨之丰碑
二 先祖为中医世家
三 陈宝箴:封疆大吏与诗文大家
四 陈三立:同光体诗派领袖
五 陈衡恪:声名显赫之大书画家
六 诗词翰墨人人皆能
第二章 《论再生缘》之“再生”
一 油印本与余英时之《书后》
二 郭沫若以补课之心情开始阅读
三 郭聋陈瞽论端生
四 《再生缘》的思想与艺术
五 诗心史笔熔一炉
第三章 清华园的学术生活
一 筹建伊始聘导师
二 独特的授课方式
三 不平静的清华园
四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五 文史哲三系合聘教授
第四章 不古不今之学
一 不古不今与又古又今
二 “三源流说”之学术纲领
三 对李唐势力兴衰之析论
四 李唐氏族之论引起学界轰动
五 关中本位政策问题之独见
六 种族与文化两大核心思想
第五章 佛教史研究
一 《金刚经》翻译错讹多
二 佛教史的思想史之价值
三 考证释疑探因觅踪
四 辨析真伪细中见大
五 中印文化交融探源
六 订正千年误舛
七 佛教与中土文学之关系
第六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上)
一 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二 著书唯剩颂红妆
三 行谊操守与人格自尊
四 性情激烈坚毅狷介
五 言情唱和互吐心曲
六 钱柳性格差异比较
第七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下)
七 对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
八 异代知己与理性判断
九 古典与今典相互映照
十 考证使“真理不能磨灭”
十一 心血之凝聚志向之所寄
十二 于习见之材料中提出新解释
十三 史识渊博深邃考释精微绝伦
第八章 与文化学术共命同尽
一 学术成果最丰硕之日子
二 深层的爱国情怀与人格之魂
三 欲著辨亡还阁笔
四 《文通》《文通》何其不通
五 《挽词并序》之真知灼见
第九章 学界巨子
一 “一代宗师”之称誉
二 “国宝”称谓之由来
三 卓越之成就与精进之方法
第十章 学术灵魂与精神人格
一 灵魂与人格建构
二 至死不屈的学术人格宣言
三 陈氏生命史是一部滴血的灵魂史
四 陈氏对我们的启示
第十一章 “托命之人”蒋天枢
一 文化神州丧一身
二 藏山付托不须辞
三 “程门立雪”添续篇
四 不负重托薪火传
五 蒋子凸现非偶然
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