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
-
撒一把海盐 听一听风声严奇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撰写的及发表过的微型小说,全书分为“尝一勺陈醋减一减糖味”“喝一口白酒压一压芥末”及“撒一把海盐听一听风声”三部分,以味觉为主题,模拟运用人体对甜、辣、苦、辣的不同味道的感官认知,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呈现给读者,向读者提供感知世界的不同故事。书中既有直接抒情写景的美文,绘景状物的游记,也有真挚感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反思个人在社会潮流中的波折与光辉,悄然展现了平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太和尹学芸树越来越小,草越来越低。这是潘美荣对于故乡潘家寨仅存的记忆。八岁那年,她被母亲送去罕村做囤子媳妇。幼小的她历经磨难,逐渐成长为一位性格坚韧的女性,本以为可以就此过上幸福生活,一场意外的背叛却让她见识到命运的残酷,也让她长久陷入悔恨之中……多年后,已然老去的潘美荣感到死亡将至。恍惚间,她看到去世多年的丈夫以“绿毛怪”的荒诞形式出现。通过与他的对话,她回忆起了自己漫长的一生。
-
虚荣广场蒲荔子人是因为捶打而变成熟的,而不是因为年龄变大。在一个地方奋斗过、失望过,爱过也痛苦过,才代表你真的爱这个地方。千禧之年,热血又迷茫的周杨,来到陌生的大都市广州,投奔同学张伟,在跌跌撞撞中结交各路朋友,追寻理想和爱情,也因之而经历困苦与蜕变。16年后,周扬收到一张陈旧的明信片,怀着救赎的心愿重回故地,寻找当初迫使他远走他乡的真相,才发现,真相与他想象的大为不同。从奋不顾身、冲动,到失望、低落,再到冷静、平和,周杨在与时间的博弈中,不断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该如何去赋予生命更有意义的质地?小说将主人公的命运融入广州生机勃勃的现实,不断成长的年轻人群像在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名城中一一展开,既是人与城的对话,也是城对人的锻造。
-
黄土谣陶纯 著本书为军旅作家陶纯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军事小说,如《黄土谣》《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生灵之美》等,这些小说将笔触深入历史的沟壑中,书写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抗战故事。《黄土谣》回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边区,将笔墨集中在一位闻名遐迩的劳动模范赵有良身上。赵有良本是贫苦农民出身,后与地主斗气赢得劳动竞赛,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最终成长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受邀参加开国大典。但他的一双儿女却在革命事业中光荣牺牲。《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描写了一个编外的抗日奇侠陶校长,他以一介书生的身份投笔从戎,拉起一支“钢枪加鸟枪”的民间武装。这支勉强命名为“清水县武工队”的队伍,与敌人鏖战七年,击毙日本鬼子若干……
-
黑洞张成功一起海关走私案揭开了天都市龙腾集团违法犯罪的黑幕,一个个知情人要么销声匿迹,要么被人杀害,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全省闻名的青年企业家聂明宇。平日里聂明宇温文尔雅、乐善好施,暗地里依仗父亲的权力,构建了四通八达的人际网,收买海关人员,走私货物,牟取暴利,使公司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一封匿名检举信被递到了省委组织部,聂明宇及龙腾集团的非法勾当引起了省委方面的高度警觉,责令天都市迅速查明原因。聂明宇的义兄、刑警队队长刘振汉受命调查此事,一场关于亲情与法、权力与法的较量在刘振汉身上展开。邪恶与正义激烈角逐,究竟谁胜谁负?
-
甲马默音《甲马》是默音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甲马非马,是云南人用来祈福的木刻版画,对于谢晔一家而言,甲马也是“写给彼岸的无字信”。家族中,拥有“梦见”能力的人,能用“甲马”窥人过往,为困于现实的人疗伤。十九岁的谢晔从云南来到上海上学,他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找生母。偶然间,他从大学教授苏怀殊的家庭合影中,看到了小爷爷的照片。教授与自己的家人有何关系?母亲为何抛弃家庭,一生下他就回到上海,从此了无音讯?当年的西南联大与景洪农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了父辈的命运?在甲马的帮助下,谢晔试着拼凑过去,找到它与现在的联系。而随着往事逐渐清晰,让他始料未及的家族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
山乡巨变周立波《山乡巨变》创作于1956年至1959年之间,可以称之为《暴风骤雨》的续篇。小说由上、下两卷组成,描绘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为改变乡村面貌而努力的动人场景。周立波先生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个性记录了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山乡巨变”,抒发了对时代、国家、土地、人民的真挚情感。《山乡巨变》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的故事情节,富有特色的地方语言,开拓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为广大读者徐徐展开一幅关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合作化运动中湖南益阳一个小山村的生活画卷。
-
老派约会之必要李维菁24个故事,12首小诗,20篇随笔,李维菁一手执笔如手术刀,精准剖析都市男女的贪嗔痴,也写尽了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人生之苦。可是,她的另一只手却温柔如羽毛,轻轻落在你心上。这本书懂你细腻隐秘的心情,懂你的焦虑不安,也懂你的独一无二,激起内心深深的共鸣。是这玲珑婉转的文字,带着几分冷冽、几分通透,以及更多的可爱与浪漫,唤醒了我们老派的、久远而质朴的向往。
-
湮没与重生程荫女主人公姜半夏出身于一个法国传教士和满族贵妇的大家族,家族在清末的火烧西什库事件后受到牵连,逐渐没落。姜半夏被一代名医收养并培养成优秀的女中医,后在未婚夫钱默之教授的帮助下考进了京师大学堂。“一战”爆发时,姜半夏与钱默之志愿作为华工翻译奔赴法国战场。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姜半夏冒着生命危险用中医医术挽救了无数士兵的性命,还在世纪大流感肆虐的时期拯救了交战双方的患者。“一战”结束后,姜半夏和钱默之在归国途中遭遇海盗,辗转流落到了澳大利亚,和其他华工一起沦为沙漠地下城中的居民。在缺医少药的荒漠中,姜半夏拯救了无数欧洲人、华人和土著人的性命。后来,姜半夏和钱默之分道扬镳,钱默之独自回到中国。姜半夏遇到了德国少年艾瑞斯,他虔诚、善良、正直,以全部的生命热爱着姜半夏。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生活,将中医医学和先进教育普及到了充满血腥与疯狂的蛮荒之地。最终,他们一起回到了风雨飘摇的中国,开始了伪满洲国的谍战、上海滩拯救盟国侨民、在北京建立现代化妇产医院等宏伟壮阔的故事……
-
雪漠 沙漠的女儿雪漠小说讲述两位来自中国西部的乡村女性,在穿越戈壁沙漠途中遭遇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挑战。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甘肃凉州,莹儿和兰兰姑嫂为了改变命运,牵着骆驼一同前往沙漠中的盐池打工。尽管凭借勇气与智慧,她们途中躲过了凶残的豺狗子,熬过了饥渴,克服了泥石流、日晒雨淋等重重困难,但发现自己的命运并未改变,故事以开放式结局暗示她们仍在探索改变命运的可能。小说聚焦两位女性荒野求生的历险过程,并通过回忆和心理描写,带入中国西部乡村生活之粗粝、艰辛与沙漠风光之壮美、清新,重点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意志、姐妹情谊、女性状况、爱情观念,以及如何在险恶环境下实现自我超越的故事。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夫妇将这部小说翻译为英文小说Into the Desert,荣获中国外文局2022年优秀翻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