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
作者:王维国、宋洪云、高艳萍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ISBN:9787802470897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可供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参考。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当代世界,人们的公共活动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诸如公平贸易、基本人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政府失灵等公共性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共性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属性和要求。公共性问题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公共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传统社会的公共性思想
一、人类的基本利益及其实现方式
二、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特征
三、传统社会的公共性思想
第二章 消极的公共性理念
一、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由权利思想中所蕴涵的公共性思想
二、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
三、自由主义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在法国的发展
四、自由主义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在美国的发展
第三章 社群主义对消极公共理念的批叛及其积极意义
一、何谓社群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社群主义的基本理论方式
四、社群主义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
一、哈耶克的消极公共性理念
二、罗尔斯的积极公共性理念
三、诺齐克的消极公共性理念
四、消极公共性理念的当代形态
第五章 政治参与理论对西方公共权力体制的批判及其意义
一、政治参与的内涵
二、政治参与理论的兴起
三、西方公共权利体制(代议制)的兴起与发展
四、西方公共权利体制(代议制)的困境
五、政治参与理论对代议制的批判及其意义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代议制度
第六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论方式及其意义
一、社会及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论方式及其意义
三、市民社会理论在20世纪的转型及其缺陷
第七章 在公共职业精神基础上重建公共性理念
一、国家、政府何以可能
二、正义的本质
三、公共职业精神与公人秩序
四、职业精神与公共利益
五、公共职业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公共人“品质
第八章 大文化观视野下的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第九章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进一步实现我国政府公共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传统社会的公共性思想
一、人类的基本利益及其实现方式
二、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特征
三、传统社会的公共性思想
第二章 消极的公共性理念
一、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由权利思想中所蕴涵的公共性思想
二、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
三、自由主义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在法国的发展
四、自由主义及其消极公共性理念在美国的发展
第三章 社群主义对消极公共理念的批叛及其积极意义
一、何谓社群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社群主义的基本理论方式
四、社群主义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
一、哈耶克的消极公共性理念
二、罗尔斯的积极公共性理念
三、诺齐克的消极公共性理念
四、消极公共性理念的当代形态
第五章 政治参与理论对西方公共权力体制的批判及其意义
一、政治参与的内涵
二、政治参与理论的兴起
三、西方公共权利体制(代议制)的兴起与发展
四、西方公共权利体制(代议制)的困境
五、政治参与理论对代议制的批判及其意义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代议制度
第六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论方式及其意义
一、社会及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论方式及其意义
三、市民社会理论在20世纪的转型及其缺陷
第七章 在公共职业精神基础上重建公共性理念
一、国家、政府何以可能
二、正义的本质
三、公共职业精神与公人秩序
四、职业精神与公共利益
五、公共职业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公共人“品质
第八章 大文化观视野下的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第九章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进一步实现我国政府公共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