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今日中国艺术家:王劲松·旁观的呈现
作者:王劲松 著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6-01
ISBN:9787541033650
定价:¥5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王劲松创作的“大”系列(《大合唱》《大气功》等)以一种幽默的风格,开启并且成为“后八九”艺术潮流——玩世写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所谓“后八九”,是我企图把握王劲松的艺术及其玩世写实主义发生的时代背景的概念。一方面,是指引西方民主主义以拯救中国政治的理想主义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天安门事件中达到高峰,而随即遭到挫折后,所产生的普遍失落、反省,以及导引出的人文层面的无可奈何和无聊感。另一方面,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术潮流,试图以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潮来重建中国新文化的理想主义受到普遍的怀疑。王劲松代表的这代艺术家抛弃了此前艺术家的理想主义与英雄色彩,把前几代艺术家对人的居高临下的关注,转换成平视的角度,放回到自身周围的平庸的现实中,用幽默的方式去描绘自己及自己周围熟视、无聊、偶然乃至荒唐的生活片断。因此,这也导致了他们抛弃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西方各种现代语言模式的模仿,而重新从写实主义—这个近代从西方引进,至今统治中国艺坛的写实主义中寻找新的可能性。随着“后八九艺术”在香港(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澳大利亚(MAO GOES POP.)和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玩世写实主义的艺术家迅速成功。金钱和名声也使其中的一些艺术家开始不断重复自己的艺术。最可贵的是王劲松在玩世写实主义最盛行的时候,放下了画笔,放弃了可能赚取更多金钱的机会,迅速把自己的视野放在新媒体艺术的创造上,其后他拍摄的《标准家庭》《双亲》《百拆图》,持续地成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艺术界最有影响的作品。王劲松的《标准家庭》,是他于1994-1995年拍摄的200个中国当前的“标准家庭”—三口之家,作品提示了作为这个时代最具大众化的样板家庭模式,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结果。甚至我们可以在这些照片中读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审美趣味、遗传等信息,乃至可以感觉到“小皇帝”以及晚婚晚育背后的故事。1998年,王劲松又拍摄了老年夫妇的《双亲》系列。老年人是一个国际的热门题材,如年轻的英国艺术家Richart Billingham的作品。他拍出了西方老年人的孤独、无助和无聊的生活感觉。而王劲松则拍出了中国平民特有的一种详和、平静的气氛。他的语言方式依然是取自中国普通百姓的“留影”方式—“稍加修饰”的着装和环境,“正经端庄”的姿势,以及典型的今天中国普通家庭的布置—温馨、喜气但艳俗。作品的整个气氛,都把握住了中国平民百姓传统的生存感觉—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要保持一种平和、自足或者知足长乐的态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劲松在1999年拍摄的作品,他以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圈写在要拆除的旧建筑上的“拆”字为对象,拍摄了百幅“拆”字,命名为《百拆图》,并把这百幅作品顺序编号为1900至1999,意味深长。拆,其实不是近20年的事,无论就建筑这种物质的角度,还是就思想领域而言,它都是中国百年以来的主旋律。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起反传统大旗;1949年红色政权,把白色政权赶到台湾;1949年以来,镇反,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乃至开放以来的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我们从来没有停息过“破”字当头的革命,破就是拆。毛泽东说“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这是毛泽东一生的革命理想,也是至今仍然主宰着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王劲松在《有关〈百拆图〉百幅摄影作品简述》中说:“‘拆’似乎是一条临界线,左边是毁灭,右边是重建。‘拆’的意义藉此显现,那么何谓新,何谓旧呢?我感到既悲凉,又激动。”王劲松多年对“破”的疑虑,使他为找到能宣泄内心情感的语言而“激动”,同时,也为“拆”的现实及其文化背景而“悲凉”。《百拆图》体现出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反省的能力。
作者简介
暂缺《今日中国艺术家:王劲松·旁观的呈现》作者简介
目录
王劲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今日王劲松
王劲松:团结严肃活泼
一个平视的观点——王劲松作品
概念摄影
布上油画
漫游的存在
宣纸着色
水墨
自由水墨计划
新语态——解析王劲松艺术之途
图目
艺术简历
作品收藏
参考书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