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总传
-
历史不忍细看中国散文学会 编选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入目但是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不过,何妨偶尔细看,透过发黄的卷宗触摸一次历史曾经跳动的脉搏呢?本书辑录的近百篇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作者的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作者的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阅读此书犹如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新颖的景观层出不穷,身心会陶醉在一种受到新知刺激才会产生的精神愉悦中。本书以大众为阅读对象,对那些“纯学术”的宏篇巨文,敬谢不敏。眼睛向下,拒绝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遴选文章的取向。
-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英)贝利 著,李永平 译第一次看见艾丽斯时,她慢吞吞地骑着自行车,经过我的窗口,我心里想:这个女的究竟是谁呀,也许,那时我已经爱上了她。英国布克奖得主,最才情最性格女作家的爱与死,她是举世知名的哲学家及小说家,罹患阿兹海默氏症后,过去和现在,在她脑海中,瓦解成一团融合黑暗与焦虑的混沌,于是,她的世界只剩下他……一部温柔的回忆录……艾丽斯·默多克之所令人敬慕,不仅因为她对生命的热情与谦逊,更因为她与贝利43年的相知相守。当贝利遇到艾丽斯,便奏响了一首深沉的爱情史诗。一个是世人公认的“金头脑”,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布克奖”得主;一个是学养深厚的古典文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小说、“布克奖”委员会主席。两个杰出的灵魂泰然相处,既保持了从容的独立,又在相互的交流中继续升华。贝利写他们的爱情,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醋意十足,有时又童心未泯。即便是谈及艾丽斯的风月情事,严厉之外,也有宽容……在艾丽斯患上阿兹海默氏症之后,夫妻之间不再有对话,贝利在爱情的甜美记忆支撑下,一路搀扶着爱妻步入黑暗的孤独旅程。
-
知道点中国名人方明我国最勤政而富有创造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说管仲是春秋第一相?李广“龙城飞将”的美誉因何而来?谁几出奇兵凿空西域?谁曾率军攻打到莱茵河畔?哪些能工巧匠使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本书分“圣哲智慧”、“帝王风骚”、“谋臣策士”、“宠臣名相”、“名将风流”、“文史风流”、“艺苑巨擘”、“科技宗匠”、“巾帼红颜”共九个板块,列举了从夏商周开始直至近代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都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共选入中国名人一百二十位,他们的智慧与开创精神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历史的步伐。本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图文并茂,更加便于读者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打造更适宜现代生活阅读的经典读本。
-
精神历程何怀宏、徐友渔、李银河、葛剑雄何怀宏、徐友渔、李银河、葛剑雄、梁小民、丁东、杨东平、季卫东、崔卫平、陈家琪……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经历了这最近“百年”、《十年》巨变的个人或有幸运或不幸的遭遇,但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又都可说是幸运的:中国历史上何曾有过在如此之短时间里发生如此之大变化的时代?——序言·何怀宏记忆、语言和文字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最大财富,身外别无长物的人可以因为拥有它们而在精神上富足。当然,这笔财富也需要小心守护,以免遗失或者盗窃。——徐友渔这不是一本类似于“人生随笔集”的“私人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学者三十年精神历程的“历史大书”,从这些学者的精神历程中,读者自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艰难中奋然前进、而又不无坎坷的侧影。——后记·曹保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这36篇鲜活的个人思想独白真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某些不可磨灭的思想脉动,或者,某段苍凉悲喜的灵魂故事。这些中国的思想者未曾主导过历史潮流的发展,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潮来潮去,但他们亲身经历着一幕幕历史的现场,并在内心深处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时代,这些思想者可能并不处在时代浪源码上,但他们的灵魂却一直映射着时代。即使在境遇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止对国运民生的观察与思索。我们可能确认的是:他们的灵魂,不曾远行;他们的思想,仍在路上。或许,在世代变迁、大浪淘沙之后,人们依然可以凭借这些带有口述性质的私人思想记录,来接近历史,再现历史……
-
心相约陈鲁豫 著据说,鲁豫评价戈辉是一枝永远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到了90岁,啪嗒,掉地上了,还没有开放。听这话,鲁豫似乎有一种好汉之气、长者之风。但以我观察,戈辉在枪口林立的尼罗河畔、西奈沙漠、戈兰高地实在不像一枝花骨朵,她不仅每天爬山越岭,完全不怕艰苦,而且每到一处都必须在镜头前言词滔滔,没有任何人为她准备讲稿。讲的都是千年历史和国家政治,居然剀切中肯,毫无障碍。只不过,站在金字塔前,她惶恐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因封闭而永久,那么小小的花骨朵,还是合上吧。鲁豫的出现,我们才明白自己已经黑到了什么程度,包括戈辉在内。后来才知,鲁豫的白,与她正病恹恹地感冒着有关,但打眼一看,弱不禁风,全然不是说人家是"花骨朵"的人。大家可怜她,想找个中国餐馆让她喝口热面汤,一直从耶路撒冷找到脱拉维夫,又从脱拉维夫找到耶路撒冷,最后勉强找到一家,她却在车上睡着了。在这片枪口森森、爆炸不断的危险之地,这样一个弱女子能为全球华语观众作出一点强焊的报道吗?全然出乎意料之外,工作现场的鲁豫是另外一个人。摆在她面前的采访目标,拿出任何一个来都会让最有经验的男性记者忙乱一阵,而她,却一路悠然地面对难以形容的约旦河西岸、佩雷斯、拉马丹,勇敢激愤地与伊拉克海关吵架,眼泪汪汪地拥抱在战火中毁家的妇女,企图花钱靠近萨达姆,直到在伊朗一次次与宗教极端主义的行为辩论……她的这些言行,都是个人即兴,绝无事先准备的可能,却总是响亮强烈,如迅雷疾风,让全球华语观众精神一振。这时候的鲁豫,似乎有资格评点眼前的一切,甚至把以色列的退休总理看成是已经掉到地上的花骨朵,把约旦新国王看成是仍然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无妨。有趣的是,即便如此,她公事一完又成了一个柔弱无用的小女生。一天晚上她穿着浴袍来敲我的门,说淋浴笼头关不上了。崖国贤听到,进门三下两下就关好了。队长郭滢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知道什么呢?好像是说知道鲁豫处处要人照顾。鲁豫约不到萨达姆,就在到处都挂满萨达姆照片上旧货店里买衣服,终于买了一件艳丽的伊斯兰褂子穿在身上。我发现她那褂子有一个香烟烫出来的小洞,这里可能包含着一个故事,不知是美好的还是凄楚的,我想,更多的是后者吧。鲁豫不管,把那个故事晃荡在身上了。傻乎乎的样子,让人全然忘了一个小时前或一个小时后镜头前的凌厉言词。鲁豫有很好的胃口,这一点与我很合得来。伊拉克的吃食过于简陋野朴,伙伴们都不习惯,唯有鲁豫和我特别喜欢那里的大饼,每天塞下一堆,显得彻底蠢俗。其实戈辉的胃口也是惊人,瘦弱美丽的身材,却不知多么喜欢肉食。在希腊时,每顿饭她总是和我合着点,三盘、四盘肉食先上来,假装漫不经心地把空盘一个个移开,有两个脑袋遮掩着,别人就不大注意饕餮真相。然而这种情景也只发生在希腊,到了埃及就没有这份福气了,鲁豫接班后,吃食情况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只剩下了单相思的胃口。
-
大师领读中国名人江笨湖古希腊人亚里斯提卜曾曰:“最有益的不是博览群书,而是选择最有用的书阅读。”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绿色,书籍是承载知识的沃土,读书则是所有人精神成长、完美人生的必须。 面对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面对瀚如烟海的知识宝库,如何才能遴选出最能构筑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充实学识的书呢? 怎样才能“打捞”到不可与生命擦肩而过的有用的好书呢? 在各个学科中已然功成名就的大师们也曾在成长中面临过这个困惑,但他们已经用自己成功的人生实践完成了这个使命。他们最了解哪部书可以使你明智,哪种逻辑与修辞可以使你善辩;他们也最知道哪里会是学习上的瓶颈,哪种方法可以使你顺利突破与升华…… 通过大师们精心筛选的人类文化精华,在大师的领读下,我们可以达到如下目的在这位伟人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质需要我们去追习,在这部作品中有哪些人生的警示需要我们去顿悟;这一段历史是我们不可不知的,这一个谬误是我们可以避免的……
-
你曾是我生命中的天使蔺启爱情是有陷阱的,对男人来说,最大的陷阱在于野心;对女人来说,则是虚荣。当热情的男女奔放向前的时候,他们很少小心脚下的陷阱。而代价往往是致命的。爱情有100个属性,财富、地位显然不占主导。二十世纪最经典的爱情童话留存人间的却是撕扯心肺般的悲与痛。所以,童话永远都只是童话,就算生活在皇宫里,那也只是人间。有些爱情注定会如同经典唱片一样被人记住,这些爱情本身篆刻着时代的印记,一个时代的大众情绪总是通过记忆,在某个时刻被唤起。但,悲痛并不曾减弱。
-
慈禧全传高阳 著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跨度七十年,人物上千名,气势恢弘的晚清历史全影画卷,台湾已故著名小说家高阳先生史诗巨著。本套装为限量珍藏版,全书六部十册,三百余万字。《慈禧前传》一个女人的政治生涯,始于其作为皇帝的丈夫的死,清咸丰十一年,清文宗死于热河行宫,幼帝即位,其生母兰儿被称为“以圣母皇太后”,面对着权利的诱惑,丧夫之痛的失落感,兰儿心里滋生出的是世人不可想象的人生路途,她将自己逼上了一条从政之路,一个女人的王朝从此建立起来了……《玉座珠帘》辛酉政变之后的政局,百废待兴,珠帘之后,年轻的太后,有着怎样的政治手腕,居然逐步迈向权力之颠?《清宫外史》宫廷之内的烛光斧影,将相公卿的尔虞我诈,浊世佳公子的风流倜傥,绿林英杰的豪迈壮气,乡野小民的离奇遭遇……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有着说不尽的摇曳生姿、道不完的万种风情。《母子君臣》末世君王,怀着振兴乾坤的鸿鹄之志,但强悍的女主、误国的弄臣,必然扼杀这段改写历史的最后机会,宫廷之中,惟有权力,哪有亲情?《胭脂井》戊戌变法将帝党的矛盾推向极端,凭借袁世凯的“临机一动”,后党跃上了权利的颠峰。朝廷意欲借义和团运动灭洋,却未能阻止洋人的节节进逼,慈禧命人将珍妃投入井后挟皇帝仓皇出逃,国家的命运到了最艰难的历史关头……《瀛台落日》两宫回銮还不到一年的工夫,宦海沉浮,几人弹冠相庆,几人不堪回首,各省总督半数迁转,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病殁掀起又一轮的明争暗斗……
-
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汪传华 编一个在战场上被敌人捅出肠子,九死一生的人竟然从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爬了回来,一个没手没脚,没有左眼且整日整夜重复一个吃饭动作的人竟然干了25年村支书,一个一天学也没上过的人竟然写出了一本长篇自传体小说,且畅销全国。这不是一个奇人,这只是一个朝鲜战场上的幸存者——朱彦夫。……他的外孙女因上化学课没答上老师的提问而骂自己:“跟姥爷比,我还算是人吗?”那么,朋友,你能和朱彦夫比比吗?我想:一个好端端体格健全的热血少年会有什么大不了的困难不能战胜呢?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吴东平对名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我来说由来已久。应该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喜欢名人,特别喜欢那些为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作出过重大贞献的名人。既仰慕他们名垂千古的芳名,更为他们所创立的丰功伟业所倾倒,还特别想了解他们在事业卜成功的秘诀和做人的准则。因此,有关名人的书自幼就特别喜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趣不但没和‘减弱,似乎越来越浓,因此一有余暇,不只是看一些关于名人的著述,还动手写J”几本关于名人的小书。后来,又觉得光了解这些名人本身的事迹还不够过痫,于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情,总想去了解一下这些名人的子孙后代的情况,由此对他们的后代也产生厂浓厚的兴趣。然后,便产生了想写一点有关这些名人后代的书。这大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种爱屋及鸟的情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