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政治人物
-
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廷栖 著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南通由偏居一隅、落后封闭的一小县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闻名遐迩的工商业城市。他是“南通模式”的创建者,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张謇对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发掘,主要体现在他一生实践的实绩中,反映出他对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认识与遵循的观点。认识和了解张謇的生态观,更多地应从这些实证中揭示张謇的生态观念。 本书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视角,阐述张謇生态观的形成,以及在这些生态观念指导下的丰富实践和他所取得生态文明建设令人仰慕的业绩。全书共设13章,从张謇生态观的形成初探入手,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主线,从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到兴修水利等所进行大量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工作及其重大贡献。张謇在南通实行地方自治实践中,为营造人工自然生态环境而对城市自然生态和经济、文化生态等进行了全面规划,有序建设,平衡发展,营造了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出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被西方人士誉为“中国人间天堂”。第二部分,张謇以生态核心观念为指引,在全国倡导植树造林,保护东三省森林,并为保护国家三大干流创建保安林,设置编栽局;为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主持水利系统的治淮导淮、运河工程和长江水道工程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建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
女王的帽子[法] 托马·佩尔内特,[英] 阿拉斯泰尔·布鲁斯 著在将近70年的统治和95年的公共生活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走过了一个世纪,标志着历史发展到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地步。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熟悉的人物之一,尤其是因为她的帽子。它的头饰已经成为君主的标志性配饰,除了美学品质外,它也是英国软实力的真正组成部分。 1933年,小伊丽莎白和她的祖父乔治五世坐在马车上,戴着一顶圆的粉红色花边帽子。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禁闭,她的人民再次发现这位君主戴着一顶旧的粉红色的宽沿花帽。这两幅画作时隔了将近100年的时间。96岁高龄,在位70年,伊丽莎白二世见证了几乎一整个世纪,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女王那高贵典雅的服饰搭配总是令人感到惊艳。伊丽莎白二世戴过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些帽子虽然颜色、款式、形状各不相同,令人眼花缭乱,但与女王的气质十分相符。本书手绘还原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孩提时代至今所佩戴过的帽子,重现女王佩戴这些美丽帽子的珍贵历史瞬间,通过一顶顶帽子,串起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回顾这一个世纪以来政治、外交和时尚的演变。
-
难忘那片土地李霞,李小怡,李晓 著追寻名人足迹缅怀伟人风采
-
沈家本新传沈小兰 蔡小雪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
-
林肯图传(美)拉塞尔·弗里德曼亚伯拉罕·林肯是第16任美国总统,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一个贫苦的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林肯求知若渴,抱负远大。本书讲述了林肯从一个平凡的农家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林肯的不凡气质和高尚品格:他充满魅力,极具演讲才能;他正直善良,一生都同情受苦受难的黑人奴隶;他嫉恶如仇,反对世上的一切不公正。全书穿插了林肯的大量照片与画像,内容翔实、丰富、有趣。 本书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拉塞尔·弗里德曼的代表作,曾荣获纽伯瑞金奖、杰斐逊杯奖和金风筝奖,并被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
-
世纪伟人邓小平刘金田 著本书由中共党史专家、邓小平研究专家刘金田创作。全书按时间顺序,系统介绍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和卓越贡献,对于投身革命、经历战火、进入中央、当选总书记、出席联大特别会议、与“四人帮”斗争、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推动改革开放、倡办经济特区、提出“四个坚持”、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南方谈话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准确的记述。
-
甲骨文丛书·腓力二世传[英] 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 著本书是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腓力二世的传记。自16世纪以来一直未被公开的大量档案材料改写了西班牙最著名国王曾在世间留下的印象。本书考察了腓力二世漫长的王储时期,他的三个主要爱好(工作、娱乐和宗教),以及他在统治时期面临的主要政治、军事和个人挑战。本书还对腓力二世领导失败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见解:他的帝国是否因太大而无法驾驭,或者具备不同才能和气质的君主是否会表现更好?这些问题将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
戴高乐[法] 让-保罗·宽泰 著,卢梦雪 译在冯 middot;克劳塞维茨将军看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戴高乐则声称,政治是战争的另一面,就他而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直到最后,他仍旧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淬炼而成的军人,正是军人的身份决定了他在二战中的思想和行动。他比其他很多人更早洞察强大的新力量在欧洲的出现。他知道,最后是武力决定了一切,它是获得独立的首要因素,缺少它,一个国家注定要走向解体和消亡。从装甲武器到原子弹,从6.18宣言到第五共和国宪法,戴高乐运用他出神入化的统驭方略和治理技艺,欲使法国在一个变幻莫测和矛盾重重的世界上,重获并保持强有力的地位。
-
马克龙[法] 菲利普·贝松 著,余中先 译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近60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总统。此后,他一直是全世界媒体乐于追踪的焦点,他年轻英俊、富有教养和魅力,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而在私生活方面,他对年长妻子的长情专一也为大众津津乐道。本书通过记述马克龙的传奇竞选经历展现了他的个人魅力和成功之路。2016年,时任奥朗德政府经济、工业和数字事务部部长的马克龙辞职组建了自己的党派“共和国前进运动”,参加总统竞选,并在传统的右派、左派、极右三足鼎立和轮换的局势中脱颖而出。作者菲利普·贝松系法国知名作家,也是马克龙密友,他贴身跟进并记录了马克龙的整个参选过程,再现了马克龙在政坛崭露头角、应对政敌并建立起影响力的关键事件与场景,其间还穿插有对马克龙成长经历与传奇婚姻的叙述。菲利普·贝松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生动的描摹,还原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马克龙,揭示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政坛素人,一跃成为法国总统的。
-
张之洞督鄂纪年吴剑杰本书为张之洞1889年12月(光绪十五年十一月)驻节武昌,至1907年9月(光绪三十三年八月)离鄂抵京,总督两湖十八年期间有关施政业绩和治国理念资料汇编,主要采自张氏遗存文献,兼及相关人物年谱、日记等,以编年系事方式进行编排。内容上以张之洞督鄂期间兴办钢铁厂、枪炮厂、织布厂、纺纱厂等近代工业企业,兴学堂、练新军和市政建设以及规划修建铁路等为主要内容,其参与和主持朝廷政策的制订和外交事务,以及兼辖湖南、两度署理两江总督时相关作为,也在本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本书为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