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思想家
-
索菲娅·罗兰(美)沃沦G.哈里斯著;杨荣鑫译意大利继蒙娜·丽莎之后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索菲娅·罗兰是本世纪最美丽、最具有天才的超级影星,其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书中详尽披露了她和著名制片人庞蒂的婚姻,以及加利·格兰特、彼得·赛勒斯、理查德·伯顿等国际大明星如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故事。
-
近现代名家丛帖翁同*此件作品名为璅言,璅,义同“琐”,即琐碎之言,是翁同簖于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四十八岁时写给其五哥翁同爵(陕西巡抚)的第一个儿子翁曾荣的一封家书,是年阴历八月初七(九月十三日)翁同爵病逝于湖北巡抚任上,翁同龢前往武昌料理后事,十月初四(十一月八日)返京,此信即是翁返京后所写。其中所言虽均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琐细之事,但体现了翁同龢在兄长过世后,对其侄子视同己出的一片拳拳之心,读来感人肺腑。此时翁同龢正奉懿旨,与兵部侍郎夏同善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正值壮年,又身为帝师,其学养、阅历也已非同常人。从此琐言中我们可以看到翁同龢的书法基本风格已渐趋成熟,用笔爽捷而沉着,结字宽博而大气,并已将章草及碑意融入其书写之中,是由董、米向颜和碑转化的代表作品翁同龢居京为官时赠人的作品太多端稳雄浑,但仍然缺少在书写日记和家书时的那种流畅之美和自然之趣。翁同簖以后书法的风格也大抵在这个范围内展开,只是笔致更为苍老沉著而已。所以,这件作品对于我们了解翁同龢书法的演变及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书法表现上,这件作品字距紧凑,以展横势为主,与其晚年作品的字距行距均显疏朗有所不同,但点画精劲,精力弥满而充藏,故而在书写中一气呵成,但又顿挫有致,不时流露出意外神来妙笔。笔画之间的对比度较大,颇富视觉美感,加之其中掺杂一些小字批注,使章法上尤见灿烂翁同龢于书法及道德、文章中的修炼也从中可见一斑。正是由于翁同簖善于融碑于帖,并别创浑厚大气的表现风格,故能在晚清之时雄视书坛,所以杨守敬将其书法比喻为“老鼹当道,百兽震恐”,可见其当时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巨大。
-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美)爱丁格这是一本首次细说一场充满了持久激情和隐秘爱情的故事的书。主人公是20世纪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汉娜·阿伦持与马丁·海德格尔。通过对他们昔日不为人所知的书信的披露,作者阿丽斯贝塔·爱丁格描绘了这对恋人绵延达半个世纪的关系:在世人的想象中,海德格尔是一名严谨的从事抽象思维的思想家;而阿伦特,就其独立与自信的个性而言,几乎是完美无缺的。然而,在本书所提供的大量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没有人会不感觉吃惊。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相遇于1924年的马堡大学。她那年十八岁,作为一名德国犹太学生在他的班上听课;而他,三十五岁,已有家室。他们的秘密恋情维持了四年,接着是早十年的分道扬镳——在此期间,海德尔成了一名纳粹,阿伦特移民美国,献身于政治理论和哲学的研究。1950年,两人的关系再度恢复,在一种极为复杂与尴尬的局面下维持亲密友情,直到阿伦特于1974年辞世。 作者爱丁格以大量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向读者展现了这场奇特的、折磨人的拒斥与缠绵。她告诉我们海德格尔如何在利用阿伦特的同时影响着她的思想,还有阿伦特如何挣扎着原谅海德格尔人皆知的与纳粹的勾结;此外,谁能说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爱恋,以及他对纳粹的痴迷,与这名哲人的浪漫倾向没有关联呢? 一个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一本揭示两思想伟人的情感世界的书。如果你有志于探询于人的内心的复杂,你定会为它所吸引。 本书前言一本弥足珍贵的书,一部重要的记载,一场不同凡响的爱情悲剧。这本书所做的披露定会引起轰动。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马克思传 恩格斯传(苏)E.A.斯捷潘诺娃著;梁春生译(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著;梁春生译暂缺简介...
-
逍遥之鹏庄子张松辉暂缺简介...
-
风雨伴鸡鸣韩铁 著韩德培,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1911年2月生于江苏如皋。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国际私法,获硕士学位。1942年转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研究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法理学等。1945年,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之聘,回国任武大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武汉大学历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副教务长、法律系主任、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第三届特约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法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理事、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等。早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韩德培就撰写了颇有影响的评价庞德的社会法学派学说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派学说的文章,回国后,在40年代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韩培德在当时著名的《观察》杂志上发表了"我们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法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解放后,韩培德将俄文《苏联的法院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院》一书翻译出版,并发表了《要为法学上的争鸣创造条件》等论文,这些著作对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57年,韩培德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离开法学领域达20年之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韩德培才重新回到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阵地,更加关注我国的法制建设。1980年赴荷兰参加了国际法律科学大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论文,向外国学者们介绍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增进了国外对我们推行改革开放后的法制发展的了解。随后,他与几位学者合作完成的《关于终止若干合同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的咨询报告,使国家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韩德培还发表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等论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韩德培被公认为是新中国国际私法的一代宗师。80年代,他主持编写了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国际私法》,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第一届全国优秀图书提名奖;1999年他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创立了现代国际私法学新体系;之后又发表了"应该重视冲突法的研究""国际私法的最近发展趋势"等论文,颇受学者关注。1993年他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重构"一文中,提出了重构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思路。他对《示范法》的起草、定稿、译本等事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韩德培还在环境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贡献甚多。他主编了我国环境法领域最早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教材《环境保护法教程》,是我国迄今为止的唯一的全国高等院校环境法通用教材,1990年他又主编了《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该书被誉为"开拓性的理论著作",为此1998年他荣获了"地球奖"。1999年,他被推选为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首任会长。韩德培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法学教育家,可谓桃李满天下,武汉大学法学院能成为当今全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尤其是已成为全国性"国际法"及"环境法"的重点基地,韩德培功不可没。韩德培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
-
马克思江山,江镕编著暂缺简介...
-
外国名人传记口袋书系列(德国)汉·诺·福根 著;刘建军 译外国名人传记口袋书系列为德国最大的社科出版社之一:鲁沃尔夫出版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德文称之为“口袋书”,是取其可随身携带阅读的意思。这套名人传记是欧洲历史最久、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口袋书系列,被誉为“人物传记博物馆”。它始于60年代,至今已陆续出版了600多册,其作者多为德国或欧洲著名的专家、学者。该系列文字简洁、资料准确、图文并茂,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我们从中选出18种作为第一批以飨国内读者。
-
戴尔·卡耐基的一生万里编著本书作为卡耐基思想的浓缩和阐释,忠实于卡耐基的原著,力图体现卡耐基思想的全貌特别是其精神实质,具有较浓的人文气息和中国色彩,同时也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读者的生活与工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
读懂马克思王锐生,黎德化著本书共分8章,内容有:马克思的人生志向,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马克思的革命学说,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新发现,晚年的马克思,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