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
-
不能没有她晓航、郑仁湘《不能没有她》向你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子寻找爱情并在爱情中成长的故事。作为两个从外地来到这座繁华都市的打工妹,周晶晶与朱珠顽强而尊严地生活着,满怀憧憬地寻找着她们的梦想与爱情,但也不可避免地滋生着都市人中难以自拔,以牺牲爱情为代价而嫁入豪门。但优裕的物质生活并没有为她带来幸福,蓦然回首的一刹那,她窥到了罗大为和朱珠于贫困中结出的爱情之花,那正在经历着生死考验的美丽恋情……
-
流行性婚变高和我老婆叫叶笙楠,她告诉我说,她名字的谐音是胜男,是胜过男的。我估计她爸妈给她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希望她能胜过她男人,也就是我。我估计她爸她妈还不至于狂妄到希望她能胜过所有男的。我老婆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爸她妈的愿望,家里家外都想胜过我。她能胜过我吗?这得别人来评价。她的名字谐音还可以理解为“生男”,就是说结婚了就要生男孩,这一点她倒是做到了。……
-
聆听父亲张大春 著这是我开始写下一本书的时候了,它将被预告讲述给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听——在巨大无常且冷冽如月光一般的命运辗过这个孩子之前,这个不存在的孩子将会认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他将认识他们。《聆听父亲》是当代优秀小说家张大春回忆父亲的散文。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家族历史。全书以与未出生的孩子对话的方式,从祖上五代开始,说到父辈,说到自己所处的时代。 除了父亲的讲述外,更贯穿了六大爷所写的“家史漫谈”,另有友人的回忆与叙述。大春祖家——山东济南张家“懋德堂”,是一个有着五大院落、几百口人丁的显赫家族。祖规家训“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在世事变化中,悄悄改换成两副与“福”、“贵”相关的楹联,张家祖业便也从诗书功名转为经商富贵。当中国进入20世纪中期抗战期间,全家更是在颠沛流离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中见证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作者在追忆中不断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表达了忧郁而深沉的中国文化乡愁。这是一部在时代变迁中触摸个人血脉的故事,让我们见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也是“‘小说工匠’张大春的性情之作”,更是张大春小说创作的精神源泉。而作者以个人的家族史来抢救家族记忆,以文化溯源的方式拯救文化凋敝的意图,也在书中表现得很明显。一九九七年二月六日除夕夜,大春的父亲意外摔倒,从此再没站起。当时父亲对他说:“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从小听父亲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历史,很自然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中国文化“乡愁”的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孩子生命即将开始的这一刻,开始调动生命的全部积蓄,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从哪里来?”这“牛肉馅得放大葱”为家规的曾祖母,命中注定“拎了串铜钱可以串子底下没打个扣子”、一辈子风雅却落魄的大大爷,壮游半个中国、言行吊诡的“怪脚”五大爷,背井离乡,对往事终生难以忘怀的父亲,千里寻夫、倔强而朴实的母亲……巨大而繁琐的人生,磨难而精彩的个人命运,这就是大春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的故事,一段抢救出来的家族记忆。
-
政协委员梁晓声 著政协委员李一泓切实地体察民情,认真地反映民愿,却不断遭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莫名干扰,包括来自家人与亲友的种种羁绊;但尽管险阻重重,步履维艰,他仍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因为他坚信“政协”是“时代要求”,“委员”体现了“责任”;他自觉自愿地去承担“对于中国的责任”。这个“对于中国的责任”,道出了这个普通干部的不普通的心声,也使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变得很不平凡起来。 本书凝聚了梁晓声最近数年的思考和心血,以平常心态,不动声色地将一名基层政协委员的良知、角色道义和心系老百姓的灵魂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分寸得当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和图景。对欲望横流的当下又给出了正义的一击,呈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最大可能性……
-
幸存者手记筱敏这是一部另类的成长小说。 一个荒谬的时代,几个少年人;一个宏大的祭坛,一些鲜活的祭品。席卷一切的风暴,那些被卷入的卑微的人,如何飞扬,如何堕落,如何生,如何死……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见证了一代人的命运。 小说取手记的形式,对历史作诗性叙事,结构极富于独创性。与传统小说依赖中心情节的“树状”或“根状”结构不同,它是开放性的,蔓延的,非连续性的,反规范的,有多元的入口、出口和自己的逃逸线,正是哲学家德勒兹说的那种“块茎之书”。在书中,作者把现实、历史、梦境交织到一起,把生活戏剧和寓言交织到一起,把图像,激情和批判的意义交织到一起。隐蔽、断裂、侵入、变异、彼此互相生成,使整个作品变得更为丰茂。 本书曾由《作家》《长篇小说选刊》略加压缩发表,此次出版为全本。 关于本书,有杂志评价说“若干年后,它可以被沉淀为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
-
断点赵海波该小说以率直、风趣的语言,描写了社会工作中的错综复杂。主人公的情感生活与其所在学校的升格事宜,是贯穿于小说中的两条线索。其间一幅名为“断点”的画作,不时出现,为小说埋下了忧郁的基调。旁支人物也沿着自己的故事发芽长叶,使小说虽不是展现宏大历史的大树,却也因选取了典型人物的典型生活,而具有盆景一般的可观赏性,让读者在一滴水里见到世界。 小说充满主人公对生活与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然而在结尾却寥寥几段,以其失落失意而收场。乍看之下有如汉赋的“劝百讽一”的弊病,但细究之下,这也造成了厚积薄发的艺术效果,尤其是文中不时出现的主人公对“断点”这幅画的欣赏与思考,更是让人觉得,他不喜欢之前所炫耀的生活方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小说文笔流畅,其调侃的笔调与描写的内容相映成趣,珠联壁合,人物形象也因此显得自然、不做作,成功展现了当代城市文人的彷徨与迷茫,让读者在一滴水里见到世界。
-
办事处刘春来人活在各种关系中,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私人关系……如何经营把握,大有学问。某边远县为了找上层关系搞招商引资,到地区所在的龙鳞城设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刘达夫本来干劲不高,一个偶然的成功鼓舞了信心,让他认识到关系的重要性,故事由此展开…… 小说真实展示了欲望中的人们如何在充满玄机的运势中左冲右突,寻找出路;对权力场的微妙规则和运作,生意场的急功近利和手段,以及农村青年进城谋生的艰难际遇,都有深刻表现。不论是老于世故的刘达夫、工于心机的彭玉蓉、精明算计的七老板、酸不可耐的马诗人、泼辣佻达的娥姐、痴情厚直的庚先生,还是混生在城市底层的四铁匠、春叔、精肉、肥肉……作者对他们怀着悲悯的情怀:社会确实在进步,这需要一部分人努力奋斗,也需要一部分人负重前行,我们要有耐心。小说洞明世相,警觉人性,文风幽默,滋味绵厚,令人开卷莞尔,掩卷长思。
-
中国式单身汉口扇子大概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分离,而分离后的再见,再时,已无法回到从前。尘封越久的往事,越具有爆发力。尽管事隔多年,在拨开历史浮尘的时候,那段经历又牵血带肉地拉扯着过神经,每动一下,疼痛就多了一点。女人的虚荣通过物质来实现,男人的虚荣通过女人的赞美来实现,其实质是达到心理上满足。夜晚不属于单身女人,但可以属于单身男人。这是男女之别。
-
特别的爱韩乃寅《特别的爱》以一对下乡知青的恋情贯穿始末,表现了当时知青的复杂生活状态和情感,并将真挚温暖的人间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笔朴实生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北大荒里悲欣交集 黑土地上人间真情,下乡知青陈文魁,与黄春雁相知相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劳燕分飞。陈文魁因无法承受失恋的痛苦而发疯,人人避之而不及,杨金环却为情意将其收留,却引来一连串的麻烦。
-
合租时代的爱情灭灯退魈北漂一族老灭因经商失败而穷困潦倒,其女友燕姿与之分道扬镳。为节省开支,老灭只好决定将自己租来的两居室租出一间。不日,《合租时代的爱情》女主角桃花便赫然出现,此女乃一辣妹,刚开始就装神弄鬼,一副邦女郎的派头,正好与老灭这位贫嘴帅哥棋逢对手,以合租者的身份与老灭渐生火花,并引发了之后陆续出现的几个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后来,老灭因朋友的拖累而卷入一场刑事案件之中,遂又上演了一幕惊险而充满幽默的警匪戏。可惜老灭最终还是与桃花擦肩而过,然而就在老灭和另一个姑娘走进结婚殿堂之际,他却猛然抛下新娘和在北京的一切事业,向桃花的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