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总传
-
陈忠实年谱邢小利,邢之美 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记录陈忠实生平的《陈忠实年谱》的*新增订本。年谱详细编入陈忠实从1942年出生至2016年逝世七十四年间,其家世境况、求学经历、工作选择及文学创作历程等内容,涵盖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及发表时的报纸刊物。年谱几乎囊括了陈忠实所有重要的文学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学大事件,后附陈忠实作品年表、获奖作品年表和研究著作目录。
-
瓦尔登湖的隐士亨利·H.索尔特 著,贾辰阳 译怎样来界定美国19世纪自然主义作家、哲学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呢?说他是文学家,但他写的基本上都是笔记;说他是哲学家,他又没有哲学论著;说他是个成功的人,但他一生清贫,无权无势;说他是个失败的人,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更以《瓦尔登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全世界像他这样的人也找不出几个。梭罗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怎样的标签贴在他身上,都会自然脱落;无论怎样的理论,都无法涵盖梭罗的人生。阿波罗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梭罗不但认识了自己,还成为了自己。无论是面对上帝,还是面对一只松鼠;无论是面对国王,还是面对一个农夫,这个人都可以毫无愧疚、自信坦然地说:“我叫梭罗。”相比于“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的大多数世人,梭罗四十五岁的人生以他自己的方式过完了极为充实的一生,他与爱默生、霍桑等多位名家的交往,也将读者带入19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化中心波士顿周边,更让人深深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亚历山大·马斯特斯 著,吴文忠 译暂缺简介...
-
飞翔的蓝凤凰王进 编《飞翔的蓝凤凰》一书,以传记的形式,介绍了这一极具地方特色和情趣独特的蓝衣壮民俗文化,领略蓝衣壮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淳朴风情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窗口,这对于积累地方民俗文化资料,弘扬民旅文化精华,进而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尼采劳伦斯·甘恩文 著,皮耶罗 绘,巩可欣 译为什么我们非要相信上帝死了?可以承认传统道德只是“有用的错误”吗?是“权力意志”原则导致大屠杀的吗?科学知识的局限在哪里?人类是彻底进化了,还是刚刚开始进化?尼采对人类心理学、道德、宗教及权力非同一般的分析,在今天看来仍相当有洞察力,存在主义、心理分析、符号学、后现代主义在他的著作中都被清楚地预见。尽管尼采的几种重要理论令人困惑,且常相互矛盾,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尼采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尼采早就预言我们与真理、科学、道德的关系将会发生深远变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才逐渐认识这一点。 本书以简洁、幽默的文笔介绍了这位迄今为止引起过最多争议的西方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尼采。
-
洪起元功臣府事文录胡艳涛 编这部《洪起元功臣府事文录》,即为洪起元家族文献汇编,时间跨度自清初到民国,以“功臣府”为主轴,辑录洪起元及其子孙洪一栋、洪国彰、洪成鼎、洪万贞等人所遗存传世的诗文,另收录涉及洪氏人物传记、碑刻、诗文唱和及其他相关文献多篇,并加以注解,为地方洪氏乡贤的研究提供了信史,展现了应山县(今广水市)洪氏家族200余年间,报效国家、造福家乡的家国情怀。
-
韦伯自传[英]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著,裘晔,邵京英 译暂缺简介...
-
新中国70年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文献选辑李辽宁,邢海晶 著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项目号:20ZDA054)和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号:SQ2019-MY04)阶段性成果。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都涌现了无数榜样人物和优选事迹,这些人物和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勇拼搏,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科书。本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近200位榜样人物及其优选事迹,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收集整理,所有资料全部来自非常不错媒体。本书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广大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教学研究参考。
-
哈工大学子在一汽友会 著,中国一汽哈工大 校本书是中国一汽的哈工大校友为纪念母校百年华诞而编写的,也是母校九十华诞时出版的同名纪念文集的姊妹篇。一汽与哈工大的情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已开始,仅目前在一起履职的校友就有2300多人。近七十年来,几代校友为一起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功勋卓著。本书力图从特定的角度展示一起哈工大校友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这个“汽车时代”和“汽车社会”的经典舞台上的阅历与情感、业绩与奉献、光荣与梦想。
-
马识途文集马识途 著本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马识途少年及青年时期一段难以磨灭的燃情岁月。从1931年到1951年,是这位革命家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成熟青年的人生阶段,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自我解放血泪抗争的二十年。这个时期饱含了作者从告别家乡、外出求学、参加革命、与反动势力坚决斗争,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乡参与建设的宝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