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
-
追忆湄水弦歌胡静长篇小说《追忆湄水弦歌》围绕 “西迁大学”追忆了一段弦歌不辍、文脉传承的故事。其原型是一所蜚声海内的高等学府。小说有两条叙事线,一条线以“西迁大学”在抗战时期辗转迁至大后方的黔北小城红城、湄城办学的历史为背景,讲述“西迁大学”教授乔匪石的遗孀——奶奶到湄城寻访丈夫的踪迹,却在寻访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出人意料、震撼人心的“西大”往事。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引出更多“西大人”的事迹:舍身护校、为营救学生带伤奔走的校长笃公渭,用歌声做武器开展斗争的沈教授,等等。另一条线讲述了湄城“西迁大学”文化研究者张为邦、邾七曜等人为保护和发掘“西大”文化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小说展示了“西大”迁徙办学和当地人建立并绵延至今的精神财富和鱼水深情。
-
假寐修白《假寐》由十一篇中短篇小说构成。作者以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注视,去发现生命的宽度,寻找生命绽放的无限可能性,在较为普通的家庭生活主题上所辟出的角度独特。有些篇目,作者对于人物心灵的追踪令人印象深刻,在对人物的精神痼疾和人生困境进行开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隐藏其中的人性之光。
-
散文的气质孟繁华《散文的气质》是文学批评家孟繁华有关当代散文创作的一部评论集,评述了十八位中国当代散文名家的作品。散文是一个写作者较为本真放松的文字,一片天机,从胸臆中发出,不伪饰,不造作。读者读其文,仿佛可以想见其人,欲称其为师,欲与之为友,读者与作者由此跨越文字的栏杆,突破时空的阻隔,在精神上达到高度的默契。本书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广博的知识储备、精准的专业眼光和敏锐的文体意识,对目前活跃在国*内文坛,如谢冕、王充闾、张承志、贾平凹、韩少功、李敬泽等散文名家的创作,给予了充分而富有见地的评价。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一个时代散文创作的较高水准,而作者孟繁华的评价则是建立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坐标系上的,高度和气度兼备。通过这部评论集,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当下散文创作与散文家的气质,以及散文研究和评论的重要变化。
-
安昌的故事徐宝堂,吴金鑫《安昌的故事》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主要收录了浙江柯桥安昌镇的人文历史掌故和散文随笔,对安昌古镇悠久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安昌古镇有大禹在此娶妻的传说,在中国关于大禹娶妻和爱情诗的发源地方面,有不少可挖掘的民间故事。本书以一批安昌本土文史专家和在外乡的安昌人视野,以饱满的乡情书写了对故土的热爱,通过本书,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书分为“史话安昌”“人文安昌”“乡贤安昌”“附录”,是集安昌古镇优秀文化产品的一次荟萃。全书图文并茂,文章考证严密,叙述流畅,照片体现了古镇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是用文学样式宣传中国文化名镇的一次有益尝试。
-
黄河英雄儿女传郭军平 著抗战时期,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日寇挥师南下,饮马黄河,兵锋直逼中条山。中原危急!西北危急!小说取材于中条山西线,着重表现秦晋豫黄河英雄儿女尤其是陕西冷娃奋勇抗日,团结御侮,保家卫国,与日本鬼子、土匪、国民党反动势力、汉奸等斗智斗勇,历经重重苦难、百般曲折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其中穿插了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塑造了叶剑、郭飞、韩诚、晓梅、玉茹、“赛贵妃”等英雄、巾帼形象,也塑造了穿山甲、薛半仙、秦一鸣、黄仁和、曾万头等反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富于生活逻辑。主题高昂向上,荡气回肠,洋溢着英雄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愫。构思新奇,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作者采用针线密织、层层推进的写法,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
古城春色张东林 著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巨作。 一九四九春天,北京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在党中央和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的进攻的形势下,终于获得了解放,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反动统治,迎来了永恒的春天。 这部小说就是描写北京解放这一光辉历程的。它围绕这第四野战军的一个连队展开了描写,以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作品洋溢着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书是朝鲜文翻译版)
-
点石成金陈崎嵘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点石成金》以浙江桐乡振石控股集团发展历程为主要题材,以张毓强先生为主角,生动描写其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呕心沥血的奋斗史、勇攀高峰的创新史、先行先试的改革史,艺术展示中国企业家的胸怀视野、精神品格和个性魅力,塑造跨国企业家的典型形象。
-
追梦暂缺作者《追梦:我的普通话人生》系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撰写的散文集,既有对普通话事业的追求,又有对普通话人生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生动事实的叙述。本书的出版,对一步推广普通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丁玲小说手稿三种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编收录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纪念馆筹建者、第一任副馆长谢旦如先生所捐赠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梦珂》《暑假中》三种小说手稿,影印出版,最大程度保留原貌,既是对左翼文化运动及其参与者丁玲和谢旦如的纪念,也为今天传承、发扬、研究左翼文化和红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这三篇小说在丁玲文学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前两篇,不仅成为丁玲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作品。它们也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成果。
-
岩头鹘郑九蝉本书以“我”的视角,采用一种扫描式的艺术手段,刻画了两位不同时期的性格鲜明的主人公。第一位是孤胆英雄“我爷爷”徐征南。第二位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农村企业家,我的“小表妹”许山英。她为了响应浙江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解决山区的脱贫问题,将奋斗目标转移至贫穷且落后的山区,利用山区特有的资源,终于将原本的穷山区改变成与时代同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于是成为村支部书记与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