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思想家
-
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拉塞尔该书是约翰· 拉塞尔与20 世纪最著名肖像画家之一培根交谈几年的成果。随着培根于1992年的去世,这个富有独特远见的成果,成为人们了解20 世纪最伟大艺术家之一最直接最翔实的材料。
-
鉴真年谱吴平 吴建伟 著本书为201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唐朝僧人鉴真(688—763),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在中日两国佛教史上具有显著地位。本年谱试图在鉴真一生历程的框架下着力凸显高僧的成长及六次东渡、日本十年三方面内容,重点放在鉴真东渡传法之前及日本十年两个时期。将在各谱的基础上,广泛发掘、梳理中国地方文献及日本文献,并吸收现代中日学者的新研究成果,对各谱记述不足和空白的方面进行完善和补充,力求展现鉴真较为完整的人生轨迹。
-
李叔同画传何晓整理 著;李莉娟 口述;何晓 整理《李叔同画传》由大师嫡孙女李莉娟女士倾情授权,数百张珍贵绝版照片,初次披露,别具特色。详细讲述了大师出家前后、充满传奇的一生故事。更体现了大师对佛学、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的深刻见解。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高永旺 译《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慈恩传》,是一部记叙玄奘生平事迹极早极详细的传记著作。全书十卷,由玄奘的弟子慧立和彦悰共同撰写。第一卷记载了玄奘的家世、幼年事迹、出家、受戒、游学经历,以及从长安出发,经秦州、凉州、瓜州、玉门关、五烽、莫贺延碛、伊吾到达高昌的行程。第二卷至第五卷记载玄奘游历我国新疆以及中亚、印度的经过。这部分内容通过叙述玄奘的行历,详细记载了其沿途所闻所见,包括地理、历史、民族、语言、宗教、民俗等重要内容,为研究七世纪的中亚史和印度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与《大唐西域记》互为经纬,堪称双璧。第六卷至第十卷记载玄奘回国后的译经、弘法、社会交往的情况。透过玄奘与大唐帝王的人情来往,体会玄奘智慧之卓越、才华之横溢、译经之艰辛、弘法之艰难以及初唐政治的风起云涌,自是别有一番风景。其内容极为丰富,是七世纪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在佛教史乃至文学史、政治史、交通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梁启超在《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一文中赞其为“古今所有名人谱传中,价值应推di一”。
-
萧萧总是故园声暂缺作者《萧萧总是故园声:王阳明与余姚》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王阳明全集》等文献中整理辑录的王阳明与余姚相关的诗歌、散文、奏疏、书函、像赞等作品,按王阳明生平时序编排,内容包括王阳明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故乡山水的赞美、对后辈弟子的教诲嘱托等。第二部分选录了当代知名阳明学专家及余姚本土学者的“阳明与乡情故土”研究论文20余篇。第三部分对王阳明在余姚的相关史迹、遗墨、文物藏品、人文传说等进行了梳理和简介。全书文献资料全面翔实,诠释解读深入浅出,研究考证缜密周详,既便于一般读者深入了解和洞悉王阳明与故乡余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也为阳明学研究者提供了从地域落点多维剖析和审视阳明先生为人、治学、从政整个人生历程的新视角。
-
王阳明年谱长编束景南 编第一部由现代人编纂的王阳明详细年谱,内容除谱主的生平著作年代等详尽记载和考证之外,还涉及相关历史、社会背景及相关人物的活动。
-
琼追晋美南木卡传雄·嘎玛坚参 编象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它不仅是闻名于世的藏文化的源泉,也是灿烂多彩的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雄文化与我国许多周边国家的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西藏地域文化划分下的“阿里三域”则是当时象雄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其发展历史悠久。千年象雄文化在后弘期逐渐复兴之后,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与复原,并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一神秘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1924年高僧大德琼追·晋美南木卡来到阿里以后,对当地藏文化及与象雄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出版,并努力开展相关工作努力将其传承下去。琼追大师建立了传统教学的寺院,培养了诸多传承弟子,对雪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象雄文化遭受了严重的毁坏,特别是琼追大师传承和抢救的相关珍贵资料,现在保存的极为稀少。人类的文化承载着人类文明,是勤劳智慧的祖辈们留给我们后代的一份厚礼。为了继承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以便为国内外诸多学者提供宝贵的史实资料,本人谨遵上师的教诲,于1972年开始对古象雄相关古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地收集、收藏、编辑和抢救。为响应国家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号召,本人特让亲传弟子雄·嘎玛坚参和普布坚参编辑出版《象雄文化古籍丛书》,希望通过该丛书,把本人多年收集和整理的古籍文献资料提供给后人。
-
福建历代高僧评传蒋家华 著罗汉桂琛禅师(867—928),浙江常山人,出家于常山万岁寺,游学江西云居山,辗转雪峰寺、福州地藏院、漳州和福州等地,主要活动在福建地区。为禅宗南宗慧能大鉴禅师下青原系第八祖,是唐末五代时期法眼宗创立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罗汉桂琛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阐述桂琛禅师一生出家求学、传法的行状及其禅学思想,评述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等。
-
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汤开建 汇释,校注《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是一部对明朝中叶至清朝末年的文献档案中利玛窦相关史料进行全面梳理与考释的资料汇编。全书共86万字,分为“碑传”、“序跋”、“公牍”、“述论”、“诗柬”、“杂纂”六卷,内容主要涉及利玛窦的生平介绍、在华活动具体事迹、著述思想演变以及中国社会的反响与评价,全面展现了利玛窦来华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本书所称“汇释”,主要欲将两种有关利玛窦研究*为重要的意大利文资料,即利玛窦日记、利玛窦书信及庞迪我书信中的有关内容,与本书所辑录的史料进行比证,汇于一处,相互释义。对于利玛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作者也作了严谨考证,包括文献版本、史实及一些与目前学术界不同的看法;同时还收录学术界关于利玛窦研究的*学术成果,以加强对引述史料的补证。本书所收“资料”,来自全球各大图书馆、各种数据库及各地方私人藏书中的四百余种文献,录入本书者630余条。作者对其中错综繁杂的人事、思想、书籍、版本等问题加以细致的点校整理和详尽的阐释考证。其中多有稀见材料,诸如刘承范《利玛传》、徐时进《鸠兹集》、王同轨《耳谈类增》、利玛窦、徐光启《开成纪要》、周献臣《莺林外编》、朱怀吾《昭代纪略》、魏渠斌《药房偶记》、应撝谦《天主论》、刘凝《天学集解》等,罕有学人关注和研究,弥足珍贵。此次整理出版,可以弥补利玛窦相关文献搜集和整理之不足,为研究者提供众多珍稀的文献材料,对方兴未艾的“利学”研究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
大卫 休谟传(美)欧内斯特·C. 莫斯纳 著大卫·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本书1954年出版了英文首版,1980年出版了第二版,200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再次以平装本形式修订重印。半个世纪以来,莫斯纳的《大卫·休谟传》一直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现代) 最权威的传记。本书不仅对大卫·休谟的生平有详细的著述,披露了关于休谟的罕见史实,同时也还原了一个精彩纷呈的18世纪,更探究了休谟所有的智识领域和智识活动,探究了作为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文人的多重面向的休谟,休谟的哲学——作为一种心智倾向,它为自己找到了这些面向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本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个新版本中有详细的书目、索引和文本补充,使之成为学者和高年级学生研究休谟、认识论和哲学史的完美文本。它也是对18世纪和启蒙运动感兴趣的历史学家、文学学者以及任何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