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王明生,尚庆飞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01
ISBN:9787214048530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终成果。本课题主持人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明生博士负责《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总体设计和章节安排,提出了《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写作主题和思路,并对全书进行统稿、定稿。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尚庆飞博士协助王明生教授设计《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基本框架和统稿、定稿。
作者简介
暂缺《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土壤
一 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与中国革命的兴起
二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性理论与个性化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知识界的论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主要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浓厚的主观意识和功利色彩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带有日本学者诠释的痕迹
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未能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真正划清界限
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中
第二节 “问题与主义”之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一 外来学理与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
二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经过和一个重要命题的萌芽三“问题与主义”之争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
第三节 中国国情背景下的制度选择与“主义”之争
一 中国的现实国情是太贫穷,不适宜实行社会主义
二 中国的富强不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分歧和论战
一 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
二 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主要分歧
第三章 理论思维的缺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不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与不成熟的先进政党
一 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理解
二 建党前后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
三 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要性的认识
四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力量
一 建党之前的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勃兴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起伏
第三节 教条主义专政与山沟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城市中心论”与教条主义的困扰
二 “左”倾盲动主义与毛泽东的井冈山之路
三 “立三路线”与毛泽东的艰难抗争
四 “左”倾冒险主义与“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理论准备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第二节 毛泽东的理论探索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本路径
二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最初探索
三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与走向成熟
二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五 新民主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开国奠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第一节 开国奠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道路的选择
一 选择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依据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成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前结束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二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第三节 多党合作与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
一 多党合作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二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
第六章 思想的荒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挫折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八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经验及其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土壤
一 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与中国革命的兴起
二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性理论与个性化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知识界的论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主要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浓厚的主观意识和功利色彩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带有日本学者诠释的痕迹
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未能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真正划清界限
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中
第二节 “问题与主义”之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一 外来学理与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
二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经过和一个重要命题的萌芽三“问题与主义”之争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
第三节 中国国情背景下的制度选择与“主义”之争
一 中国的现实国情是太贫穷,不适宜实行社会主义
二 中国的富强不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分歧和论战
一 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
二 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主要分歧
第三章 理论思维的缺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不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与不成熟的先进政党
一 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理解
二 建党前后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
三 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要性的认识
四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力量
一 建党之前的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勃兴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起伏
第三节 教条主义专政与山沟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城市中心论”与教条主义的困扰
二 “左”倾盲动主义与毛泽东的井冈山之路
三 “立三路线”与毛泽东的艰难抗争
四 “左”倾冒险主义与“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理论准备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第二节 毛泽东的理论探索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本路径
二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最初探索
三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与走向成熟
二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五 新民主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开国奠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第一节 开国奠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道路的选择
一 选择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依据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成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前结束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二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第三节 多党合作与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
一 多党合作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二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
第六章 思想的荒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挫折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八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经验及其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