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权力场

权力场

作者:霍存福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ISBN:9787503682230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摆在您面前的是《权力场》一书的最新版本,它对原作了少量的修订和补充,因而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一个版本。(一)以“权力行使”为切入点,阐释“权力”,又以“权力行使类型”来阐释权力行使的规则,是《权力场》一书别具慧眼、独运匠心的选择。(二)以“类型”为核心的概念框架和严密规整的理论体生活费使我们能以简双繁、举重若轻地审视、把握复杂的“权力场”。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富于辩证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三)《权力场》的中心与主旨是探究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更艺术地行使权力。其最重要而直接的理论成果,便是通过三对权力行使类型概括出的“权力行使三规则”,亦即权力场的“场定律”。权力行使规则与权力行使类型分析是互为表里的。(四)《权力场》所言不外“君道”、“相道”“吏道”,其实质都是“为官之道”。为官之首,古今一也。——看似不同,实多相通。这“一”正在于“不同而相通”之中。因此在本书中,不惟“权力行使三规则”,而且作者引用的大量格言警句都颇具“实用官场学”的味道。(五)《权力场》所用材料是古代的,所阐发的道理却是古今相通的。这也正是《权力场》的意义、价值和生命力所在。《权力场》的意义、价值和生命力所在。《权力场》由挖掘国故中适出清新和现代,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上,《权力场》所做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六)“权力场”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它既应当从理论宝库中汲取营养,也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应当看到权力场的光明面,也需要正视权力,其关于“场”的系列概念的提出与思考,是极具启发意义的,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了良好的开端。
作者简介
  霍存福,1958年5月生,河北省康保县人,法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77年底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1981年底考取同系法律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1月留校任教,1995年9月考取同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制与社会发展》常务副主编、社长,《当代法学》主编、社长。199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得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第三批人选,2005年被收入《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第一卷)介绍。
目录
皇帝篇
第一章 躬亲庶务型与委任责成型
第一节 一个奇特的理论现象
一、儒家派的委任责成论
二、道家派的委任责成论
三、法家派的委任责成论
四、杂家派的委任责成论
第二节 躬亲庶务型
一、勤于政务与事必躬亲
二、事必躬亲的实质及其受压抑的历史
三、事必躬亲被崇大的历史及其与理论传统的斗争
四、事必躬亲与皇帝主权
第三节 委任责成型
一、委任责成论的不断提起
二、委任责成的核心
三、委任责成的延长
第四节 躬亲庶务与委任责成的循环
一、循环现象及其原因
二、循环现象与类型本身的矛盾
第二章 操术任使型与推诚委任型
第一节 权术一一权力方法和权力手段被发现和被
肯定的历史
一、术的定义、功能及特征
二、术的内容
三、术的分类分析
第二节 操术任使型
一、操术任使的理论
二、操术任使的实际
第三节 推诚委任型
一、推诚委任与权术理论的关系
二、推诚委任的实践表现
三、一场争论所反映的问题之难度
宰相篇
第三章 宰相的地位、职分和权力
第一节 宰相的地位
一、功能性比喻之一
二、功能性比喻之二
第二节 宰相的职分
一、佐天子理阴阳
二、总理朝政,事无不统
第三节 宰相的权力
一、用人权
二、谋议权
三、署敕权
第四章 为相之道
第一节 辅佐君主之道
一、相道之一一一宰相不“舍职而阿主”
二、相道之二一一宰相“不与入主争权柄”
三、相道之三一一宰相之道贵“顺”
第二节 总领百官之道
一、相道之四一一“宰相不亲小事”
二、相道之五一一“宰相之职不可分”
三、相道之六一一宰相“职在选贤”
第五章 相相关系
第一节 权柄之争与相相关系
第二节 性格之异与相相关系
第三节 能力之差与相相关系
第四节 委任程度与相相关系
官吏篇
第六章 长吏躬亲型与委务僚佐型
第一节 官署的工作程式
一、基本工作程序
二、程序之变
三、判署地位问题
第二节 长吏躬亲型
一、重长倾向所反映的问题
二、长吏躬亲的形态与心态
三、长吏躬亲的障碍与躬亲的几个含义
第三节 委务僚佐型
一、委务僚佐的范围与形态
二、委务僚佐时的权力分解
三、委务僚佐的必要条件
第七章 温和感化型与严厉督责型
第一节 权力的主题
一、“三不欺”的漫长实践与概括
二、“三不欺”的普遍理论价值
三、“三不欺”的普遍推开或运用
四、“三不欺”治术模式之常与变
第二节 温和感化型
一、推功揽罪法
二、不罚示恩法
三、薄罚示辱法
四、推善调解法第三节 严厉督责型
一、杖罚由惯例到制度的发展
二、督责的基础
三、督责的保障一一杖罚及其运用
第八章 拘执法吏型与弘通儒吏型
第一节 拘执法吏型
一、法吏的原型及其性格
二、法吏之一变一一酷吏
三、法吏之再变一一俗吏
第二节 清静无为型
一、黄老之清静无为
第三节 弘通儒吏型
一一、儒生与法吏的结合一一儒吏
二、儒吏之弘通结语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三版跋
四版赘语
五版跋
原编者导言(刘杨) 词汇索引人名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