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英语采访艺术

英语采访艺术

作者:林海春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ISBN:9787811273175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1世纪英语播音主持系列教材:英语采访艺术》是迄今在中国内地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专著。作者根据自身多年在国内外广播电视领域的从业经历积累的经验,加之对跨文化传播学创新式的研究结果,为在今天媒体传播形势下的对外广播从业人员、驻外记者和有志投身这一事业的人们,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解释。《21世纪英语播音主持系列教材:英语采访艺术》中为运用非母语英语进行采访提供的问题设计、问句句式、采访心态及素材处理等具体的操作方法,不仅对一线从业人员有效、有用,而且对有志于发展相关理论的硕士生、博士生具有启发价值。
作者简介
  林海春,男,瑞典马尔默大学研究员,博士。 个人经历和学术兼职: 1984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进修,1984至1990年在黑龙江和南京的高校任教,1991转入媒体传播领域,在“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有线电视台”担任集采编播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双语:汉语、英语),1998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得媒体与环境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得跨文化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2000起在瑞典马尔默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院担任博士生教育委员会委员,在瑞典留学、工作期间与“瑞典广播中心”、“瑞典电视台” 合作制作广播、电视节目,2002年独立完成电视纪实系列片《影像中的“欧盟” 》3200分钟的素材拍摄,2002年在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大学获得跨文化传播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瑞典马尔默大学担任研究员,2004年起为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讲授专业课。 曾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魅力新搭档’节目主持人选拔赛” 参赛选手教练、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培训教练、“白象杯”第五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参赛选手教练。 现为瑞典隆德大学“隆德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丹麦电视台特约节目主持人。 教学情况及学术成果 主讲课程:《英语播音理论与实践》、《英语演讲B》、《英语辩论》、《英语采访艺术》、《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英语节目采编播实务》。 2006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优秀教师称号,1987年出版编著《管理心理学》,2002年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出版中心出版博士论文《启发式来龙去脉引知法:跨文化情境下的国际文化(交叉)传播》(英文版),2003年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出版中心出版博士论文《启发式来龙去脉引知法:跨文化情境下的国际文化(交叉)传播》(中文版),2005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专著《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专著逾百万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与对内广播节目采访
第一节 解析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
第二节 英语采访者承担的独特负荷
第三节 两种采访指向的“文化认同”不同
第四节 两种采访展示“文化心理”的方法不同
第二章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定位
第一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受访者的选定原则
第二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问题的设定范畴
第三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者的态度
第四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类型
第五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实地情境中的运作
第三章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实质
第一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出发点
第二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形态解释
第三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跨文化交流效应
第四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艺术的心理视角
第四章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风格分类
第一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之“生活拾零”
第二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之“历史时事说”
第三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之“诠释式调查”
第四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之“被聚焦群体采访”(Focused Group Interviewing)
第五节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之“文化采访”(Cultural Interviewing)
第五章 英语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的“哲学说”
第一节 英语采访聚焦“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英语采访展示“个体”与“意义”的关系
第三节 英语采访解析个体的思想形态
第四节 英语采访引发跨文化交流中双向“主观诠释体”的碰撞
总结
附录
附录—1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附录—2 CBS Anchorman Dan Rather Interviews Saddam Hussein
参考文献
林海春广播电视节目部分播出作品
结束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